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服务外包承接的区位因素分析

2010-10-17谢明雨

对外经贸 2010年3期
关键词:外包承包商服务业

涂 坦 谢明雨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逐渐成为跨国公司优化内部资源、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并推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对于走向世界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企业实行服务外包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些国家将有更多的业务转向成本更低和竞争力更强的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2007年国际服务外包约为4736亿美元,2008年为585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5~10年国际服务外包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增长趋势为承接外包的东道国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产业发展契机。从发包方角度考虑,研究如何承接服务外包,对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影响发包商选择承包商国别的因素

离岸外包发包商在寻找承包商时主要从国别区位优势出发。Gene.M.Grossman和 Elhanan Helpman认为,一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及技术因素是该国吸引外包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国的服务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的成熟度是发包商考虑的重要因素。一国的市场规模越大,行业发展得越成熟,发包商就越有可能找到所需的承包商。

Gene.M.Grossman在论述发包商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寻找承包商过程中假设承包商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圈上,如图1所示。

其假设潜在的承包商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潜在承包商之间的距离为R。在Grossman的理论中,R是发包商选择承包商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一个国家拥有众多的潜在承包商时,则距离指标 R越小,发包商就越有可能找到其所需要的承包商。

图1 分布区位与外包

承包国的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发包商的选择,它影响到发包商寻找合适承包商的“搜寻成本”。一个国家的通信网络越发达,信息传递越顺畅,越有利于吸引发包商对该国的服务外包。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国对外国服务发包商的吸引力,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仅关系到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影响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的关键因素。

技术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服务外包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在该行业的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当今发包商通常会要求承包商为其提供“特定化”的服务。与以往由发包商提供技术不同,它对承包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合格的人才也是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要素投入,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禀赋决定了该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主要指生产者服务业和专业性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人力资本投入附加值、产业带动力、开放度相对较高,承接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了该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因此,人力资本与服务外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二、中国服务外包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较小和成熟度较低

据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印度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以近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06—2007财年总产值为478亿美元,占国家GDP份额上升到5.4%,总额达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赛迪顾问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25.8亿美元。由于中国对日本市场的语言和文化优势,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发包国。但是就全球软件消费市场来看,美国占40%,而日本仅占10%。过度依赖日本外包不利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将影响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我国企业承接的是产业链的最底层。

在BPO业务中,上游是核心服务外包,中游是产品方案集成和技术集成服务,下游是数据编码处理。中国企业没有涉足核心业务外包领域,而最下游的数据编码处理占87%。承接产业链的底层业务不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较低水平的外包项目利润空间很小。此外,大多数外包企业缺乏国际质量意识,我国最大的30家软件企业中只有6家获得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4级或5级水平认证,而印度的30家企业全部达到这一水平。目前中国的软件企业中仅有1/4正在努力实施CMM质量标准,但有一半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实施这类标准根本没必要。跨国公司选择离岸外包的最大驱动力是成本,但是成本不是万能的,以牺牲质量带来的成本节约,任何有远见的大企业都不会选择。能赢得国外客户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合同提供合格的服务。

从服务业部门结构看,我国传统服务业居多,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性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水平低,而且结构不够合理,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服务业对国际外包的承接力。

2.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近年来,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的网络覆盖和技术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印度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相比处于劣势(见表1)。我国在交通运输设施及其利用率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公路为例,我国从2006年起村道正式纳入公路里程统计,中国公路长度因此增加1倍为345.70万公里。2007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2.67万公里。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5.2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0.7%,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8.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0.6%,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2002年印度公路网长度331.52万公里。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的重要保证。

3.技术因素有待加强

中国、印度近年来纷纷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中国研发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0.6%上升至2006年的1.4%。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科技创新型国家相比(在这些国家,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高达20%以上),中国在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水平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表1 电话主线和移动电话普及率

表2 我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此外,服务外包人才短缺。2007年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无疑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2005年IBM曾有意将一笔需要1万人做的年度项目订单发包到中国,但订单在国内各大城市转了一圈最终落户印度,人才短缺使中国外包企业与国际订单擦身而过。2004年落户大连的HP全球呼叫中心,至今其管理层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仍是合格的雇员数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据麦肯锡预测,在未来5年中,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合格人才的缺口。究其根本,现有人才的应用能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是造成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目前高等院校是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但高等教育周期长,课程知识更新慢,偏重理论,实践不足的通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适用性水平很低,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外包企业自身对人才日常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最终导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起步较晚,市场规模和成熟度与服务外包发达的印度、爱尔兰等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服务外包行业合格人才的缺乏和研究投入的低水平也成为制约我国开拓服务外包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根据我国的现实优势进行引导和支持,形成一批质量过硬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企业质量认证中应该对术语、资格认证和标准进行标准化,采用国际市场惯例。如通行的国际认证包括: (CMM)

[1]Gene M.Grossman,Elhanan Helpman.2002: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NBERworking paper No.8728.

[2]王述英,周密.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体评估与趋势考察[J].国际经贸探索,2007,23(11):29-33.

[3]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96-98.

[4]于灵.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现状与中国承接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42-46.

[5]唐宜红,陈非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国别环境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7(4):18-23.

[6]华德亚.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加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3):84-86.

[7]丁洁.论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及中国应对策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8]李艳芝.离岸服务外包区位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外包承包商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