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维人际关系谚语对比

2010-11-09张红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维吾尔谚语人情

张红雨

(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 重庆 400715)

汉维人际关系谚语对比

张红雨

(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 重庆 400715)

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汉维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以对比汉维谚语的不同为切入点,探讨两个民族对待人际关系的不同态度。

汉维谚语;人际关系;对比

一、汉维人际关系谚语的界定

本文所选人际关系谚语一般包括反映人际关系准则、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人们对人际关系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的谚语。共选取维吾尔谚语255条,汉语谚语218条。主要类别见下表:

分类 汉语谚语 维吾尔谚语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1 势利欺软怕硬 41 22% 32 17%2 谨慎多疑 32 17% 11 6%3 团结互助 14 13.3% 22 12%4 忠诚向善 22 11.8% 11 6%5 阴险虚伪 18 9.7% 10 5%6 交友交往 14 7.5% 39 21%7 人情谚 13 7%8 自私自利 13 7%9 亲戚关系 10 5.4% 17 9%11 邻里之间 9 5% 15 8%13 审时度势 9 5%15 待客赴宴 20 10.8%合计 186 186

二、汉维人际关系谚语的相同之处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不论维汉在人际关系中都存在“团结力量大和势利小人多”两个共同特点。

1.团结力量大。此类谚语一般包括歌颂团结力量大,强调个人力量弱,倡导人们互相帮助的谚语。其中维吾尔有关谚语占总考察条目的12%,汉语的占13.3%,比例相当。比如:

汉谚:⑴众人拾柴火焰高。⑵一人摊重,十人摊轻。⑶只要人手多,牌楼抬过河。

维谚:⑴聚沙能成山,聚民能建园。⑵离群的被熊吃,离散的被狼咬。⑶孤树引不来鸟栖息。⑷一个小伙难成伯克,一根木头难建房屋。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汉维哪个民族都认为团结互助是人际交往乃至人类生产生活中一种积极的、值得发扬和提倡的精神。“团结力量大”应该是人类普遍认同的道理。尤其对于维吾尔族,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特殊的生存压力,使他们更加看重团结。其族名也正是团结的一个诠释。维吾尔(ujʁur)一词的含义即为“团结”、“联盟”。可见维吾尔族将团结互助当作自己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

2.势利小人多。这类谚语反映了人们嫌贫爱富、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一种心理和现实表现。汉语占22%,维谚占17%,均“名列前茅”,汉谚甚至排到首位,比如:

汉谚:⑷门前结起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⑸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⑹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⑺只有锦上添花,哪肯雪中送炭。⑻打狗看主面。

维谚:⑸转身上马,不认亲爸。⑹巴依猛吃,说他胃口好,穷人猛吃,说他饿死鬼。⑺青蛙跟犍牛较劲,结果撑破了肚皮。⑻放羊的时候是朋友,享福的时候分了手。

汉谚⑷~⑻均说明人情势利,顺境时,趋炎附势拍马的人多,逆境时,同情帮助的人少。维谚⑸~⑻也认为,人心都是嫌贫爱富,欺贫怕富。

三、汉维人际关系谚语的不同之处

1.谨小慎微,疑心重重的汉族,乐于交友,开放热情的维吾尔。和维吾尔谚语相比,汉谚留给人印象较深刻的特点之一就是人际交往时处处戒备,时时谨慎的心理状态和现实表现。这类谚语的数量占到了所考察的人际交往谚语场中的 17%,位居第二。如:⑼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⑽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⑾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⑿人心隔肚皮。

