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0-10-26方全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田径专业体育

方全心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辽宁沈阳110102)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方全心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辽宁沈阳11010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结构、专业运动技术等级、专业业务水平、科研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与设想,旨在为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田径教师;现状;对策

沈阳体育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院校和重要的培养基地,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体育专业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还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指导者。田径运动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其基础作用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及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国家田径运动开展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国民身体素质、机能水平、形态标准等的优与劣。体育专业院校田径师资队伍的研究,不仅关系到田径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还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对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师资队伍的学历与年龄结构、专业运动技术等级、专业业务水平、科研水平及职业道德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与设想,旨在为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一线任课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相关期刊和中国期刊CNKI数字图书馆等大量的信息资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一线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份,回收29份,有效回收率90.6%;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各400份,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体育教育专业回收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91.8%;运动训练专业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82.5%。

1.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和SPSS 14.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一线教师自然情况分析

2.1.1 教师年龄结构现状 从年龄结构看(图1),作为体育专业院校的术科教师,中青年是一线体育教师的黄金时期。青年教师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动作准确、舒展、优美,是展现才华的最佳时机,但教学与训练经验不足;中年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事教学、训练的年限增加,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比较丰富,驾驭本专业教学与训练的能力逐渐变强,是术科教师的黄金时期;老年教师虽然教学、训练、科研各方面经验、成果更突出,但体力逐渐下降,动作技能逐渐减退,示范能力与准确性相对减弱。就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师资现状分析,一线教师年龄偏大(46岁以上17人,占58.6%;51岁以上8人,占27.6%);年龄结构梯队不合理;中老教师退休年限间隔较近,容易产生人才和项目的断档现象,进而将影响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为此,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年轻教师,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合理整合人才资源,将老教师宝贵、丰富的教学、训练经验和成果有效地传承下去,从而实现田径教师队伍人才、项目、年龄结构的合理搭配。

图1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图

2.1.2 教师职称、学历现状 教师的职称结构反映了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及学术水平。在被调查的29位田径教师中,有教授5人,占总人数的17.2%;副教授20人,占总人数的69.0%;讲师3人,占总人数的10.3%;助教1人,占总人数的 3.4%,与我国普通高校职称结构正常比例 1:3:4:2[1]不相符。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中,讲师、助教少,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人数也较少,而副教授的数量相对较多,没能形成较好的职称结构。在田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4.5%,其他均为学士学位,此比例与国家要求的“本世纪初高等学校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到40%[1]”稍有差距。

2.1.3 教师学缘结构现状 学缘结构是指师资队伍中教师毕业于不同院校的构成情况。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目前全部毕业于体育专业院校,无一人毕业于师范院校的体育系;有86.2%的教师均属于毕业后留校工作,这种学缘结构单一的现状不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更新与提高,甚至可能导致观念僵化。学风保守,易造成“论资排辈”的现象,甚至产生“近亲繁殖”的不良后果,改善田径教师学缘结构必须引起主管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肖焕禹[2]在《体育社会学》中阐述:合理的流动能增加体育分层体系中各层次之间人员的互动。例如体育院校之间增进运动技术交流,各级训练系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有利于促进相互的经验交流。在体育运动中形成开放、动态、流动的分层结构,不仅有助于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且有助于缩小各层次之间的差异,增强各层次间的联系、沟通,从而促进整个体育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1.4 教师从事专项训练年限情况 教师从事田径运动训练的年限、获得的运动等级和参加高级别赛事的情况,对教师从事田径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而言,从事田径运动的训练年限越长,对田径各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越高、越深,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众所周知,体育、音乐、美术学院都属于艺术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通常大师级的教师培养出大师级学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表1 教师从事田径训练年限调查表N=29

表2 教师获得运动等级情况调查表N=29

表3 教师参加最高级别赛事情况调查表N=29

从表1—表3看,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从事田径训练的年限大部分在7年以下(包括在校学习期间)。从田径运动项目特点看,达到较高运动技术水平通常需8~10年左右的时间,而有8年以上田径运动训练经历的教师仅有41.4%。田径教师达到的运动等级大多数集中在二级,占69.0%,一级仅占33.0%;田径教师曾参加赛事的情况:全国大学生比赛占20.7%,省运会占31.1%,市运会占31.1%,而参加国家级赛事的仅占10.3%。总体看,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专业技术方面缺少大师级的教师(注:近两年,有三位健将级运动员留校,因其身份的双重性,暂时未从事本科教学与训练工作,不是一线教师,故不在本次调查研究范围内)。

