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疗法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观察

2010-09-13李雪珍王清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4期
关键词:肝素红细胞阻塞性

李雪珍,王清兰

(1.河南省中平能化医疗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2.河南省中平能化医疗集团四矿职工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主要因慢性或反复发作性肺内气道阻塞而临床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若防治不及时,常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影响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本文中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所有病例诊断符合2004年COPD诊断和治疗新指南(ATS年会)的诊断标准[1],患者均有咳嗽、喘憋、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9~82岁,平均58.3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59.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维持呼吸道畅通,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力衰竭等治疗。治疗组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静脉注射,5 000 U/次,每6小时1次,连续5d。

1.3 疗效判断标准

好转:意识转清,咳嗽、咳痰减少,气喘、气促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心脏功能分级改善,发绀和水肿减轻。无改变:以上各项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0.0软件包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憋、心功能及精神状态方面均有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in the twogroups[n(%)]

2.2 两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呈进行性发展,后期可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后者导致高黏血症,促使肺动脉高压,最终可发生右心力衰竭[2]。其机制是COPD造成肺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竭,明显的低氧血症和(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机体为代偿缺氧而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促使骨髓增加红细胞的产量,导致高红细胞血症,使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增加,红细胞的压积就相应增高,全血黏度亦随之升高,而且由于缺氧使红细胞的顺应性下降及其代谢障碍而产生细胞膜电位下降,使黏滞性增加。另外因缺氧和酸中毒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电位改变使血小板、红细胞易被吸附、凝集在血管壁上,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尤其缺氧可使血管渗透性增高,血管内水分外渗,血液浓缩又进一步使血黏滞性增加。这些均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肺小动脉血栓形成,致肺动脉高压,加重COPD的病情发展。因此,COPD要积极抗凝治疗[3]。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blood viscos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groups(±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blood viscos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groups(±s)

指标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mPa·s)全血黏度高切(mPa·s)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压积(%)13.89±1.02 5.94±0.72 1.97±0.19 0.57±0.03 8.72±0.72 3.21±0.21 1.12±0.13 0.42±0.02 13.92±1.21 5.62±0.63 1.91±0.20 1.62±0.22 11.96±0.84 4.67±0.54 0.53±0.03 0.50±0.03

有资料显示,在COPD治疗中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卧床不动及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黏度所致的头痛、头昏、出汗多等临床疗效不佳者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使抗感染等治疗见效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4-5]。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憋、心脏功能及精神状态方面均有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肝素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素的抗凝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干扰凝血酶的作用、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等形成[6]。

总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方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是提高COPD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8(25):451-45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1.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4]饶翠萍.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7,9(20):44.

[5]朱蕾.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35-437.

[6]陈海英,陈丽萍,金雪娣.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4):379-380.

猜你喜欢

肝素红细胞阻塞性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