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0-10-19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6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障碍附表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 郝桂兰

近年来,随着饮酒及所致酒精依赖的人数增多,由此引发的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而发生的攻击行为也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人们的心身健康[1],且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区护理管理带来很大威胁和困难。现将2004年7月~2009年7月37例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37例均为汉族,女性1例,男性36例;年龄19~59岁,平均41.03±8.10岁,其中20岁以下1人,21~30岁1人,31~40岁16人,41~50岁15人,51岁以上4人;37例中,初始饮酒14~49岁,平均年龄24.78±22.51岁;饮酒龄2~45年,平均16.24±9.46年,其中5年以下3人,6~10年12人,11~20年14人,21年以上8人;患病年龄18~58岁,平均35.87±8.28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8人,高中7人,大专以上2人;职业中,无业10人,工人20人,农民5人,干部2人;已婚24人,未婚6人,离婚7人;饮酒前内向性格20人,外向型16人,中间型1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3人,一般25人,较差9人。

1.2 临床资料 无明显饮酒原因18人,有社会、心理、家庭因素10人,受亲属影响9人;有阳性家族史17人;饮白酒34人,其中,每日500ml以下10人,500ml以上24人,饮啤酒3人,每日至少2瓶以上;首次住院24人,住院2次8人,住院3、4次各2人,住院5次1人;临床表现为幻觉19人,其中幻听16人,幻视3人;妄想10人,其中嫉妒妄想5人,被害妄想3人,关系妄想2人;兴奋状态7人,人格改变7人;意识障碍3人;行为怪异4人;其他2人。攻击行为表现为杀人、打人伤害24人,谩骂、诽谤10人,毁伤14人,自杀8人。

2 观察结果

见附表1、附表2。从附表1看出,精神障碍以幻觉为主要症状,占45.71%,引起的攻击行为频度为0.54%,与其他症状引起的攻击行为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是造成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从附表2看出,攻击行为多发生在21~40岁青壮年,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已婚略多,农民、干部较多见。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病年龄31~40岁占54%,31岁以下及40岁以上分别为24.32%和21.62%,差异显著(χ2=7.18、P<0.05),与年龄小、饮酒机会及饮酒量少和年龄大对酒精的耐受性和控制能力增强有关。本组仅1例女性,与民俗及女性对酒精耐受性较强有关。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初中以下占75.68%,高中占18.92%,大专以上仅为5.4%,差异显著(χ2=30.86、P<0.005)。与职业有一定相关性,工人占54.06%,农民占13.51%,无业占27.03%,干部仅为5.4%,差异显著(χ2=20.19、P<0.005),间接反映与文化程度有关。与婚姻类型无相关性,但与婚姻质量有关。本组已婚24例中8例家庭不和,怀疑妻子,3例打伤、致残妻子。与病前性格无明显相关,与饮酒龄及饮酒量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取决于精神症状。

附表1 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频度比较

附表2 有关因素与攻击行为频度比较(P<0.005)

3 护理对策

3.1 入院评估 全面准确评估病人情况[2]是防范攻击行为的基础。评估病人情况包括病人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个性特征、家族史、精神症状等。

3.2 预见性护理 护士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动态[3],了解病情变化的特点[4],对具有幻听、被害妄想、不协调性兴奋等高危症状的病人实施重点监护[5],将病人的活动范围始终控制在护理人员的视线内,并多以谈心的形式接触患者、关心体贴病人,了解病人需求、爱好,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鼓励其参加工娱活动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症状;确保病人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对有明显攻击倾向的病人,给予合理约束,并防止因约束使病人受到伤害。

3.3 及时向医生反映病人病情变化 以上资料显示大部分病人是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攻击行为,护士应及时给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医生正确调整药物,尽快控制病情。

3.4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病房管理 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值班时要坚守岗位,重点病人重点防范,尤其是中午、夜间、节假日工作人员少时更应加强巡视。病室要有可靠的保护安全措施和设备,在病人做治疗时要保护好用具、器械,防止病人损坏或采取伤人、自伤行为。此外,医生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服务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要随便斥责患者,融洽护患关系,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3.5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在接触患者时,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减少一切激惹因素,并要力争减轻和消除病房的紊乱和拥挤现象;活动场所要宽敞,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尽量避免大病室满员居住,有多个兴奋病人时要分开管理,以免相互影响。

3.6 行为干预 引导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既能丰富住院生活,又能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

总之,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全面了解攻击行为的特点,做好评估和防范措施,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避免由攻击造成的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精神障碍附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