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临床分析

2010-09-13胡中申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0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胡中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铁路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股骨颈骨折是其常见的损伤之一。笔者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48例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57~71岁;嵌入型16例,中间型18例,内收型14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8~69岁;嵌入型12例,中间型13例,内收型5例。两组年龄、性别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外展内旋位,固定,并采用克氏针标记,切开皮肤,扩孔,后旋入合适的空心螺钉,后拔针冲洗,关闭切口。实验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切开后行髋关节置换,后缝合处理。

1.3 远期疗效评价

于治疗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远期疗效评价。优良:功能恢复较好,负重也较好,无并发症发生;较好:功能得到部分恢复,无较大不适感;较差:功能未得到恢复,不适感较为强烈,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l。

3 讨论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日益增多,从而使股骨颈骨折明显呈增加趋势。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疏松,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在国内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①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问题。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治疗时间短。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人工髋关节置换按位置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和关节表面置换三大类。选择何种方式,应结合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与全髋关节的设计、固定、技术操作等进行选择。对于年龄超过70岁患者的股骨颈骨折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简单、时间短,能够较快恢复关节功能;而对于70岁以下的患者,建议全髋关节置换,以减缓人工股骨头对髋臼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关节表面置换因并发症多、翻修率高,一般不建议选用。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马涛[3]报道在股骨颈囊内骨折各种治疗方法比较中,术后Harris评分内固定组最低。因此,对于明显移位的高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使患者能够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在技术力量和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4-5]。

本研究中,我院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好,而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等.复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5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1)∶661-663.

[2]马若凡.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0)∶1397-1398.

[3]马涛.764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6)∶535-536,539.

[4]朱盛修.现代骨科手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7.

[5]尚志平,伍书民.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4,7(2)∶227.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