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落的秘符:你就是你的神

2010-10-30朱曦

检察风云 2010年9期
关键词:兰顿奥义芬奇

文/朱曦

失落的秘符:你就是你的神

文/朱曦

悦读

从你打开书的那一刻起,他就试图使你相信,这里面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丹·布朗《失落的秘符》里有个著名的富兰克林八阶幻方,当读者在解开幻谜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答案,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

言归正传。当一个作者让他的追随者等了六年才再次推出自己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快餐时代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战争与和平》也不过才写了五年。好吧,让我们看看六年磨一剑的结果是什么吧:

好消息是,兰顿还是兰顿,丹·布朗还是丹·布朗。所有在《达·芬奇密码》中吸引人的那些元素,在《失落的秘符》中一应俱全,甚至能找到精确的对应。巴黎与华盛顿,卢浮宫与美国国家博物馆,苏菲与凯瑟琳,法国国家司法警察局与中央情报局,郇山隐修会与共济会,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长老叫牛顿……总之,一切都已有了套路。著名城市+宗教组织+连环凶杀+各式各样的符号密码(比如达·芬奇密码筒、光照派字符、幻方)=丹·布朗。

坏消息是,兰顿还是兰顿,丹·布朗还是丹·布朗。再好吃的美餐,连吃几遍还是会有点腻味,如果是带点馊味的隔夜餐就更糟糕了。与此相对的是,650万的首印和一周200多万的销量,让人不免感叹,被看透了的丹·布朗依然能够势头不减,所向披靡。

这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对于一个成年人,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很多事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明晰,相反,当你还是一个对信仰一无所知的少年时,你可能更具有某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扫除一切封建迷信的决心,但是,如今你却变成了一个不可知论者,开始相信是不是真的有无所不能的神秘力量隐藏于某个不为人所知的地下,是不是真的可以消弭远古神秘力量和科学之间看似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当你具备了这样的前提,那么你就会主动找上丹·布朗。对,丹·布朗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从你打开书的那一刻起,他就试图使你相信,这里面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是这个世界隐藏的一部分,而你即将开始的,正是这奇妙的发现之旅。

纷繁复杂的密码符号、神秘的宗教组织、离奇的连环凶杀等等,那些我们都明了于心的类型元素,从来都不是丹·布朗小说的真正核心所在,它们不过是一本畅销书必不可少的几种配料,而真的催化剂是他所强调的“事实”二字。

好吧,我们现在又被丹·布朗这个家伙吸引,开始了一段似曾相识的发现之旅,首先是对共济会的发现之旅。《失落的秘符》一书,可以说是一部共济会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其历史、组织机构,还是各项秘密仪式、各种理念,几乎无不涉及,足以让读者大开眼界。而除了共济会这一主要材料之外,小说上还镶嵌了其他各种名贵稀见的东西:不为人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安全部、无形学院、意念科学学会。

稍微有点遗憾的是,中文版的译者对这其中几个现代高技术含量单词的翻译不太到位。如果说把twitter翻译成了推特,出现“用推特发推”这样的翻译还算勉强说得过去,那么把whois查询直接翻译成了“是谁程序”,就未免有点过于轻率了。

与丰富的背景知识介绍相比,这部小说的节奏感觉有点拖沓、脱节,总是在一环环的情节之中夹杂着人物的长篇大论,有点像到博物馆参观时,每看到一个藏品,导游就会停下来讲解一番,弄得很多时候紧张感全无。当然其中也不乏像彼得的母亲被杀时那样描写细腻,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而每一个章节的转换恰好是几条线索的交叉叙事,颇有电影平行蒙太奇的感觉——或许在经历《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之后,丹·布朗从提笔时就准备好了小说最后将被改编成电影。

最让人难以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则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所谓的“古代奥义”。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太关注外部环境和他人的感受,却很少来关照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对话。总是如饥似渴地去寻找什么“成功的秘诀”、“职场获胜100招”之类的烂书,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取成功、获取安全感,却殊不知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知识才能转化成智慧。从这一点上说,“智慧来自内心,坚强来自内心”这样的说法,似乎让很多人能从中领悟到了一些什么。而“你就是你的神”这样的立意,也远远较一般的通俗小说的立意更为深远。

但就另一方面来看,作为更多的将《失落的秘符》当做通俗小说的读者们来讲,看完400多页书经过一大段发现之旅后,关键的“古代的奥义”却存在于一本人人可见却几乎人人都参不破的书里,这样的远远称不上跌宕的结局,根本无法满足大众的胃口。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结局还不如主角最终没有解密,甚至还不如“奥义”落入坏人手里,发动新一轮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来得刺激。

编辑:黄灵 yeshzhwu@gmail.com

猜你喜欢

兰顿奥义芬奇
新语
我们该如何理解舒适?数说英菲尼迪空间舒适的“奥义”
达·芬奇 下
上帝只负责过去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被玩坏的建筑
放眼未来
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