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

2010-11-20钟王黎郭红东

关键词:意愿变量家庭

钟王黎, 郭红东

(浙江大学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农民创业是对封闭的农业经营模式的超越,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是加速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完善所有制结构、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力量[1]。在2006年两会召开期间,胡锦涛同志强调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可见,当前农民创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创业的农民还很少。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创业的意愿呢?本研究通过在校学生的寒假回乡调研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民创业意愿的问卷调查,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其创业意愿的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提供基础依据。

一、文献综述和理论假说

农民创业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个人能力因素影响农民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的支配,农民利用自己的能力识别出有利的创业机会,再通过组织配置资源,进入创业活动[1]。在农民创业影响因素方面,赵西华与周曙东认为农民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知识,农民的外出打工经历对其创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2]。米运卿与赵立莹认为制约农民创业的因素有:农民自身局限性,鼓励农民创业政策的缺乏等[3]。郭军盈通过对GEM模型的简单分析来建立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模型[4],将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解为三大类: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对农民创业的政策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在创业动机方面,依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可以将创业动机归纳为受到两种需要的激励: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5]。黄中伟通过对浙江农民创业的考察,认为穷则思变是浙江农民创业的原动力[6]。

基于已有的研究和对现实情况的思考,本研究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说:

1.农民个体特征会对农民创业的意愿有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农民的年龄与创业的意愿成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的农民由于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其自主创业的意愿不太强烈。(2)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具有更好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较大的家庭责任,所以男性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3)未婚的农民没有家庭的负累,更加倾向于创业。(4)文化程度与农民创业意愿成正相关,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相对更快,所以其越有可能创业。(5)现在从事非农业为主工作的农民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更加倾向于创业。(6)以前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创业,这是因为农民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的经历增长了见识,对某些技能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他们会更愿意自主创业。(7)目前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与创业意愿成负相关,即对目前生活现状越不满意的农民越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现状。

2.农民家庭特征会对农民创业的意愿有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家庭人口数量与农民创业意愿成正相关,这是因为家庭规模越大,经济压力就越大,家庭成员就越倾向于创业。(2)由于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时,家庭中劳动力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就越大,就会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3)家庭年收入与农民创业的意愿成负相关,即目前的家庭收入越低,则家庭中的劳动力有更强烈改变生活现状的要求,因而他们会更倾向于创业。

3.外部环境特征对农民创业的意愿有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所以东部地区农民较之中西部地区农民更倾向于创业。(2)亲朋好友中已经创业人数与农民创业的意愿成正相关,即农民周边的亲朋好友中有较多人创业,则其自身也会受这种创业氛围的影响,而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3)如果政府出台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给农民创业带来便利,则农民会更加倾向于创业。

二、数据来源、模型构建和变量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调查数据是研究者组织部分浙江大学学生,利用他们2009年寒假回家探亲的机会,对自己所在地的农民进行随机调查得到的。调查时间为2009年1月至2月,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46份,其中东部地区为76份,中部地区为37份,西部地区为33份,样本农民遍布我国17个省(市)41个县(市)。

(二)实证模型构建

本研究分析的是农民创业的意愿,其含义为农民是否愿意创业,包括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根据前面的假设,农民创业的意愿受三大类因素的影响:农民个体特征、农民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在此,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以下函数形式:

农民创业的意愿=F(农民个体特征,农民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随机扰动项

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上式中,Pi是农民愿意创业的概率,i为被调查农民编号;βj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j为影响因素编号;m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Xij是自变量,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种影响因素;α为截距;u为误差项。

(三)变量设定

在调查农民是否愿意创业时,主要选择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农民家庭特征变量以及外部环境特征变量来考察。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在主要工作、以前是否外出打工、生活现状满意程度;农民家庭特征变量包括:家庭总人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年收入;外部环境特征变量包括:地区、亲朋好友中创业人数、创业政策情况。模型变量及其统计性描述见表1。

三、结果与讨论

(一)模型运行结果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了Backward LR,即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后逐步回归法。首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将t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基本显著为止。这样一共有6种计量估计结果。由于篇幅的有限性,笔者选择了step1、step4和最终结果step6三个模型(见表2)。

表1 模型变量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二)讨论

表2中的回归结果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农民是否愿意创业。

1.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1)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其创业意愿成正相关,这与本研究的假设一致。由模型三的结果来看,文化程度变量的系数在5%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个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相对更快,当其文化程度越高时,他们就越有可能进行自主创业。(2)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创业,这与本研究假设也一致。由模型三的结果来看,是否具有打工经历变量的系数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个结果表明,具有打工经历的农民具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3)农民对生活现状满意度与其创业的意愿成正相关,这与本研究的假设相悖,即对生活越满意的农民越倾向于创业。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农民家庭特征变量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1)家庭总人数与农民创业意愿成负相关,这与本研究假设相悖。研究者在假设中认为,家庭人口数量大,则家庭的经济压力就越大,家庭成员就越倾向于创业。但是模型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量越大的农民越不愿意创业。对此,笔者给出如下解释:家庭人口数量大,其经济压力很大,那么创业失败所导致的损失极有可能影响到该家庭日常生活的维持,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他们就不愿意选择创业。(2)家庭劳动力人数与农民创业意愿成正相关,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家庭劳动力数量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其面临更大的找工作压力,就会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3)家庭年收入与农民创业意愿成负相关,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从各模型结果看,家庭年收入变量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越低,其家庭成员有更强烈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因而他们会更倾向于创业。

表2 影响农民创业意愿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注:***、**、*分别代表在1%、5%、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3.外部环境特征变量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1)地区变量对农民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各模型结果看,地区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较之东部地区的农民具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这与笔者的假设相悖。笔者在假设中认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所以东部地区农民较之中西部地区农民更倾向于创业。在此,笔者给出如下解释:由于中西部地区农民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差,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所以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具有更强烈的意愿来改变他们落后的现状。(2)亲朋好友中的创业人数与农民创业意愿成正相关,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根据模型结果显示,这一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农民周边的亲朋好友或者同村村民中有较多人创业,则其自身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业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利用全国17个省41个县的146个样本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民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创业的意愿受文化程度、以前是否有打工经历、生活现状满意度、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年收入、地区以及亲朋好友中创业人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以及亲朋好友中创业人数与农民创业意愿成正相关;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与农民创业意愿成负相关;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创业,中西部地区较之东部地区的农民具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鼓励和促进农民创业的过程中:首先,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地引导农民创业,就要求对农民积极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应用技术的培训、创业知识和市场知识的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的辅导,提高农民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资源组织和配置能力等。其次,出台农民创业支持政策,引导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本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创业。因此,针对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各地政府应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给予农民各方面的创业支持,大力引导打工农民回乡创业。尤其是对于其中的低收入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当地政府更是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最后,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氛围,激发农民创业热情。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周边的亲朋好友或者同村中创业人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创业的意愿。所以,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氛围对于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村组织可以通过发放创业资料,宣传农民创业典型等多种方式向农民进行创业宣传,从而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激发和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2-3.

[2] 赵西华,周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海学刊,2006,(1):217-222.

[3] 米运卿,赵立莹.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06,(1):27-28.

[4] 郭军盈,张蕴,许 强.创新机制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力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3):185-187.

[5] 顾 桥,梁 东,赵 伟.创业动机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93-94.

[6] 黄中伟.非均衡博弈:浙江农民创业的原动力[J].企业经济,2004,(6):108-109.

猜你喜欢

意愿变量家庭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