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①:以唐山为例

2010-10-17唐山师范学院周顺奎

中国商论 2010年4期
关键词:唐山市唐山产业结构

唐山师范学院 周顺奎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此背景下,通过延伸区域产业链,能够在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链、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有效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就唐山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具有庞大的资金存量和以钢铁冶金、煤炭、电力、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这些产业多数属于资源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可延伸性,为产业结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产业链延伸的内涵

产业链延伸是指一条原有产业链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的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或横向拓展的过程。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延伸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通常,可以根据按照延伸方向把产业链延伸分为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1.1 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产业链纵向延伸实际就是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其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的扩张,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形式。以钢铁产业链为例,钢铁冶炼企业向矿石开采、加工行业的扩张就是前向一体化,而向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物流运输等下游产业延伸就是后向一体化。

1.2 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就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在横向实行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或组建产业链的若干子链,当这些子链扩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链网,产业链也发展成了产业树或产业集群,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集群效应。

2 唐山市产业结构分析

2.1 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

从2000年到2007年的8年中,唐山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接近60%,超过了第一、第三产业的总和;并且在第二产业中钢铁、煤炭等产业的一直居于主导位置,占据了第二产业的半壁江山。这主要由于:一方面,该时期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山第二产业尤其是钢铁、煤炭和采矿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与同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关。

2.2 农业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业内部产业素质有所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国还是唐山市,在近8年的时间里农业的GDP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最小,这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同时唐山农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内部产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方向发展,为建立现代农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2.3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产业结构优化

唐山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7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32.3%,远远低于美国的70%以上和英、法、德、日的60%以上,也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39.1% 。一般在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必然会逐步下降,农民大量向城镇转移,在二、三产业中创造新的增长亮点。2007年唐山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了10.3%,但第三产业还远远未成为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的滞后必然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约将会越来越明显。

表1 唐山市和全国分年度三次产业结构Table 1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angshan and China during 8 years

3 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3.1 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唐山市的支柱产业大都属于传统产业,与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具有很强关联性,通过延伸上游资源型产业链,能够明显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这种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可循环”,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一起抓,为唐山市的经济、社会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链,适度延伸主导产业链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构建的主导产业链决定了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同时也是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比较优势之所在。一般认为,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后,将有利于将单个企业的优势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才能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物质基础。目前,唐山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律,确定大力发展“精品钢材、精品建材、基础能源、石油化工、物流、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七大主导产业链,无疑只要以这七大主导产业链为主体的产业链经济一旦成型 ,唐山市产业链结构将会更加合理,经济便可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3.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链

唐山市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巨大。唐山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适应优势产业发展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物流、法律、咨询、科技研发等,形成现代服务业完整产业链。建设现代物流业,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优势,对唐山市区域物流进行规划与布局,鼓励经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将唐山市建设成环渤海的主要物流中心。在中心城区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使服务业成为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带动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为唐山未来“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3.4 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聚属于产业链的横向拓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形态,能够形成一种集聚竞争力,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产业集聚是实现产业集群效果的前提,也是产业发展由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进而影响优势产业链形成的关键;当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生之后,可以以此为基础,延伸优势、特色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与带动性,推动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实现产业化优势。唐山市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发展较好,比如钢铁产业集群、乳制品产业集群 、电子元器件集群、陶瓷产业集群、钢锹产业集群等,唐山市可以依托这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配套产业,细化专业分工,实现产业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的发展。

3.5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助力产业链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产业链延伸的基本动力之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是提供产业素质,优化产业链的基本路径之一。唐山市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是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手段。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支持工业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始终把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手段。

[1]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2]刘富贵.产业链的重构、打造与整合[J].集团经济研究,2007,(6):146~149.

[3]唐山在富民强市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P].河北经济日报,2008-02-25.

[4]鲁召,武朝锁.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6,(9):14.

猜你喜欢

唐山市唐山产业结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市
唐山香酥饹馇圈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