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0-11-1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永州市课外活动篮球运动

罗 君 波

(湖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湖南省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罗 君 波

(湖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永州市所辖九县两区的城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就本研究的有关问题对体育局、中学领导和体育教师以及中学学生进行访问,通过访谈确定各所中学的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以及需要从访谈中得到的资料,并对访谈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永州市现辖九县两区的城区中学中随机抽出每个县区初中学校1所;县城高中学校1所,零陵区和冷水滩区高中各2所;共计24所中学。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出40个学生发放(学生)问卷960份,回收问卷940份,回收率为97.9%,其中有效问卷903份,有效率为96.1%。

1.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问卷结果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2003统计软件对问卷有关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分析方法,对通过问卷回收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

2.1.1 中学生对篮球信息关注情况

篮球信息是传递各项篮球运动有关的活动、赛事的关键所在,中学生们对篮球信息的关注程度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对于篮球运动认知的重要因素。

表1 中学生对篮球信息关注程度情况统计表 N=903

调查结果(表1)表明,在永州市城区中学生自身对篮球信息的关注程度上,有22.48%的同学很关注,有34.88%的同学关注,选择了一般、不关注和很不关注的三项合计42.64%,总体看来多数学生对篮球信息还是比较关注的。

2.1.2 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对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表2 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对篮球运动喜爱程度调查表 N=903

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分别占30.9%和33.4%,合计64.3%,其中男生多于女生;选择一般和不喜欢的学生分别占11.3%和24.4%,合计35.7%,其中女生人数较多。这一情况说明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还是较高的,特别是男生对篮球运动项目有着很高的期待。

2.1.3 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参与活动的内部因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而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正是进行篮球运动的行为。在当今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需要是由现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如何让学生更积极更自主参与篮球运动,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正确的引导。

表3 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动机一览表 N=903

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永州市城区中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选择了强身健体的占54.3%,选择自身兴趣爱好的占34.3%,选择缓解学习压力和其它原因的分别占到0.9%和10.5%。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是认可的,从总体上讲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是较为单纯、积极和理性化的,这对篮球运动在中学的大力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2.2 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状况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与体育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渠道。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作为一种促进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2.2.1 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次数和时间分析

表4 永州市城区中学生每周进行篮球课外活动情况 N=903

表5 永州市城区中学生每次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持续时间统计表N=743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永州市城区中学生每周进行篮球课外活动1次的占46.73%,2次的占15.61%,3次的占13.84%,3次以上的占6.09%,而从未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学生达到了17.72%。其中在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持续时间上(见表5),每次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学生的占24%,每次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时间为30-60分钟的学生占45%,每次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时间为30分钟以内的学生占31%。说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时间也不长。因为受到场地,学习压力等个方面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很少参加篮球课外活动。

2.2.2 中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的形式

从事物的发展规律看,事物发展其复杂性越强,事物间呈现差异性的可能性越大。篮球课外活动的参与形式与篮球活动的开展成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表6 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参与形式分析表 N=903

调查结果(见表 6)显示,永州市城区中学生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形式有:①自由活动,约有 24.03%的同学在双休日约几个同学一起进行篮球比赛,锻炼身体。②组织班级体育活动这是所有参与调查的学校几乎都有的形式,由个中学统一安排、统一组织实施,一般每周能够安排一次,参与学生占 45.51%。③课外篮球兴趣小组,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与周末期间开展,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校篮球兴趣小组培训班。经过培养训练,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兴趣和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约有 15.06%的学生参加过篮球兴趣小组。④各中学举办的篮球竞赛,其中包括全校性或班级间的篮球比赛和半场三人制的篮球比赛,这样也吸引了约 10.96%学生参加篮球活动。⑤选择了其他的学生占 4.43%,包含了跟随父母共同参加篮球运动项目。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班级体育活动是占到很大比例的,要发展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学校要占到主导地位。要想办法多形式的组织活动,才能形成整个城区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

2.2.3 中学体育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情况

中学生在在参与课外活动时有无体育老师的指导会直接影响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效果和人数;有老师指导,学生每次参加篮球活动,都会从理论、技术上有所收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之后,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表7 中学体育教师指导篮球课外活动的情况 N=903

调查结果(见表7)表明,永州市城区中学体育老师经常参与指导篮球课外活动的约占6.87%,偶尔进行指导篮球课外活动知道的占 33.33%,基本上没有和从来没有的占到了 59.8%。经过访谈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在课外活动指导里面教师只有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课时补助,极大的影响老师的积极性。很多偶尔进行指导的体育老师也是由于自己锻炼的需要,在自己锻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由此可见,我们中学体育老师的敬业精神有待提高,同时,学校也应该给予一定补助进行肯定和鼓励。

2.2.4 中学篮球课外活动课场所情况

中学生因为学业较为紧张,受课余自由支配时间较少的限制。所以篮球课外活动的场所离学校或家庭距离的远近,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积极性。

表8 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课场所情况 N=903

从调查中(见表8)可知,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课场所,选择在学校球场的占75.3%,单位球场的占12.5%,公共球场的占10%,学校空地的占1.2%。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在学校进行篮球课外活动,而家庭住址在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就存在着严重的场地制约因素,从而影响了篮球课外活动的全面、深入的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篮球运动深受永州市城区中学生的喜爱,自身对篮球信息能够给予足够关注,在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选择上较为理性化。

3.1.2 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时间也不长。因为受到场地,学习压力等个方面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很少参加篮球课外活动。

3.1.3 中学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较为单调,在活动中缺乏体育教师的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爱好。

3.2 建议

3.2.1 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中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的兴趣;健全中学篮球社团等组织机构来扩大参与课外活动的中学生人数。

3.2.2 加大篮球场地、器材的建设,不断增强篮球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3.2.3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加大资金的投入,为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与机会。充分的调动中学教师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的延展性与积极性。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2007,(7).

[2]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杨铁黎, 刘海元, 陈钧. 对我国中学课外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2).

[4]张宏成,魏磊.构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体系的理论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3,(11).

[5]胡继光 ,仲卫东.青少年偏爱篮球运动的现象之探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6)

[6]张海军,刘安清,郝斌.武汉市社会体育篮球运动活动形式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03,(4).

(责任编校:何俊华)

G806

A

1673-2219(2010)12-0205-04

2010-04-27

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研究课题(立项编号:09-69)

罗君波(1982-),男,讲师,湖南科技学院体育系,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永州市课外活动篮球运动
幼儿篮球运动
课外活动类作文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永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