⑼、⑽、⑿都是“人心难测”的具体表现,认为对人不能太轻信了。⑾是说话要留有余地,遇事要忍让三分,比喻言行必须谨慎。为何如此设防,原因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这一点我们可以由上表的第五类谚语得到证明。汉谚中反映人际关系中的“阴险与虚伪”的谚语数量高于维吾尔谚语,说明汉民族对“阴险、虚伪”的心理感受更强烈一些。其二是害怕面对社会舆论。凡身陷‘千目视’、‘千口言’困境的人,会面临两种可怕的结果,一是人情淡泊,面子丢光,这对极关注其增值的社会成员来说,不能不感到大祸临头。二是当事人与其所依赖的集体由此撕离,“中国人个人依赖于集体,犹如蜗牛的软体对其硬壳的依赖一样”[1],一旦失去了这个依托,将时刻处于一种不安全之中。因此人们小心谨慎,以免于人际冲突和遭受祸殃。李庆善在其《“防人”,国人人际交往的误区—汉语谚语的人际交往研究》一文中也认为“国人人际交往的基本策略是一个‘防’字”。[2]

与之相反这样的维吾尔谚语只有6%。维吾尔谚语有大量这样的谚语:⑼为朋友咽下毒药。⑽朋友扔的石头打不破脑袋。⑾好朋友比生命还宝贵。⑿与其牲畜上千,不如友朋上千。⒀人的家乡人人来,如不相容有谁来。

⑼、⑾、⑿可以看出,维吾尔人非常喜欢朋友,也看重友情,为了朋友甚至可以牺牲生命。⑽比喻朋友的忠告使你幡然醒悟,虽觉疼痛但不伤及性命。⒀表明互相来往是友好的表现,如有人来访,对人不热情,以后就不会有人来。这些谚语都集中反映了他们的开放热情和乐于、善于交友的心态。此类谚语占到了21%,名列榜首。同类的汉语谚语只占7.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和热情程度均要高于汉族,并且非常看重朋友之间的感情,甚至可以为好朋友付出生命。

维吾尔族长期生活在绿洲之中,这些绿洲毫无规律地散布在沙漠边缘,每一个绿洲之间往往相隔很远,尤其对于交通很不发达的过去而言,互相交流显得极为困难也极为珍贵。因此他们很看重每一次的相聚和每一位客人的到访,认为朋友的到来会带来快乐,能驱赶寂寞。沙漠对生存在那里的人而言是不可战胜的,沙漠带给他们莫大的生存压力,但同时也正是这种压力使他们凝聚起来。

2.喜欢聚会的维吾尔。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维吾尔热情、开朗,喜欢交友,看重友情。与此相对应的维吾尔族的热情不仅表现在交友方面,还表现在他们非常喜欢组织和参加各种聚会。这一点在谚语中也有明显表现:专门反映待客或赴宴的谚语在维吾尔人际交往谚语中占到 10.8%,而汉语则鲜见此类谚语。比如:⒁参加宴席应早去,去得晚了没席位。⒂吃饱之后赴宴席,绫罗绸缎穿整齐。⒃香梨给孙子,桃子敬客人。⒄客人在座别撵猫。⒅莫问客人何时走,要问客人何时来。

⒁、⒂向大家介绍了参加聚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⒃~⒅说明了对待客人应有的态度,要对客人热情,用最好的事物招待客人等。可以说聚会是维吾尔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调剂,接待客人的态度是体现礼貌与修养的重要方式。

现实生活中由于维吾尔人社交活动频繁,每每聚会往往“无聚不茶”,“无茶难聚”的特点,近年来还衍生出一种“茶文化”,比如ʧong ʧaj(订婚大礼)、kiʧik ʧaj(订婚小礼)、gyl qojoʃ ʧeji(定亲礼)tɛklip ʧeji(请客)、mɛsliɦɛt ʧeji(谈事情的聚餐)、øj ʧeji(乔迁之喜礼)、ajilanma ʧeji(妇女们定期轮流坐庄的聚餐)等。此外,维吾尔人在孩子考上大学时或为朋友之间消除隔阂等也举办“ʧaj”。总之,遇到重要事情,人们常常会办“ʧaj”活动。[3]可见聚会在维吾尔生活中的重要性。

