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毫赞中华

2010-09-19陈子扬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楷体狂草行云流水

陈子扬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一定都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史学家心中,中华文化是一部部流芳千古的记载着久远文明的书籍;在收藏家心中,中华文化是那勾勒着素美线条的典雅高贵的青花瓷器。在我——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心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中华文化……

在我四岁时,开始学习书法。记得那时老师让我写个“一”字,我笨拙地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横。老师微笑着拿过笔,在纸上写了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一”。在老师精湛的笔法面前,我的那一横可谓相形见绌了。我感到十分惊讶,惊讶于最简单的“一”字竟有那么多种写法!书法一下子变得高深莫测,我便是在那时第一次领略了书法的博大魅力,也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素白的宣纸在我面前铺开,字帖上是端端正正的楷体。正楷自然是讲究“横平竖直”的,一落笔,一个字便定了型。浓浓的墨透出刚毅之气,笔直的线条是不屈的灵魂。楷书代表了中华民族正直的民族气节。“人之生也直”,书写的是文天祥在零丁洋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身居敌营,心却仍在故土,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他坚持着不屈的民族气节,后虽以身殉国,但一副铮铮傲骨,仍留人间;书写的是于谦身处牢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正不阿:面对朝野奸臣的弹劾,面对被他忠心侍奉的皇帝下诏“斩决”的命运,他没有怨言,而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深深担忧。他不向权宦屈服,始终秉承着报效国家的信念。他们,如楷书一般正直,在中华五千年的卷轴中,用生命书写了坚毅。

若说楷书代表的是正直,那行书便代表了清逸与潇洒。提笔蘸墨,落笔即书,墨重处宛如巍峨青山,墨淡则好似潺潺流水。就是在这行云流水间,寄托了古今多少文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仰望峻峭的山峰,直人云端,石壁倒映在水中,却可以看见清清溪流的岸底。待到晓雾将歇,陶弘景仍徜徉在山水美景之间,实是欲界之仙都。又如太白在庐山遥看壮阔的飞瀑,滔滔流水从山间一泻千里,连绵不绝,“疑是银河落九天”,行云流水间是飘逸的心性,潇洒的气度,而融二者于其中的行书,更蕴含了中华山水文化。

狂草的一挥而就,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豪放大气。当书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便想到辛弃疾立于战场之上的豪情壮志、马背上飒爽的身姿和军营里杀敌报国的决心,虽已是“可怜白发生”,但仍不失“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豪迈气概。战场外,是他策马快奔的身影。而挥就“大江东去,浪淘尽”,眼前却是一幅壮观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景象。东坡满怀豪情,驾舟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狂舞的墨线,在宣纸上呈现出了一幅如画的江山。这又是何等磅礴的气势!在落笔的一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便喷薄而出。

书法,是灿烂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如纸上秀美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楷书般的刚毅正直,是行书般的轻柔潇洒,是狂草般的豪迈奔放……那一横是千年文化的传承,那一竖是绚丽文明的延续。宣纸上的字,书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也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写进我的心中。

点评

本文行文流畅,大气奔放。作者描述了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及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之情。文章夹叙夹议,将中华书法中的楷体、行书、狂草与名人事例相结合,引用众多名言名句,使文章文采斐然。文中的比喻形象生动,许多句子深具哲理,值得读者细细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继承与发扬。

(陈勇)

猜你喜欢

楷体狂草行云流水
书法日课
唯 一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腹部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巧妙过渡 行云流水
少年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