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托,别说物价上涨对通胀影响小了

2010-10-29周明华

检察风云 2010年23期
关键词:食品类拜托物价

周明华

拜托,别说物价上涨对通胀影响小了

周明华

新闻背景

国家统计局1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4.4%,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25个月新高。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1%,居住类价格上涨4.9%。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数据,其中,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

对于日前某些学者的论调,基本物价恢复性上涨,农产品系结构性上涨,CPI创下25个月以来新高仍非通胀……百姓对诸如“价格与国际接轨”、“涨肉价是为了给农民涨工资”、“涨油价对百姓影响小”、“涨菜价可以让农民挥锄种菜的积极性增大”、“物价上涨对通货膨胀影响小”等光鲜托辞已司空见惯。

各类替物价上涨找语句诠释的新词儿倒是富有创意,可缺乏民生情怀。当前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百姓民生成本太高了。20年前,10元钱可以到市场买一只全羊,还有找补;而今捏10元钱只能买回200克羊肉;五个月前,20元可以到菜市场提回近4斤猪肉,现在却只能购回2斤……若工资跟着物价一道涨倒也作罢,偏偏是大多数除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垄断国企之外的中小企业职工,工资袋已经数年未有变鼓迹象了。你说,这种单向性上涨岂不怪哉?

原本粮油肉蛋菜适当涨价本应是好事,可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喂猪种菜的积极性。但现在的情况是,粮油的涨价一次次传出的“喜报”,真的花落农民手中?实际上大多都落到大小粮贩手里。这种利益之“旁落”,更多源于一种利益公平分配的公共监守缺乏,此时的农民,或许不仅会在与粮贩的利益博弈中败北,还会因“种粮喂猪成本”的增加而肩负双倍重压。

实际上,在我们肉眼能视的范围内,很容易找到鲜活的民生收入与支付倒挂的实证。上学贵,卖了黄牛卖米柜,一个农民需挥汗35年才能供一个大学生“啃”完书本。最近北京的幼儿入园赞助费竟达6万元之巨;看病难,去年新医改投入财政金3500亿,但百姓看病仍难、仍贵,拿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话来说,有四成公民对此不满。“小病拖,大病扛”,不少医院堕落为“赚钱机”,医生仍收医药红包;购房难,房价之飙,已容不下一颗能有檐避雨的草根民心……

事实上,不仅农民增收路径拓宽之锄扛动维艰,而且对那些处在各大城市的中低收入人群,面对“中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垫后”的现实,每一次纵使细微的油盐柴米醋的价涨,都将会使这些公民揪心刮肠、雪上加霜。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殚精竭虑地运筹帷幄,加强物价平抑,但背离民意的声音却屡屡传出。于此,笔者喟叹:涨价或有原因,但拜托,别随意就说“涨价”对百姓影响小,也别轻言物价上涨不代表通胀风险加大。

猜你喜欢

食品类拜托物价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拜托不要 不要疏离
拜托不要 不要疏离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市场物价
2012,物价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