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0-09-12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菜用品系浙江省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浙江 台州 317700)

浙鲜豆6号原名浙560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浙审豆2009003)。表现熟期中等、鲜荚产量高、耐肥抗倒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各地春季种植。

1 选育经过

2002年秋以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中间材料D8149(台湾75×矮脚毛豆的 F6选系)为母本,浙江省主栽品种台湾7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当年杂交种子带海南加代。2003年在杭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种植F2群体,熟期、种皮色分离明显,选择不同成熟期和种皮色单株,当年秋繁加代。2004年春按株系种植,其中第21号株系田间表现结荚性较好、荚大,但种皮色仍然分离,继续选择单株,入选单株共8个,当年秋繁,其中3个黄皮、白花品系田间表现已趋稳定,收获后继续海南加代。2005年春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表现稳定、无进一步分离,并较父、母本品种增产明显。2006年选择其中1个优良品系继续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表现丰产性好。2007-2008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并同时进行生产性示范试验。

2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菜用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共25份,以台湾75和本院选育的中间材料D8149为对照,小区面积13.3 m2,经测产,浙鲜豆6号鲜荚产量7.74 t·hm2,较对照台湾75(父本)增产30%,较D8149(母本)增产22.8%。2006年新品系比较试验,小区面积13.3 m2,重复3次,实收10 m2测产,该品种平均产量 12.645 t·hm-2,较对照台湾 75增产6.9%。2007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据8个试点的统计结果,平均鲜荚产量10.583 t·hm-2,较对照引豆 9701(CK1)增产 19.8%(表1),达极显著水平,较对照台湾75(CK2)增产13.1%,达显著水平。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 8.445 t·hm-2,较对照引豆 9701(CK1)增产26.9%,达显著水平,较对照台湾75(CK2)增产5.0%,未达显著水平。2009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0.712 t·hm-2,较对照台湾75增产15.3%,同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进行生产性示范试验,面积为0.333 hm2,平均鲜荚产量6.312 t·hm-2,较对照台湾75增产10.8%,表现较好。

表1 浙鲜豆6号在浙江省区试中的产量表现

3 特征特性

3.1 形态特征

浙鲜豆6号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中等,为35~40 cm,主茎节数9~10个,分枝数3~4个,分枝性好。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叶色较浅,白花,灰毛。青荚淡绿色,荚镰刀型。结荚性好,一般单株荚数25~30个,2粒荚长5.5 cm左右,宽1.3 cm左右,每荚粒数2粒左右,百荚鲜重240~260 g,百粒鲜重65~70 g。成熟籽粒圆形、黄皮、脐无色、百粒重30~32 g。

3.2 生育期

在浙江省3月下旬到4月中旬正常春播,一般6月底可采鲜荚,全生育期约85 d,属中熟菜用大豆品种。若播种后采用地膜覆盖,采收期可提前3~5 d,可以作为单季晚稻的前作。

3.3 品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监督测试中心 (杭州)2年分析结果,该品种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6%,可溶性总糖含量3.5%,品尝结果口感鲜脆、甜,是毛豆采青食用理想品种;干籽粒蛋白质含量43.2%,脂肪含量20.3%,也可以作为豆制品加工原料。

3.4 抗逆性

据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鉴定,浙鲜豆6号接种大豆花叶病毒 SC3、SC7株系,病情指数分别45和39,都表现中感。该品种株高中等、主茎粗壮,较耐肥抗倒,适合在肥水较好的田块种植。

4 栽培技术

4.1 适期抢晴播种

浙江全省范围正常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此时雨水较多,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宜选择晴天及时播种,播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4.2 合理密植

浙鲜豆6号株高中等,种植密度以19.5万~22.5万株·hm-2为宜。具体种植方式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2 m,穴播,行距×穴距为40 cm×20~25 cm,播种量约75~90 kg·hm-2,3叶期后定苗,每穴2株。

4.3 科学施肥

浙鲜豆6号抗倒性较好,生产上应以基肥为主,兼顾中后期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追肥。一般可用0.4~0.5 t·hm-2复合肥作基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酌情追施尿素,开花结荚期是菜用大豆肥水高峰期,根据植株的长势不同,可追施尿素75~90 kg·hm-2,必要时追施叶面肥,促进鼓粒饱荚。

4.4 适时采收

全株上下各部分80% 以上豆荚鼓粒充分,但未退绿转黄之际是采收适期,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不利于高产、优质。采收时间在早晨较好,可以当天销售,能保证毛豆食味品质。

4.5 种子生产

浙鲜豆6号的种子采用北方繁种或本地秋繁。试种表明该品种适宜在北纬40°附近或以南地区种植,这一带也是较为理想的繁种基地。本地秋繁建议在7月上旬播种,并加强肥水管理,过晚播种将使产量明显降低。

猜你喜欢

菜用品系浙江省
《初心》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蔬菜新品种“长寿菜”热销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湖北省白肋烟新品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