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2010-10-12赵承美余国忠姚高伟丁晓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19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基地

赵承美 余国忠 郜 慧 范 辉 姚高伟 丁晓朋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赵承美 余国忠 郜 慧 范 辉 姚高伟 丁晓朋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率,本文通过调查当今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分析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课程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尽管该专业设立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专业归并时涉及的专业内容多,加之该专业口径也较宽,因此,目前创办该专业的高校也多。但是,从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现状看,各个高校专业课程的开设都相当广泛,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参差不齐。多数院校该专业偏向理论分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影响了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因此,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一、当今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通过调查近几年国内多数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发现该专业学生多数比较对口的就业方向是:城乡规划与设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房产评估、测绘部门、建设部门及教学和科研等单位。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资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情况发现: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学生熟悉资源环境、区域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之外,要求资环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多数单位都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规划设计软件,能熟练使用AutoCAD、Photoshop等常用设计软件;要求学生要有规划设计的动手能力和经验。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能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市场对资环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表明,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查国内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收集有关资料,发现部分高校现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主要问题有:由于本专业的跨学科特性,有些课程又缺乏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做支撑,使得该专业学生的学习较为吃力,如城市规划课程就缺乏建筑类知识的铺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各种学科门类课程相对独立,所开设课程杂乱无章,如有些学校为解决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的矛盾,有什么样的专业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使课程显得杂乱无章;本专业要求具有相当的数学知识做基础,但有些学校数学只学两个学期,其学习内容和深度均显不足,不利于后面的学习;由于没有系统地规划和统筹课程内容,使几门课程中的一些相同内容如何持续发展理论重复讲授,在教学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实习基地建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本专业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原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现有实习基地(主要指实验室与实习单位)明显不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师资队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师资明显不足,本专业的教师从整体上知识结构不合理,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学术梯队不合理,学缘结构不合理,甚至年龄结构也不合理。这些因此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1.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边缘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的交叉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众多知识体系,同时又要具备一定深度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选择。

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学院和学科的资源及人才优势,突出所办专业的专业方向和特色,即对自己学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千篇一律。只有在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立了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基础实践包括自然地理学方面各种课程实验、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测量与地图学实验、遥感技术应用实验、环境学概论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等。

(2)专业认知实践。主要包括城乡规划认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课程社会调查等。

(3)专业技术实践。主要包括以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教学为主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验等。

(4)课程设计实践。为培养其城乡规划设计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及课程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详细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园林设计、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综合应用实践。综合应用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另外,开辟学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一方面支持学生申请校级大学生基金,鼓励学生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和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以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率(含考研学生)保证在90%以上。

总之,各个高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全过程、灵活、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感知、实践、设计4个教学环节相互穿插,有机组合,逐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具备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为该专业的实践实习和生产、科研提供保障,并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实现实践教学硬件设备、场所的多功能化、规范化,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实现讲、演、练、教、学一体化。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校外基地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双方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调动协作单位参与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学院可与多个科研单位或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的生产、科研等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实习教学计划,联合指导实习教学,联合考查实习质量。

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有:城乡规划实验室、环境分析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图遥感实验室、标本模型陈列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总之,通过几年实习基地的建设,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建设具有显著的自身特色,已经形成了系内—学校—社会—野外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保障系统。该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雄厚是提高资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涉及领域广,要求教师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教师应根据社会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可以通过国内构建的专业交流平台或者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从而加快教师知识体系的拓展和更新。

首先,教师要有宽泛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实习。这要求专业教师既能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又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专业教师必须把提高实践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注重实践知识的积累与锻炼。

其次,教师应能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能结合资环专业知识,进行综合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第三,专业教师还应多途径地了解就业需求。适时地对某些专业课程进行同步补充或删减,掌握应开辟和可加强的实习环节和丰富教学的实践活动等等。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 7:73~74

[3]苏华,王义民,余斌.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创新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6:32~34

Improve student practical capaci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Zhao Chenmei, Yu Guozhong, Gao Hui, Fan Hui,Yao Gaowei, Ding Xiaopeng
Xinyang normal univisity,Xinyang,464000,China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practical capaci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tudent will influent employment rate. Practical capaci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tudent must be strong to society by research. Weak reasons of students’practical capacity are analyzed. Constituting course structure to train practical capacity of student,enha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bases and raising teacher specialization are main ways to improve student practical capacity.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al capacity; course structure

2010-04-17

赵承美,硕士,讲师。

*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与河南教科所项目。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的基地我的连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