3.谚语中的人情社会。汉语谚语有一支特殊的“人情谚”。请看:⒀人情大似债,日久好相见。⒁人情三峡水,世事一盘棋。⒂识破人情便是仙。⒃人在人情在,人死两无交。

⒀说明人情实际是一种社会互换行为,或者情感交换、或者物质交换,或者情物交换,总之人情是无形的债,不可拖欠。⒁认为人情实际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互相的信任,因此认为人情与世事一样难料。⒂以很夸张的语气说明能洞察人心世情的就是像神仙那样了不起的人。从⒃可以看出因为人情的流于形式使它变成一种很实际和实惠的东西,说起来有情,其实很无情。可见对汉民族来讲,人情既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依赖,又是一个让人有时感到很无奈的负累。

人情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很“本土化”的概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特殊的“人情”现象?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家庭伦理的泛化所致。农业社会的稳定性造就了汉民族以家庭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个人对家庭的依赖非常强,家庭中的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每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连锁起来,无形成为一种组织。”[4]“团体与个人,在西洋俨然两个实体,而家庭几若虚位。中国人却从中国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5]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看重家庭生活,对家庭的感情也推而广之,泛化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往往用“自己人”和“外人” 来划分,心理上的认同比实际的角色关系还要重要。于是种种性质的人情就产生了,人们在处事过程中往往不仅要考虑是否合理还要考虑是否合情。高伟等人则进一步阐明了人情的本质,“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情地交换行为也从感情为主的交换变为以物品为主的交换,结果造成中国人把血缘关系中的自家人转换为有心理认同的自家人,进而导致人情的形式化,而不再发自内心,仅仅是一种讲究客气与互惠的交换行为。”[6]

维谚中虽然没有发现“人情”一词,但有间接反映人情往来的谚语。请看:⒆送上一碗,回敬一碗,有去无返,砸烂此碗。⒇有来就有往。

以上两则谚语就是说人情方面讲究有来有往,来而无往,断绝交往。也指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事实上维吾尔语中有与人情对应的语汇“adɛmgɛrʧilik”。据笔者多年实际生活观察,也认为维吾尔社会与汉族社会一样,同样是重人情的社会。汉民族的人情是将家庭伦理意识泛化,以期从形式上进而从感情上拉近人际关系,使人际交往更加顺利。维吾尔社会人情源于“社团心理”,即将社团中所有的成员当成自家人,给予关心和帮助。请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46岁的早莱姆大姐从小没有上过学。2005年3月儿子结婚,客人很多,饭后女士们都要把她叫到跟前,将礼物一一叠放在dastixan(餐布)上,大家说着客气话,礼物很快就被收了起来。婚礼3个月后,一次大姐跟我一起去参加一个“乃孜尔”,提起死者曾给她儿子送过的东西,然后又一一历数了她的几个亲戚当时送了块什么样的布,什么样的头巾或什么颜色的被面儿。她的过人记忆让我感到很吃惊,而我当时就是怕自己记不住才不断拍照的……

有来有往才能称作“人情”,需要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甚至强化。像割礼、婚礼和葬礼中的“随礼”属这类。

案例:93岁的扎克尔伊玛目(带领信众做礼拜的宗教人士)谢世,第二天我跟艾海提伊玛目一家前去送薄皮包子,只见先后有 5家都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几十位亲属坐满了房间,只有个别人还能吃得下,因为一天中已经吃了很多顿饭了。

这些看似简单的“人情”,在这个社区却十分为人看重和称道。人们所讲的“人情”厚薄,或者说关系的亲疏远近,在这种关键时刻才能够体现出来。”[7]由于人们对于人情总有期望回报的心理,随着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人情也日渐流于形式。但总体而言,维吾尔族的人情观不似汉民族那样的悲观和失望。

