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洪抢险战役中的“新闻兵”

2010-11-16徐炳德宋志勇陈燕玲

声屏世界 2010年9期
关键词:余江采访报道鹰潭

□ 徐炳德 宋志勇 陈燕玲

(作者单位:鹰潭人民广播电台)

6月17日—23日,鹰潭大地上暴雨肆虐,洪水泛滥,45万人口受灾,22万人被洪水围困,铁路中断,311条公路被毁,121处圩堤损坏,186条供电中断。余江告急!贵溪告急!龙虎山告急!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鹰潭,给鹰潭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场与天斗、与水斗的抗洪战争在鹰潭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抗洪战役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穿梭于洪水之中,活跃在抗洪一线。他们用手中的话筒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声音再现着每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他们就是鹰潭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兵”。在此次抗洪救灾的采访报道中,鹰潭电台新闻部的全体党员、记者始终冲锋在前,主动承担重任,争上一线采访,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

6月17日下午,年过50的记者涂高潮不顾自己伤病缠身,冒雨赶往鹰潭市防汛指挥部,从市气象局了解到,6月18日—21日将有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当即在现场通过连线的方式,第一时间在电台将此消息报道出去。随后的几天时间,涂高潮日夜坚守在市防汛指挥部,采写了大量抗洪新闻。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电台记者。6月20日,余江县城被洪水围困。余江籍记者陈志文在自家被淹,积水深达1.5米,财产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连续五天穿梭在洪水中,通过手机向电台主持人报告当地群众抗洪救灾、生产自救的情况。6月22日,记者耿德成跟随公路局抢修人员深入到被冲毁的320国道余江段采访。在抢修的过程中,耿德成和电台做了八次连线报道,让全市人民及时了解到320国道的抢修进度。直到晚上9点钟,320国道恢复通车后,他才回到办公室,忍着饥饿,给省台、中央台发稿。当手头的工作结束时,已经是深夜12点多……可贵的是,在采访报道中,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单独作战,大家都把自己当成电台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分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广播的独特优势,做出最优秀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余江采访报道鹰潭
鹰潭火车文化研究
一个求非线性差分方程所有多项式解的算法(英)
从余江试点看如何深化农村宅基地等三项制度改革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余江毅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替牺牲战友照顾妈妈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