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政策演进

2010-11-07鲁礼瑞屈昌涛张心怡王晓东

华东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芬兰产学研集群

文 鲁礼瑞 屈昌涛 张心怡 王晓东

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政策演进

文 鲁礼瑞 屈昌涛 张心怡 王晓东

除了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模式之外,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从推动点式产学研的合作,到从地方产业特点出发,建立专家技能中心,推动地方创新产业发展,再到国家层面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集聚全球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市场与公益之间寻找平衡,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推进国家层面的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其实施主要以科技计划为抓手,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不断创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体系,从而极大的推动了芬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芬兰在二战结束时还只是一个不受世人关注的农业小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芬兰选择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一举实现了战略转型,经济增长一直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全球创新竞争力排名已连续7年名列前茅。芬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归功于芬兰不断完善的产业技术转移相关政策与服务模式。

芬兰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主要以推进产业内产学研合作为主体,以非营利性公共平台为依托,加强产业的技术引进与输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科学园到逐步推进OSKE计划、SHOK计划、FINNODE计划,整合生产要素,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是芬兰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演化的主线。

萌芽时期,着力建设基础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前,芬兰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围绕推进科学园建设,成立科技中介公益性服务平台,推动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向地方产业转化,积极引导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向进行引导和推动。

20世纪60年代早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单一的产业结构(对森林产业的高度依赖)使芬兰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芬兰全国上下普遍意识到只有普及基础教育,重视新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困境。

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芬兰的科技政策由“研发导向政策”向“技术导向政策”转变,开始鼓励应用技术及面向市场的产品的开发,同时,大学数量也快速增加,政府开始成立新的科技指导和管理机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 1982年,芬兰成立了奥鲁科学园。科学园是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及技术转让的地区,除了促进科学研究单位与工业产业相结合,推动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研发成果向地方产业转移外,还以发展更多科技型小企业、扩大就业、繁荣经济等为目标,也兼具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业园、风险投资等功能,它以科技小企业和研究单位为主,以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依托大学发展。至目前为止,芬兰共建成科学园19个,科学园已成为芬兰科技创新的载体,并在芬兰经济的腾飞中起了巨大的助力作用。

在此时期,芬兰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它是国家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能力升级,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这一时期,芬兰建立了多所大学与科研院所,并分布于芬兰的各个大区,发展大学基础教育,储备各方面人才;同时调整科研机构的政策导向,强调科研机构研发的市场应用,推动科研机构成果为地方产业服务;此外,还推动了科学园计划,建立科学园作为产学研的主要平台,推动技术转移的发展;最后,推动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鼓励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能级。

成型时期,构建专业产业集群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的解体以及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使芬兰初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三年内GDP下降10%,失业率从3%增至17%,芬兰政府果断调速产业战略,重组传统行业如造纸、机械、金属等行业,并加大了对通信电子业的投入,使芬兰经济快速恢复,走出了危机。

但是此次危机也使芬兰意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起,芬兰开始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其科技政策也由“技术导向政策”向“创新导向政策”转变。为了改变原来科学园要素简单整合的不足,进一步发挥科学园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芬兰开始实施OSKE计划,利用各科学园的区位优势,集中行业内的技术、商务及咨询专家,将在各个科学园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每一个OSKE的核心都会区至少会有一所大学,并且该大学的一个或多个院系与政府政策推动的地区产业创新重点方向有密切关联。芬兰政府建置的每一个专家技能中心,是产、学、研合作核心,在所在区域内企业或机构引进国内外新兴技术过程中,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5年年底,在全国建立了接近22个专家技能中心,每个专家技能中心对着一个地方产业集群服务,在19个产业集群内产生解决并产生新的技术与产品共3700多项,催生了1300多个新的公司,创造了新的高技术岗位12800个。

这个时期是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逐步成型阶段,在此期间,芬兰实施的OSKE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说,这一阶段政策,是基于地方战略的推动,由下而上的战略驱动。专家技能中心的成功,也是芬兰从地方到中央一贯坚持不懈推进的结果;OSKE计划的核心是针对每个地方的优势产业,建立产业专家技能中心,集中本行业各个方面的技术专家资源与商务专家资源。为产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专家技能中心,除了针对产业内企业发展各种技术难题进行服务外,还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与商业拓展技术,推动芬兰产业发展。是芬兰能够迅速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

完善时期,逐步把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国际化

2006年至今,是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基于国家层面,从国际的视角,制定国家创新战略,提出开放式创新理念,重修OSKE计划,推行SHOK计划与FINNODE计划,逐步把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国际化。

这一时期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强调技术研发的产业化导向,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国际化。2007年开始,马蒂•万哈宁总理的内阁决定在其政府计划中编写新的国家创新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旨在推动芬兰开放式网络创新,鼓励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强调技术研发的用户导向,建立一个适应芬兰现状的全球化网络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是芬兰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体系在新世纪的大纲,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于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发展起到了领航灯的作用。

2006年,芬兰科学技术政策理事会决定推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心(SHOK)计划,针对对芬兰未来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六大产业领域,由领域内的企业自愿形成企业集群,联合国内国际顶尖研发机构,组成非营利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解决与研发产业内共性问题与技术。它主要关注前沿专业知识和技能,国际企业在中心的建设当中将起到主要的作用。该计划将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的长期合作,为顶尖学术机构和应用学术成果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紧密的合作的方式。SHOK计划的推行,是为了创建一个新的、更加有效的框架,实现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资金资助机构之间切实有效的合作。

从2007年开始,芬兰开始执行芬兰创新网络(FinNode)计划,从而促进其技术能力中心和集群的国际化进程。FinNode是由芬兰国家技术局、芬兰国家贸促会、芬兰国家科学院、芬兰国家研发基金(Sitra)、芬兰技术研究中心(VTT)组成的一个公共的和非营利性的团体,除了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外,它的目的还包括推动商业合作。FINNODE计划整合了芬兰五大主要的产业技术转移体系的公共服务部门在国际上的分支机构,作为芬兰产业集群技术转移的主要国际通道。

在这一阶段,芬兰从国家层面的视角,由上而下推动着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并提出国家创新战略,强调技术研发的用户导向,推动开放式创新,引导芬兰产学研的国际化。成为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在新时期的大纲。

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演化的主线是以“战略计划”为主要工具,整合各种创新要素,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能级。科学园计划主要是以科学园为载体,对产学研的基本要素进行整合;OSKE计划是通过构建专家技能中心,集中行业内的技术和商务专家资源,构建行业的产学研联盟;SHOK计划是将芬兰的优势资源集中至国内六大战略行业,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解决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在市场与公益之间寻找平衡;FINNODE计划则是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集聚全球的科技创新战略资源为芬兰所用,同时也使芬兰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得以产业化。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战略计划”,建立并完善了其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为芬兰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

本文内容由上海技术交易所提供

猜你喜欢

芬兰产学研集群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在芬兰坐火车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