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验尝试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干预

2010-09-25谢建军

重庆与世界 2010年12期
关键词:控制组日志主观

谢建军,康 武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提高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验尝试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干预

谢建军,康 武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目的:通过实验干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方法:以深圳大学附属幼儿园的24名女教师为被试,并将她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12人;采取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测量工具主要使用牛津幸福量表;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实验组被要求写幸福日志而控制组只写一般的日记。结果:实验组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实验研究;纵向干预

一、引言

(一)主观幸福感简介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者们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 WB)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研究主观幸福感长达20多年的美国心理学家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1]。Diener还指出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2]。以心理学视角界定的幸福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发展而来,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3]。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前者是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后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综合以上不同心理学者的观点,我们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二)积极心理学简介

哈佛大学现在最热的课就是“积极心理学”。目前全美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4]。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以及积极情绪情感体验[5]。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仅仅是对消极层面的心理疾病的矫正。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6]。

主观层次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7]。在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之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和具体操作研究阶段。积极心理学的提出者Seligman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这个公式中所指的“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为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而需要发掘的力量[8]。

(三)问题提出

着力研究得到幸福的各种途径及其具体操作方法,从而真正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内基本上都是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或者是对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进行描述,或者是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一些理论的建构;几乎没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纵向的干预实验研究。而国外,尤其是美国,SeligmanM.E.等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接下来介绍的“幸福日志法”)对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验干预,结果表明:每天记录3件积极的事件或者被试认为它们是积极的事件(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幸福日志法”),21天的幸福水平将提高6%。这一过程会增强免疫系统和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最终提高被试的主观幸福感(SeligmanM.E. 2005)。于是,本研究假设通过运用“幸福日志法”,在国内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实验干预尝试,预期能提高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主要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

2.研究工具:牛津幸福感量表(Th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 I),该量表于2001年由Michael Argyle等人修订,有29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间隔6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7,间隔6年的重测信度也在0.5~0.6之间。该量表采用5点记分,从1分—完全不符合到5分—完全符合。总分为145分,分数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越强[9]。

幸福日志表,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网站下载后,由以澳大利亚国际积极心理学研究协会的Prof. MarkW illams博士领导的深圳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小组修订。

3.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取样的原则,从深圳大学附属幼儿园选取24名女教师,年龄跨度约为25~35岁。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12人。

4.实验程序:首先分别对两组用牛津幸福感量表进行实测,作为前测成绩。然后对实验组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让她们每天写幸福日志,每周定期向她们讲授一次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而让控制组只写一般的日志。4周后,对两组用牛津幸福感量表分别进行实测,作为后测成绩。最后,让实验组写50~100字的反馈信息。

5.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 forW 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些协方差分析。以前测分数为协变量,以组别为固定因素,以后测分数为因变量。

三、实验结果

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得知:实验组(组0)的平均分M比控制组(组1)的高18分,标准差SD小于2.933。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2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截距(Intercept)和组别(Groups)的P值分别为0和0.032,均小于0.05,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协方差分析结果

从图1边际均值图也可以看出组别间的估计均值的差异呈直线上升,实验组的边际估计均值明显高于控制组。

图1 组别-边际估计均值图

综合以上3个统计情况,可以得出结果:实验组在牛津幸福量表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

四、讨论

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即通过运用“幸福日志法”在国内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实验干预,能提高她们的主观幸福感。因为经过实验干预,实验组在牛津幸福量表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这表明实验干预的确起到了提高实验组被试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两组各自前测与后测分数发现:控制组的分数有所下降,而实验组则大幅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让控制组的被试写一般日记,由于她们不清楚写日记的目的且平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对她们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而由此产生一些负性情感体验;而实验组的被试知道让她们写幸福日志可能会提高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与SeligmanM.E.等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中的实验组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高了18.88%[(113.33-95.33)/ 95.33],高于6%。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研究所选的被试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因为SeligmanM.E.等人的研究中的被试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且男女比例适中,而本研究中的被试都是女性且是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整天与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待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歌声环境中,实验干预对提高她们的主观幸福感相对较容易。

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从脑科学的生理基础方面进行解释。通过写幸福日志,记住和回忆一些开心的事件,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激素[10]。它们具有使大脑的愉快中枢兴奋的功能,从而增加个体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最终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被试的选择仅限于深大的一所幼儿园的女教师,人群特殊且样本量也不大。所以,有待选取不同的被试和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是国外编制的,虽然它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间隔6个月的重测信度较高,间隔6年的重测信度也不低,但是在我国没有经过严格的修订。所以,有必要对该量表在国内的使用进行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后,本研究只是采用了写幸福日志的方法,今后的研究还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中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其他方法:如针对意向性活动干预的做好事行为训练法[11]和感恩认知法以及目标设定法[12-13]。

五、结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致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康武老师这一年来给予我在心理学学术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在讨论中给予我的一些有关论文写作的指导性建议。同时也感谢我们的李晓东教授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深圳大学附属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和参与实验的这24名教师。还有,也非常感谢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来自澳大利亚的Mark,C.W illiams教授在量表翻译方法给予我的帮助。最后,感谢我的师姐张海燕,张晓霞和王海平,同班同学吴成春和和杜力才以及师妹高兴等人对我的协助。

[1]Diener E.Subject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43.

[1]Diener E.SubjectiveWell-Being.PsychologicalBulletin, 1984,95(3):542-575.

[2]Diener E,Eunkook S,Richard L,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9,125(2):276-302.

[3]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 2003,26(5):851-855.

[4]Compton,W illiam C.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y[M].Wads worthPublishing:Belmont, California,2005.

[5]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Buss D M.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3):15-23.

[7]SeligmanM 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1):5-11.

[8]Argyle M.Th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a compact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well-being[J]. Personality IndividualDifference,2002,33:1073-1082.

[9]Davidson R J,Jackson D C,Kalin N H.Emotion,Plasticity,Context and Regulation:Perspectives From Affective Neuroscience[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126 (6):890-909.

[10]Lyubomirsky S,Sheldon KM,Schkade D.Pursuing happiness: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9(2):111-131.

[11]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377-389.

[12]Bryant F B,Smart CM,King S P.Using the past to enhance the present:Through positive reminiscence[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5,6(3):227-260.

[13]Sheldon K M,Kasser T,Smith K,et al.Personal goals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Testing an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goal-attainment and personality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2,70(1):5-31.

(责任编辑魏艳君)

G44

A

1007-7111(2010)12-0113-03

2010-11-06

谢建军(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积极心理学。

猜你喜欢

控制组日志主观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