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政局混乱依旧经济不至于二次探底

2010-09-10张季风

新广角 2010年9期
关键词:直人鸠山参院

张季风

日本首相更迭频仍,十年九相,即便是完成“改朝换代”伟业的鸠山一郎也依然没能摆脱“短命”怪圈。2010年6月4日副首相营直人临危受命,继任首相。然而在7月11日的参院选举中,菅直人领导下的民主党惨败,内阁支持率陡然下降。执政联盟失去了在参议院议席过半数的地位,这意味着新政权今后的执政道路不会平坦。况且9月14日还将进行民主党代表选举,万一菅直人落选,还将更换首相。即便菅能够留任,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日本政局正在进入—段混乱的非常时期,这无疑会对刚刚复苏的日本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日本是法治国家,一旦确定下的政策很难更改,特别是经济已经很成熟,市场因素发挥主导作用,政局的动荡对经济的影响有限,经济缓慢复苏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新政权执政之路布满荆棘

2009年9月民主党执政以来,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执政经验等各种原因,出现了许多问题与矛盾。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政治资金问题。时任首相鸠山一郎与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这两个民主党的“重镇”都在政治资金上出现问题,鸠山秘书被起诉,小泽秘书被逮捕,社会舆论沸沸扬扬,导致民主党形象一落千丈。

屋漏又逢连阴雨,政治资金问题一波未平,又发生民主党在美军基地普天间机场的搬迁问题上的重大失利,这对鸠山内阁又是致命一击。2006年自民党政府与美国达成协议,把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的普天间机场迁至该县名护市边野古地区。2009年众议院选举期间,鸠山承诺,把机场迁至冲绳县外乃至国外,获得大部分冲绳民众和盟友社民党的热烈欢迎。民主党执政后,多次与美国协商,提出各种搬迁方案,未料美国始终坚持原有立场,无奈之下,鸠山不得不违背承诺,与美发表联合声明,基本同意原有搬迁方案。此举引发冲绳民众强烈批评,导致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也成为鸠山下台的导火索。

民主党真可谓命途多舛,上台伊始就屡屡受挫,接连遭遇“政治资金门”和“美军基地门”,再加上长期萧条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逐渐失去众多选民的信任。菅直人上台后仓促迎战参院选举,由于其不熟谙竞选技巧,更糟糕的是在竞选前这样关键的时刻提出提高消费税这一得罪选民的“忌语”,结果导致民主党和执政联盟失利。由于执政联盟在参院的议席不够半数,可能再次出现“扭曲国会”局面,但与上次“扭曲国会”相比,角色发生置换,昔日在参院备受挤兑的自民党将联合其他在野党在参院向民主党频频发难。要想避免“扭曲国会”重现,民主党就必须设法联合其他在野党组成新的执政联盟,但此举也并非易事。

从对外关系来看,鸠山执政时期曾重提构筑东亚共同体,同时试图建立对等的日美关系,在军事基地的搬迁问题上也奋力一搏,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估计菅直人将吸取前车之鉴,不会与美国较劲,加之朝鲜半岛局势的恶化,只能与美国走得更近。考虑到美国人的感受,日本可能不再高调重提构建东亚共同体,但对亚洲仍然会比较重视。菅首相在《日韩合并条约》签订100年前夕的8月10日就过去殖民统治问题正式向韩国道歉,而且在8月12日再次宣布任内不会参拜靖国神社,这些言论体现出菅首相的坦诚精神和重视亚洲的态势。

与外交相比,菅直人将优先着眼内政,尤其是经济议程。鸠山内阁执政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削减财政赤字、调整经济结构、地方政府自主权等主要问题上都鲜有进展,没能很好履行去年大选时的承诺。在财政问题上,民主党当初以夺取政权为第一考量的“补贴型”财政已捉襟见肘。“普天间事件”除了宣告鸠山内阁的外交政策破产外,更深化了日本国民“民主党政权缺乏执政能力”的印象。而这和该党施政纲领改革力度过大,大幅侵害了日本官僚集团的利益有关。外界不禁猜测,菅内阁和鸠山内阁一样将遭遇到官僚的消极对抗。

菅直人推出了“强大的经济,强健的财政,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即通过发展社会保障、医疗保健、观光、环境等行业来增加就业、稳定国民生活,从而增加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而发展这些行业必须有大量的财政投入。

但是,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20%,国际社会公认的国家债务安全线是占GDP不超过60%,而日本国家债务已经超过安全线的160个百分点——欧元危机以来,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堪称倒数第一的赤字财政问题,已引发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与焦虑,财政重建实属当务之急。值得注意的是,营直人作为前财务相,在增税问题上一向持现实立场,在参院选战时,曾经提到要提高消费税,成为民主党参院选举失败的原因之一。

从历史看,消费税的导入以及税率上涨都招致了民意的强烈反对。最早导人消费税的大平内阁在1979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被打败。1989年4月,竹下登内阁将消费税提高到3%。虽然竹下登因其后曝光的利库路特事件而下台,但继任的宇野宗佑内阁在同年7月的参院选中遭到历史性惨败。1997年,桥本龙太郎将消费税提高到5%,导致次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隆败,桥本被迫辞去首相职务。今后,无沦谁掌权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是否提高消费税的严峻考验。