4.讲究实用的维吾尔。绿洲是生活在沙漠戈壁边缘人们的惟一生存地。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距离较远,几乎每个绿洲都自成一国。而这些绿洲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自古成为周边各种政权和力量争夺的焦点。面对强大的外力,这些绿洲小国根本无力抵抗,只有选择依附。放弃虚名甘愿做附属,不仅免于挨打,还可丰富自己相对匮乏短缺的物产,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在西域的绿洲小国们,如强风中的小草,随风飘摇,只随风势走,绝不与风力抗衡,以换取平安和实惠。这应该是实用心理具体体现的最好例证。维吾尔谚语中反映忠诚类的谚语比汉谚要少(见表 1第4类),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个问题。如:(21)无法使人低头,亲吻他的双手。(22)嘴软的吃饭,嘴硬的挨拳。(23)嘴软的牛犊吃两头的奶。(24)肚子比同胞亲。

(21)比喻无法说服对方时就低声下气去恳求。(22)、(23)都说明适当低头不是一件坏事。(24)表明实际的需要比心理的需求更重要。

5.善于自保的汉族。保护自己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汉谚中反映明哲保身谚语有7%,而维吾尔谚语中同类谚语却达不到这样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和维吾尔族相比,自保心态在汉民族心目中更趋向于一种社会和大众心态。比如: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⒅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

⒄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则谚语,它所喻示的观点在一部分汉人心里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⒅也认为人还是管好自己比较好些。这些反映明哲保身心态的谚语在汉谚中自成一类,成为与维吾尔谚语的又一重要区别。

汉民族何以有较为深重的自保心理或自私心理,笔者以为家庭或家族本位社会形态是其根本原因。汉族社会脱胎于宗法社会,为家族本位社会,这已被学界所公认。农业生产稳定性,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家庭完全能满足个人的生存需求,在个人的观念里要么是小家,要么是天下。天下毕竟太遥远也太虚无,而家庭却是实实在在与每个人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倚重家庭,关照家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由此产生了凡事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原则,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样的心理放最大至家庭,缩小可到个人,总之都是很“私”的社会单位,于是自保或自私之心出现在人群中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但为何维吾尔族不是如此看重家庭,进而有了相对浓厚的自保之心呢?首先,维吾尔族曾经游牧生活,氏族部落是社会结构形式,共同生产、共同拥有、共同分享和共同抵御外敌和灾害的“共产”模式渗透至心理底层,成为一种“基因”传承下来,至今影响着维吾尔人的行为习惯。第二,相对封闭又相对分散的生态生活环境使维吾尔人形成了一种社团心理,社团内部成员不分彼此。其三,面对沙漠讨生活,和对抗强大自然力,都需要依靠社团集体的力量,而非单个家庭所能完成。其四,宗教的影响。伊斯兰教法规定天下穆斯林是一家。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了,何必分什么彼此呢?上述原因使得维吾尔族形成了更加重视社团的心理倾向,在划分内外边界时直接划至社团,而非家庭。因此在维吾尔谚语里反映自保、自私的谚语较汉谚要少。

四、小结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注重团结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特点,势利小人是两个群体的共有的丑陋形象,看重人情是两个社会共同的心理取向。不同点在于由于维吾尔族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使其倾向于集体、团体式的生活方式,他们好交友,爱热闹,喜聚会,看重与亲戚、朋友和邻居之间的关系,与人交往时重实惠。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使汉民族的宗族社会体系千百年来延续不断,汉民族待人处事由此都染上了伦理的色彩,家庭本位的观念也使他们更加注重独善其身,较难与他人毫不设防地沟通交往,显得小心谨慎。

[1][4][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2]李庆善.“防人”,国人人际交往的误区——汉语谚语的人际交往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4(3).

[3]周殿生,热西丹·依米提.维吾尔人的resturan(宴会)及其社交文化[J].新疆大学学报,2002(4).

[6]高伟,陈俊.中国人的人情法则及运行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8(7).

[7]王霞.农村维吾尔女性的行为特征——以库车县亚哈镇克日希两村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P157.

张红雨(1973-),女,陕西渭南人,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和田师专计财处处长,研究方向:语言、思维与文化。

2010-01-11

猜你喜欢

维吾尔谚语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说说谚语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总结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