APP下载

浅析比赛教学法对篮球班学习动机及效果的影响

2010-11-26谭文辉

成人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临场实验班战术

谭文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浅析比赛教学法对篮球班学习动机及效果的影响

谭文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将比赛教学法引入到高职篮球选修班的教学中,通过与传统的“呈现—接受”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比赛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和篮球竞赛组织能力及裁判水平,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比赛教学法;动机;效果

一、前言

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和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赛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篮球教学实践中,成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突破和补充。

二、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法

把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学习,就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其测验内容包括:1分钟跳投、持球突破、基础进攻战术配合。

(二)问卷调查法

1.问卷信、效度检验

选用再测法(两周内)进行信度检验,对前后二次测试进行皮尔逊相关检验,相关系数R=0.83,具有较高信度。

对该问卷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采用了专家判断法,由15位专家对该份问卷进行了审核,得出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水平为0.91。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因采用当场测试,当场回收的方法,两种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达100%。

三、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教学对学生篮球运动能力影响结果

经过比赛法教学后,对学生技评成绩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两班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在持球突破技术方面优于对照班,呈显著性差异(t=2.53,P=0.02)。这是因为持球突破的技术需要根据防守队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突破路线,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其次,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正好充分发挥了比赛法的教学优势,促使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其对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其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了持球突破的技评成绩。

在1分钟跳起投篮技术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没有较大变化,不呈显著性差异(t=0.27,P=0.79)。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法在技术教学中还是具有它的优势,同时学生对投篮练习比较感兴趣,并且该技术是在无对抗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不能充分体现比赛法教学法的优势,加之实验的时间又比较短,这都影响了实验班学生投篮成绩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对学生篮球战术运用能力影响结果

新教学方式对学生进攻战术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运用战术的总次数分别为:94次和57次,实验班成功56次,对照班成功12次,成功率分别为60%和21%,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运用战术的成功率呈显著性(X2=2.62,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新教学方法比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进攻战术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学生学习篮球的目的是在篮球场上运用技、战术配合进行篮球比赛,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如果不能合理运用战术配合进行比赛,所费的力气也只能是无用的。同时在进行战术配合练习时,按传统教学法,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固定配合要求进行练习,这种教科书似的机械演练对于提高学生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战术能力帮助不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而比赛教学法就是在篮球教学中运用教师传授的战术知识,按照篮球比赛的规则要求,进行全场或半场的篮球比赛。学生对战术的方法和运用在比赛中进行了实践,赛后通过录像和统计数据分析,教师对小组成员在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讲评,这就会使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的运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使其对已掌握的基本进攻战术的运用更加合理,达到了战术运用自如的程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创造力和判断力。

(三)实验教学对学生临场裁判运用能力的影响结果

经新教学方式对学生临场裁判运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四场临场比赛的错判、漏判总次数分别为32次和85次,实验班学生在篮球临场裁判运用能力比对照班学生要强。这说明新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临场执裁能力方面更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篮球比赛中,学生临场执裁技艺的高低是发生错判、漏判的最直接原因。所谓的执裁技艺就是裁判员控制、管理和预见比赛的能力,其集中的反映就是裁判员的判罚尺度和准确率。因此要想控制错判、漏判尽可能少的发生,只有在平时课堂比赛中多参与、多练习,才能逐渐提高自身临场裁判运用能力。而比赛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比赛使学生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提高自身的裁判水平,使学生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减少在篮球比赛中错判、漏判的发生。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利用比赛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场裁判运用能力。

(四)教学实验后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1.教学实验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学生实验前后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经比赛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班与对照班达显著性差异(t=3.95,P=0.01)。说明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赛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经过比赛法教学实验后,学生对比赛教学法有一定的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比赛教学法持支持态度,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比赛教学法以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受凯洛夫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依据学生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以传授知识和动作技能为主线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有其优势,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技能,在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尽快地达到教学要求。但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式的,对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和从事体育的兴趣方面不利。而比赛教学法的组织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临场运用基本技战术的能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是可以自由发挥,根据实战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自己的篮球技术,并能根据比赛的场景合理安排符合本小组特点的战术,使学生在比赛中充分享受篮球所带来的乐趣,满足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加深他们对运动的乐趣的感触和理解。这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教学实验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结果

经运用比赛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t=4.26,P=0.00),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我要学”、“我能行”的学习态度。因此,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比赛教学法能促使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练习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在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也就是要在对抗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巩固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它使学习与运用合二为一,缩短学与用的时间差,避免和减少脱节,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多的思考。运用比赛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对自身的练习目的“看得见摸得着”,训练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学会某种技术,而是尽可能地和每一个动作的最终目标相联系,紧紧将赛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技术实战运用能力。兴趣有增无减,形成“兴趣→动力→效果→更浓厚的兴趣→更大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学习单个动作内容(或传或投或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难以评价自己学习情况和体现篮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比赛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意义。

四、结论

通过对实验教学法的研究和分析,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赛法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更积极的作用。首先,采用比赛法教学,有利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战术配合和提高篮球意识,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能熟练、快速地运用基本技、战术。其次,比赛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场裁判能力,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更快、更准地做出判断,减少错判、漏判的发生。最后,比赛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田英斌.浅论在乒乓球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赛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8):33-35.

[2]陈茂林.论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的讨论[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01-102.

[3]刘敏.游戏在篮球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效应[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2):43-44.

[4]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G841

A

2009-07-02

谭文辉(1970-),男,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研究。

1001-8794(2010)07-0088-02

(本文系江西省教改课题重点建设资助项目,编号为JXJG-07-90-5)

猜你喜欢

临场实验班战术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中间战术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论警察临场处置力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