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1978-2009

2010-10-12王碧英黎贵才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公有制第二产业变动

王碧英 黎贵才

(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财经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1978-2009

王碧英1黎贵才2

(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财经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中国自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趋于上升,第二产业基本稳定,而且一直占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结构看,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但从效率特性看,公有制经济一直表现出比非公有制经济更强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增长质量;增长效率

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令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本文试图从总量和结构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征进行分析。

一、快速的中国经济增长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改革开放的30余年来,年均GDP增长速度达9.9%。图1描述了1978-2009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到2009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多。由于人口增长相对平稳,中国的人均GDP与GDP保持同步增长(见图1)。

图1 1978-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图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令人瞩目的。表1描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对比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最高的。从总体经济实力国际比较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在改革年代,2000年以前中国经济实力除个别年份外世界排名基本稳定在第7位,2000年上升到第6位。2006年跃居世界第4,仅低于美国、日本、德国。2008年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3。从人均GDP变动趋势看,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不足200美元,1990年上升至343.7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08年达3266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2009年继续上升至3680美元。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但都在6%以上)超过了8%。像中国这样能够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当然,人均GDP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在6%以上的国家,中国并不是首例。在世界范围内,有过这样经历的,在此之前有日本和东亚几个国家。日本在1955-1973年间的人均GDP的增长率年均在8%以上,并持续了18年之久。其后保持约为4.6%中等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1982年至1996年的14年间,几个东亚经济体也出现过高速增长。在此期间韩国的人均GDP增长率年均为7.4%,台湾为7.1%,泰国为6.8%。然而到了1996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急剧萎缩,其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说明,这些国家1996年以前的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与此相对,中国自1978年至今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在1996年成功地抵挡住了祸及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根据统计年鉴,在整个80年代,中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8.8%,90年代上升至9.3%,远优于同期世界范围后进发展的佼佼者即东亚地区的平均表现,即使在2008和2009年全球普遍遭遇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仍保持了9%以上快速增长速度,创造了又一个世界奇迹。

表1 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其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改善,表现为增长速度趋向稳定,波动逐渐呈现出收敛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以1992年为界,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生很大的变化。1992年以前,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很大,1978-1992年的15年间,GDP年均增长9.6%,其中最高年份达15.2%,最低年份仅为3.8%,峰谷之间相差达11.4个百分点。而1993-2009年的17年间,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0.1%,其中最高年份的增长率为14.2%,最低年份的增长率为7.6%,极差为6.6%。GDP增长率的这些数字特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国经济增长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尤其在90年代以前,波动十分明显。根据经济波动情况,中国经济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1979-1984年间;1984-1989年年间;1990-1995年间;1995-2000年间;2000-2005年间;2005年至今。其间,在1984-1991年间两个时期,是改革的调整时期,经济增长的总趋势下降十分明显;在1990-1995年间,1990年开始复苏,到1992年人均GDP增长率为12.8%,是改革年间人均GDP增长的第二个峰值(第一个峰值是1984年的13.9%)。其后虽有所下降,但人均GDP增长率一直维持在9%以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出现了相对过剩,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持续到21世纪初。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增长才恢复上升势头,而在近两年,即2008年和2009年,由于受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又有所放缓。在这六个时期中人均GDP的增长率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峰值是1987年的9.9%。这三个明显峰值的经济增长,几乎每一次都给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通货膨胀、部门增长的瓶颈等,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紧缩和萧条。这说明短期的高速增长并不一定是理想的。不过,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相当的不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经济在每一次的紧缩和萧条以后,都出现了更有生机的新一轮快速增长,而且稳定的持续时间越长,波动越小。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特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产业结构的变异度来看,1979年、1985年、1993年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年份,这些年份与中国政府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进程基本是一致的。1978年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中国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1994年以后产业结构的变动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1]