日本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金融海啸爆发后,日本经济受到比震源地美国和欧洲更严重的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自由落体式的急剧下滑。2008财政年度实际GDP增长率为-3.7%,成为日本战后以来,髓的衰退。但是,在外需扩大和财政投资政策以及景气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日本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同年6月在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宣布“触底”,此后实现了低水平的V字型复苏。具体来看,2009年第二季度换算为年率的实际GDP增长率为6.9%,第三季度为04%,第四季度为4.6%,2010年第一季度为5.0%,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正增长。2009年度实际GDP增长率为-2.0%,远远好于此前的-2.6%的政府预测值。估计2010年为3.0%的较高增长,2011年度为2.1%的正增长(见图)。尽管日本经济摆脱了最严峻的困境,明显回暖,但尚未恢复到2008年经济水平。到2010年,实际GDP、个人消费、设备投资、企业收益、出口和工矿业生产指数仅恢复到2008年的9成。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恐怕要到2012年。虽然日本经济出现了一些亮点,但依然面临着通缩和失业等压力。最近受美国股市下挫的影响,日本股市也出现震荡,特别是日元明显升值,不确定性增强。不过,如果世界经济不发生大的动荡,日本经济将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日本经济按照如下路径缓慢复苏:世界经济回暖(特别是中国复苏势头较强)-国内出口企业率先恢复-出口增加-生产增加-失业率下降-绿色补贴政策-消费增加-实现经济复苏。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促使这次日本经济的复苏有三个最主要的动力:其_是超宽松货币政

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其二是中国经济的拉动;第三,经济周期的作用。鉴于上述三大动力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预示着日本经济缓慢复苏的基本方向不会逆转。

1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政府与央行不会轻易采取退出措施

虽然经历了长期萧条,但日本经济实力犹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对其金融体系和社会结构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并未遭受实质胜损失。国家可利用财力仍然很大,这是其实施大规模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基础。在世界经济尚未稳定复苏的情况下,日本不会轻易实施退出措施。也就是说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长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有所收紧,但将视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定。

2中国经济将继续拉动日本经济复苏

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对象国。对华贸易和对华出口分别占日本外贸总额和出口总额的20.5%和18.9%,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直接拉动日本经济复苏。据测算,2004年以来,对华出口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高达30%左右。从世界经济来看,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疲软可能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估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9%,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扩大自日进口。日本对华出口的扩大将继续弥补对欧美出口的减少,中国将在外需方面支撑日本经济的复苏。

3日本经济进入新的高涨期

2010年6月日本政府初步断定,到2009年3月经济达到谷底,这意味着历经14个月的“雷曼萧条”已告结束,日本经济开始进入战后第15次景气循环的高涨期。从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一些亮点,如出口有所增加、工矿业生产指数回升、库存减少、企业效益迅速好转等等,既是政策刺激和外需扩大的结果,也是进入新的景气周期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说,如果外需环境不发生剧烈震荡,在高涨周期的作用下,经济将持续缓慢回升。

4民主党的经济政策日臻完善

菅直人新内阁成立后,使前首相鸠山一郧和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的政治与金钱丑闻得以淡化,最近民主党支持率略有回升。尽管此次参院选举,民主党和执政联盟的议席没有过半数,但仍有可能通过与其他政党的联合,使国会运转顺畅化。目前的政局尽管还有很多变数,混乱依旧,但不会影响民主党执政,总体来看比民主党上台前夕两党争斗的激烈局面好得多。

民主党新政权上台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政策理念以“重视民生”为基础,与过去自民党只重视供给方面、只重视大企业利益的“经济增长主义”理念相比,前进了一步。但是民主党经济政策以增发各种补贴为特征,民众迎合性过强,过于理想化,特别是缺乏强大的财政支撑,可能许多措施都难以实现,而且还缺乏长期战略设想。经过10个多月的执政实践,民主党也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在2010年6月18日内阁通过的《新经济增长战略》中明确了中长期增长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年平均名义GDP增长率为3%、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为2%以上的正增长。还提出,到2020年,要在环境、健康、亚洲合作和旅游等四个领域创造出超过123万亿日元的需求,并且创造499万个就业机会,将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具体提出通过实施21项国家战略项目,来实现新经济增长目标。诚然,上述指标的实现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毕竟设定了明确的目标。

日本经济面临的难题堆积如山,但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中长期的,还有些是超长期的,不同难题对短期日本经济走势的影响强度都有所不同。从近期看,有经济复苏问题、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通缩、失业、消费低迷、股市低迷、日元升值、设备投资下降等问题;从中长期看,有政府债务问题、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危机等问题;从长期、超长期看,有少子老龄化等问题。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短期内虽然也存在一定风险,但基本趋势向好,即使发生恶化,也不足以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其他,如政府债务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属于中长期或超长期问题,对短期的经济走势影响不大。

猜你喜欢

直人鸠山参院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巴西参议院“最后审判”罗塞夫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