2.2 教师科研水平现状

教师的科研工作是从事教学、训练、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整理与总结,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对教学、训练、管理等工作的经验、成果总结。如培养方案的优化、课程设置的完善、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教师的科学研究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学理念的更新、业务水平的提高及经验与成果的转化。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情况总体较好,但参与和获得国家级专著、课题、论文人数比例较少(表4)。其中专著、课题、论文国家级的占34.5%、省部级占55.2%;获奖情况:国家级占13.8%、省部级占 58.6%。

表4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科研情况统计表

2.3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田径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通过课堂上技术讲解、动作示范、组织安排、教法运用、运动负荷的掌控、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发事件处理及教学的效果评价等方面来体现。

表5 学生对田径教师课堂讲解示范评价调查表

2.3.1 学生对教师课堂讲解、示范的评价 由表5可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运动训练学生对田径教师的课堂讲解、示范的准确性与语言表达、术语口令运用的准确程度等方面总体认为较好,但仍有38.4%(体育教育专业)和41.2%(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反映部分教师偶尔示范,10.6%(体育教育专业)和7.5%(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认为有的教师从来不示范;14.7%(体育教育专业)和12.4%(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认为有的教师示范时有错误;12.5%(体育教育专业)和15.7%(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认为部分教师在语言表达及术语、口令运用情况较为一般和较差。语言表达、术语、口令的运用及动作示范是教师给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重要途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应加强教师技术业务进修,新老教师组合帮队,规范技术动作,统一教学进度、步骤、方法。

2.3.2 学生对教师组织与教法的运用、运动负荷安排的评价 由表6可以看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分别有19%和17.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与教法方面水平在一般以下;有24.8%和33.9%的学生认为课堂负荷安排不适应和较小。在术科技术教学中,适宜的练习次数和运动负荷不仅是掌握基本技术的基本保障,而且是提高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田径教师高度的重视。

2.3.3 学生对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课后交流的评价 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分别有37.9%与35.5%的认为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也仅分别占36.5%和36.3%,表明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和课后与学生交流方面情况较好,见表7。

表6 学生对田径教师组织教法运用、运动负荷安排的评价调查表

表7 学生对田径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课后交流评价调查表

2.4 学生对田径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评价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的威信,威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表8显示,学生对田径教师职业道德总体评价较高。其中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满意的分别占85.9%和72.4%,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般以下的分别占14.1%和26.7%,这样的比例应该引起每位田径教师的反思,并在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高度重视。

表8 学生对田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调查表

目前,学生对田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评价整体较好,但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理念、新问题,掌握特点,发现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目前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师的年龄结构梯队不够合理,一线教师年龄偏大,中老教师退休年限间隔较近,容易产生人才和运动项目的断档现象。

2)教师的学历层次稍偏低;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存在“近亲繁殖”现象;职称结构中副教授占的比例太大,讲师与助教的比例相对较小。

3)师资中专业技术方面缺少大师级的教师;教授担任本科教学的人数较少;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情况总体较好,存在的不足也较为明显。

4)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整体较好,但与学生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个别教师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水平。

3.2 建议

1)在逐步提高教师学历结构的同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一步学习深造,营造知识创新、优势互补、奖勤罚懒等更加活跃的学习、教学、训练、科研的学术氛围。

2)学院应在人才引进方面尽可能避免录用同一院校的毕业生。要着眼于国内外、省内外院校,避免“近亲繁殖”,加强体育人才的水平流动,适当引进大师级的教师,合理构建田径师资的学缘结构。

3)制定相关的政策导向,明确教学、训练、科研三者权重关系(不同岗位的工作,三者应有不同权重)。在考核和日常管理上也应根据三者的不同分工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促进教师投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训练、科研等的工作水平和质量。鼓励高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任务,构建科学、合理的术科教师评价体系。

4)田径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充实、更新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各种处境。全面解读各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间的差异,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爱育爱”的师生观,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周 欣.高等学校师资管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吕树庭.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92.

[3]程登富.河北省体育院(系)师资队伍现状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2):86.

[4]马卫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师资状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12.

[5]尚志强.浙江省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5(4):85-86.

[6]李 燕.体育教育专业潜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78-680.

[7]蔺全录.大众化教育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社科纵横,2005(3):161-162.

[8]徐金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之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69-70.

[9]邓岳敏.论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5(5):19-21.

[10]冯传诚.新课程标准下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17-119.

[11]高洪杰.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15-117.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ers in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FANG Quanxin

(PE Dept.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In this paper,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a questionnaire survey,mathematical statistics,made some investi gations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ers 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including their qualifications,age structure,technical level of sports,professional level,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professional ethics,and pointed out the mainly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ed measure,for accelerating the track and Field Teachers team development offered important foundation.

track and field teachers;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G807.01

A

1004-0560(2010)02-0109-04

2010-01-12;

2010-03-27

方全心(1955-),男,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郭长寿

猜你喜欢

田径专业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计数:田径小能手
部分专业介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