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冯氏”电影的商业美学观

2010-11-16梁苗,智琛

电影评介 2010年17期
关键词:冯氏葛优冯小刚

对于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而言,既节约成本又能调动观众的观看欲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供悬念、娱乐、搞笑、感情、性、暴力等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元素;二是提供符合观影预设的惯例,在叙事、时空剪辑、演员表演方面套用模式化的经验,便于让观众进入他们期待的情景之中。[1]

一、“冯氏”电影的叙事

在冯小刚的影片中,商业电影的表达方式首先体现在他善于通过线性叙事、连贯剪辑来吸引观众。商业电影的叙事方式是电影娱乐快感来源的一部分,主要的功能是让情节等同于现实生活,让观众更易于进入影片中的世界。冯小刚的电影重视格式的建构和叙事的完整性,多采用中国观众容易接受的线性叙事,基本符合日常生活的时间发展顺序,几乎没有艺术电影中常用的闪回和时空交错等手段,这是一些观众热衷于看冯小刚的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都市喜剧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一般都只有一条主要的情节线。譬如电影《甲方乙方》,以帮人圆梦为主线;《没完没了》以讨债为主线;《大碗》以帮外国大导演办葬礼为主线。这些故事都是用几个不同的、独立的小故事串联整个事件。虽情节有趣,但几个小故事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在叙事的流畅性和戏剧冲突上有欠缺。

2010年上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模仿好莱坞的类型影片,改变了以往的叙事风格,使故事变得连贯严密起来,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冲突。影片中的一家人因1976年唐山23秒的大地震而分离,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一家人重逢,电影中展现了命如蝼蚁、生离死别、孤儿寡母、未婚先孕、惨绝人寰,而且泪点分布极为考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一步把影片推向高潮。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议论这部电影,票房席卷了5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冯氏”电影的这种严密的商业片式的叙事方式成为我国商业片类型的楷模。

二、“冯氏”电影的剪辑

冯小刚善于运用剪辑来节约成本,加快电影节奏,吸引观众。冯小刚的电影大量采用好莱坞传统的连贯性剪辑。譬如,180度轴线,视线匹配线原则,画框剪辑,交叉剪辑等,与注重因果关系、相对封闭的叙事方式相适应。[2]这种剪辑方法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连贯性,让一个镜头向另一个镜头的过渡变得舒服自然,控制观众的视点,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娱乐性。在冯小刚的新作《唐山大地震》中这种剪辑手法更娴熟,剪辑节奏的加快更符合21世纪人们生活和心理节奏。

三、“冯氏”电影的明星效应

冯小刚电影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明星在影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好莱坞商业美学认为,明星作为他或她自身的可识别的表演,比明星所扮演的人物或者情节一致性所要求的心理真实更为重要。[3]所以现在有很多电影中的角色往往根据明星来量身定做,因为他们具有一般演员所不具备的超凡魅力和票房号召力。

为了赢得观众,他习惯使用大牌明星,然后固定使用这个明星,形成所谓的明星效应。从《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中的葛优、徐帆,到《一声叹息》的张国立,《大腕》里的关之琳,再到《夜宴》里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章子怡。明星的组合成为冯小刚电影吸引观众、获得商业成功的主要元素。

葛优,几乎是冯小刚电影的一个明星符号。冯小刚的电影女主角可以换,但男主角就定葛优。到2008年的《非诚勿扰》都还是葛优主演。葛优在冯小刚的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聪明而幽默、善良而狡黠,集种种矛盾于一身的小人物形象,那种冷幽默的表演风格在给观众带来无休止的笑声和欢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形成了稳定的观众群,构成冯小刚电影最大的卖点之一。再到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徐帆、张静初、陈道明、李晨等明星阵容,给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导演冯小刚清晰和深入地洞察娱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从而找到一条推进娱乐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票房上大获成功。

[1]引用,《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出版 尹鸿编著 第67页

[2]引用,《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出版 刘阳 著 第56页

[3]引用,《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出版 尹鸿编著 第104页

猜你喜欢

冯氏葛优冯小刚
粤西出土唐许夫人及冯氏墓志相关史事考略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破案赚酒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葛优躺』其实很伤身
冯小刚炮轰《速7》
葛优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