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几年我国钨行业宏观调控政策成效与问题分析

2010-10-30张德会

中国矿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出口配额钨矿宏观调控

张 涛,张德会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

钨是一种被我国列为保护性开采的优势矿种。为了遏制钨矿资源滥挖乱采、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为保护钨矿资源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钨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对钨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保护了我国的钨矿资源,也提高了我国在该行业的话语权。

1 我国钨行业现状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钨储量为300万t,储量基础为630万t。其中我国钨储量为180万t,储量基础为420万t,分别占世界的60.0%和66.67%,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他钨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玻利维亚、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

我国是世界上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钨精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直保持在85%左右 (见表1)。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我国钨的静态保证程度只有14年,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钨精矿产量8.45万t,比2007年增长5.01%;钨行业销售收入391亿元,同比2007年的356亿元增长9.38%,全行业利润38.47亿元,比2007年的67.4亿元下降了43.03%;我国的钨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和湖南两个省份,2008年两个省的钨精矿产量分别为3.69万t和2.46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80.0%。

表1 2002~2008年世界与我国钨精矿产量及比例

2 我国钨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

2.1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为整顿钨矿资源开发秩序,打击偷采盗采,促使钨行业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7月转发了由七个部委共同制定的 《关于加强钨锡锑行业管理的意见》 (【2005】38号文)。该 《意见》指出,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行业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国内外贸易等方面的秩序;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制度,治理整顿钨矿山开采秩序和经营秩序。国家发改委又于2006年12月公布了钨行业的准入条件,规定生产企业除了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外,还必须在能耗、环保等指标上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还对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在生产企业的设立和布局、生产规模和工艺装备、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这大大提高了钨行业的准入门槛,阻止了技术落后、规模小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

2.2 停发钨矿开采许可证,整顿矿业秩序

2002年,国家为了整顿钨矿开发秩序,暂停颁发钨矿采矿许可证,阻止了钨矿开采规模的进一步扩张。2008年,国土资源部等九个部委联合开展全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回头看”行动,严肃查处钨矿资源开发领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钨矿开发企业的健康发展,打击了偷采盗采的现象。

2.3 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针对市场价格下滑、产品供大于求及恶性低价竞销的现象,我国对钨产品的开采和出口,分别实行了开采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管理制度。为了抑制钨矿的无序开采,自2002年起,国家每年制定钨矿的开采总量,并将开采指标下放到各个省。同样,对钨矿出口也实行配额制管理,对其出口总量进行控制 (见表2)。

表2 2003~2009年我国钨矿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情况

2.4 调整出口退税和关税税率,提高出口成本

为了保护钨矿资源,减少出口,自2004年起,我国先后5次调整了出口退税和提高关税政策。2004年1月1日起,取消了钨精矿及钨废料13%的出口退税政策;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钨铁出口退税政策;2005年5月1日起,钨制品中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为8%;2006年1月1日起,钨制品的出口退税由8%下调为5%;2008年1月1日起,钨铁出口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0%。这一系列关税政策的调整,提高了钨产品出口成本,减少了出口,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钨矿资源。

2.5 提高资源税,增加钨矿开采成本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体现钨资源的稀缺性,实现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 (财税 【2007】100号),自2007年8月1日起,钨矿石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进行调整,钨矿石资源税额以前三、四、五等级分别为0.6元/t、0.5元/t和0.4元/t(钨矿石原矿),现分别调为9元/t、8元/t、7元/t(钨矿石原矿),分别是元标准的15倍、16倍和17.5倍。这大大增加了钨矿的开采成本,打击了滥采乱挖的现象。

2.6 取消钨加工贸易政策,整合钨矿进出口贸易企业

面对国家采取的出口配额管理办法,一些钨矿企业通过搞加工贸易的形式,变相搞钨产品出口,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钨产品贸易。对此,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于2005年8月发布公告,叫停了钨矿砂及其精矿的加工贸易,有力地打击了以往以钨砂串换钨品,搞变相出口、逃避监管、偷逃税款的路子,整顿了出口环境。2007年12月29日,商务部又发布了 《2008年钨品、锑品出口供货企业资格标准》 (商务部2007年第106号),规定2008年钨矿国营贸易出口企业为13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出口秩序。