从各产业增加值的总量结构来看(见表2),第一产业增长最为缓慢,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居于其中。尤其是自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增长明显加快。同时,各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9年的10.3%,总共下降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由1978年的23.9%增加到2009年的43.4%,上升了1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的份额一直相对较高,所占比重基本稳定,1978年所占比为47.9%,而在2006年仍保持在47.9%水平,近几年有所下降,2007年为47.4%,2009年为46.4%。但如果将1991年作为分界线,将改革至今分为两个时期,即1978-1991年间与1992-2009年间,可以看出这两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不是一致的。其中1978-1991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9.8个百分点;而在1992-2009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8.7个百分点。以上材料显示,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趋势。但从改革期间前后两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来看,又与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模式”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前段时期,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促进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产量有所上升。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后原有体制下第二产业畸高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在正逐步得以调整,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出现大幅下降。但在第二时期,第二产业比重又迅速上升,这种变动趋势,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趋明显、第二产业重工业化趋势的加强有关。

表2 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比重的变动情况与第二产业基本相同,从1978年的44.1%下降到1991年的37.1%,然后从1992年的38.2%上升至2009年的39.7%。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并且这一比重在90年以后基本保持上升,表明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工业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从速度方面的影响看,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1.5%,工业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一指标值仅分别为9.7%和35.9%。

从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看(见图2),各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情形基本相同,在1992年以前波动较大,1992年以后表现相对平稳。从各次产业增速来看,上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快于第二产业;而进了90年代以后,第二产业的增长十分明显,大大快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增长缓慢。这一变动趋势使得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不断扩大,说明中国产业结构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图2 1979-2009年各产业增长率变动情况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所有制结构特征

经过了30余年的改革,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格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及其内部构成的比重均已发生变化,非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现阶段中国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也是促成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工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是最重要的,也是所有制结构变化最大的领域。本节将主要讨论中国工业部门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情况。

表3 1978-2009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构成

表3反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规模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情况。尽管统计口径不一致,各年份数据可能缺乏可比性,但也能基本反映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趋势。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相对下降,集体经济趋于消失,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其他经济成分,如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经济等经济比例,从无到有,并开始占有相当重的比例。这充分反映出中国的工业经济在所有制形态上发生了质的变化。[2]

从各所有制的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根据所有制产值比重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0年间,1991-1997年间,1998-2009年间。1978-1990年期间,中国的公有制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90%以上,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生产的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1991-1997年期间,中国公有制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70%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30%以上;1997年以后,非公有制企业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尤其是2000年以后混合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在迅速上升,2003年升至总产值的3/4(李楠,2006)。[3]由此可以看出,日益具有私人性质的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中国的公有制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部门,在改革的前后两个阶段,即不论是在90年代以前还是在90年代以后,对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尤其是在前一阶段,公有制部门是维持全社会平均化的收入分配模式的主要力量,而正是这个模式促成了同期快速增长的大规模消费;另一方面,公有制部门尤其是国有部门中的大型企业,在整个改革年代一直是技术革新主要承载者。[4]从微观层面看,公有制部门的效率特征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各种大规模生产企业的快速膨胀所带来的动态规模效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有制部门仍然占了整体工业产出的绝大部分。尽管随后数年的市场化改革深入,公有制部门虽有所收缩,但在整个90年代的下半期,国有企业在整体工业部门中所占的产出份额还能基本稳定在34%左右,国有经济在整个改革期间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从总量上看,自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改善。在改革的前半期增长的波动略为频繁,但在后半期基本稳定,并保持上升趋势;从产业结构上看,在总趋势上,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趋于上升,第二产业基本稳定,而且一直占主导地位。而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占绝对地位,工业与第二产业保持同步增长。说明当前的工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量;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格局。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从增长的效率来看,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而且大型的国有企业具有生产的动态规模效益,这种动态规模效益正是改革后半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注:

[1]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

[2]谢武等.我国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J].企业经济,2002,(9).

[3]李楠.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与中国经济增长[J].汉江论坛,2006,(9).

[4]黎贵才,卢荻.中国经济增长演进的就业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

F015

A

1672-0547(2010)06-0010-03

2010-09-01

王碧英(1981-),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教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黎贵才(1971-),男,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春市经济增长与南大学城推进策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29号)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公有制第二产业变动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