3 钨矿宏观调控政策产生的影响

3.1 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钨矿行业深加工和精细加工

我国钨行业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以来,逐渐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污染、产品附加值低的发展方式,向着规模化、集团化、高科技方向发展。目前,钨行业的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产品研发速度加快,而且江西在赣州还成立了钨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在株洲和厦门建立了国家级的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同时,产业越来越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型国有企业的产业比重和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全国七家钨加工企业的销售额就占了全行业的50%以上。

3.2 钨品价格平稳上扬,提高了我国钨品定价的话语权

2002~2008年6年间,我国钨出口价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我国钨品的出口综合平均价格不到10000美元/t,2007年已增长到约35000美元/t;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钨均价为34123.2美元/t,5年间增长了近3.5倍。2002~2008年,三氧化钨、APT、钨丝、钨条等钨精矿产品价格都处于上涨趋势。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钨条等相关产品价格出现了下跌 (见图1)。

图1 2002~2008年我国钨精矿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3.3 钨精矿产量增幅下降,保护了资源

我国2002年钨精矿主要产品产量为6.72万t,2004年达到最高峰,增长到8.54万t。从2006年开始,主要钨精矿产品的产品呈下降趋势,可见宏观调控效果的成效非常显著。除此之外,APT、氧化钨、钨粉和钨条杆等主要钨品的产量,也都处于缓慢发展甚至下降的状态,扭转了过去盲目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见图2)。

图2 2002~2008年我国钨精矿主要产品产量及总产量走势

3.4 抑制了出口,增加了进口

我国对钨矿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中,取消出口退税和提高关税的一重要目的,就是抑制出口、保护资源,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这五年的政策实施结果看,我国钨产品的出口量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而且2007年还出现了下降的势头。2008年,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发挥作用,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量已下滑到2003年以前的水平。但进口量却有稳步增加的趋势,由1635t增长到最高峰时的6629.8t,增长了4倍多 (见图3),这充分实现了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

图3 2002~2008年我国钨精矿进出口走势

4 政策存在的问题

4.1 开采指标和出口配额不能完全贯彻执行

尽管每年国土资源部都下达年度钨矿生产指标,并要求各有关省 (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辖区有关市、县矿山企业储量状况、开发利用情况、资源利用水平,将指标分解到各县和矿山企业。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不能按照指标进行,导致年底的生产总量大大超过年初的生产指标,破坏了国家总的发展规划。例如2005年,国家下达的开采总量为5.2万t,实际生产了7.34万t,超额比例达20%以上。有的地区出口配额也形同虚设,2008年多数企业的出口配额仅使用了1/2,配额制度无法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4.2 走私活动进一步扰乱市场秩序

国家通过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了产品出口,提高了产品价格,但是国际价格的飙升,刺激了国内钨矿相关产品的走私活动。据估计,走私APT和氧化钨可逃避10%的出口关税,钨铁可逃避20%的出口关税,利益非常可观。2008年,国际上一直有走私出去的低价钨产品冲击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

4.3 对钨行业整合损害了中小型企业的合理利益

国家于2002年停止发放钨行业新的采矿许可证,同时,对那些规模小、污染严重的矿山,和产品技术含量低、产能小的钨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大型矿业集团,提高了我国钨产品及钨价格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但这一系列政策忽视了中小型矿山企业和矿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在矿业形势不好的时候,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国际矿业形势转好的时候,却要关闭或被整合到其他的矿业公司,这导致了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不满。

猜你喜欢

出口配额钨矿宏观调控
江西钨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探讨
共和国“第一国企”助革命成功
明年继续暂停磷矿石出口配额管理
新疆哈密市沙尔萨依地区钼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俄罗斯可能在2020/21年度下半年实施谷物出口配额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热点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盐酸-硝酸水浴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的砷
宏观调控“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