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部世博官方电影是如何诞生的

2010-09-10何流

中国报道 2010年4期
关键词:城市之光亚平世博

本刊记者 何流

城市并非自然的产物,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的结果。

在《城市之光》里,对于“城市”这个主题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古代的城市,现代的都市,发达的,欠发达的,都在整个剧组的视野之内。

很难定义周亚平究竟是个导演还是个诗人。从他的履历来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助理、副总编辑,《江南》、《徽州》、《徽商》、《望长安》、《南京城》等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总导演,CCTV“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诗会的策划及导演,他应该是一个导演。

但点开他名为“壹周诗歌”的博客,左边栏赫然写着“壹周,本名周亚平,中国语言诗派核心诗人”。博文中的26首诗歌、14篇杂谈、6篇文论和2篇小说完全与纪录片无关。这样来看,他又是一个诗人。

虽然周亚平谨慎地将工作与爱好分开,但导演和诗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独特气质,却贯穿他的每部作品,直到正在制作中的《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上海世博会唯一授权拍摄的官方影片。

“官方电影”这个戳

这是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首次诞生官方电影的概念,问及缘由,周亚平说还得从奥运会官方电影说起。“奥运会一直有官方电影的传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电影就是由新影厂做的,而且反响很好。这边一结束,上海世博会就开始了。世博会没有完整的官方电影的纪录,因此很多历史影像资料都缺失了,于是上海世博局就决定做一个世博官方电影。”

在新影厂主楼336房间,刚出机房、一天都没顾得上吃饭的周亚平在记者对面坐定,虽然熬了几个晚上,但他的脸上并没有倦容。黑色皮衣,配一条蓝色格子围巾,说话文绉绉的,周亚平的气质很符合一个抒情诗人的形象。

“作为一个专门做纪录片的机构,新影在世界上可能都是凤毛麟角,它一直记录着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我相信世博局在选择时,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盖上了“官方电影”这个戳,自然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权威性和独家性,周亚平也坦言,“记录世博会的渠道现在很多,如果在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希望能给官方电影。”然而,在获得独家授权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受到官方意志的某种介入和规定呢?

对此周亚平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记者,《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由上海世博局和中央新影联合出品,因此也是由两者共同策划创作完成。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影片的总导演,他常常要在世博会主办方、创作团队及各种专家之间做一个平衡。“我自信还有这样的融通能力。处理的办法肯定会有妥协,但是妥协并不意味着没有特色和特点。官方电影只是一个提法,我想官方的立场和民间的立场都是人本的立场,对有益于艺术创新的内容,包括故事和情感,我认为双方都不会予以排斥。”

不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上海世博局第一看重的还是官方电影的历史史料价值。“这一点他们是反复强调的,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官方电影保存影像资料传世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这样的高度,最初拍摄的一些人物和故事的篇幅不得不压缩。长期的制作经验让周亚平对于官方电影的立意非常了解,“我把这样的影片叫做‘定制片’,太具象的东西会降低影片的信息量,让影片变单薄。”

注意: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退热药连续服用不能超过7天;未经医师指导,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同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在外滩拍摄《上海传奇》的贾樟柯、旗袍老太太汪薇玉、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人马可和记录上海城市变迁的徐氏父子,都是他们的拍摄对象。“这样一部官方电影,从业内的角度来讲,往往跳脱不了所谓‘宏大叙事’的窠臼。但我一直在把他们往回拉,我一直说不要假大空,要好看、好听。这些个案虽然不能展开太多,但可以以点带面。”

献给世博会的歌

其实《城市之光》原名为《上海,2010》上部,计划今年4月上映;下部记录世博会的举办过程,计划于世博会举办一周年时上映。“为了表现每举办一次世博会,都将人类文明的成果汇聚并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我们特别设计了上部79分钟,下部80分钟,加起来正好159分钟,呼应世博会159年的历史。”

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剧组发现上部的拍摄实际上在2010年前就已经结束,叫《上海,2010》似乎不太合适。于是在与上海世博局的协商下,最后对外统一称为官方电影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城市之光》片长80分钟,第二部《上海,2010》延长到了159分钟。从这一调整也可以看出世博会主办方对保存世博会影像资料的重视。

4月21日,《城市之光》将在上海首映,之后,剧组希望影片能在央视、各大城市院线以及世博园区内继续播出或放映。一路人马在进行《城市之光》的后期剪辑,另一路人马已经开始了第二部的拍摄。

周亚平告诉记者,两部影片的拍摄是胶片和高清同时进行,仅第一部《城市之光》的拍摄素材就有400分钟的胶片和4000分钟的高清。“除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影片之外,这些素材都是有史料价值的。”

在他看来,现在的世博会更像一个大party,“世博历时159年,时间不长,但它最初的交易功能已经丧失,成为遗产了。互联网让地球变小,同时又让心灵变远,人类需要热闹,所以仍要集合。世博会已经从之前的交易场所变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不仅是文明的盛会,更是心灵的盛会。”

“这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本身就暗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城市发展带来了污染、交通、人口等诸多问题让生活不美好了,所以全世界要来一起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城市病。”周亚平认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针对‘城市生活’的探讨。”

城市并非自然的产物,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的结果。在《城市之光》里,对于“城市”这个主题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古代的城市,现代的都市,发达的,欠发达的,都在整个剧组的视野之内。

摄制组近至苏州、北京、拉萨,远至科隆、哥本哈根、卡萨布兰卡。在从欧洲向摩洛哥转机时,正遇上暴风雪,剧组的成员睡在机场的地板上,等了20多个小时。好不容易到达卡萨布兰卡后,结果7件行李只到了1件,剧组不得不惊动了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借来摄像机、电池等设备完成了7天的拍摄。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所有行李才全部到齐,期间,有的成员没有换洗衣服,有的则没有了牙膏牙刷。

工作虽然辛苦,但周亚平庆幸自己有一个勤奋又有经验的团队。执行导演罗凌曾获得多项纪录片大奖,女性编导朱晶、邓蕾激情四溢,编导之一的邓蕾则是央视《百姓故事》的栏目主编,总摄影费小平虽然已是“新影的腕儿”,依然提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爬下。

周亚平更是亲自操刀,写作影片的解说词。“这次的解说词是诗化的,散文式的,用概括性的哲理性语言弥补画面信息量的不足。”当问及这样的安排是否与自己对诗歌的爱好有关,他笑着说,“我是把对上海、对世博、对诗歌的热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结合起来了。我把今年都献给世博了,今年的四大诗会我也定调为‘献给世博会的歌’。”

寻觅上海气质

在《城市之光》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上海女人的左眼是上海的“上”,右眼是上海的“海”。“没有贬义,只是说明了以前很多上海人的眼界和心态,但是今天,上海的城和人都是国际化的。”周亚平告诉记者,随着拍摄的深入,大家对上海这个城市的认知与体悟也在慢慢加深。

费小平在他的拍摄手记中写道:“上海的‘气质’是什么?在哪里?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寻觅、判断和定格,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发现和摄取。有名家说,上海有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的确,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大都市,中西合璧、新旧交融是上海独特的魅力。为突出新旧文化和谐相处,我们特意选择了将年轻人时尚流行的街舞放在轮渡码头和石库门的环境中展现。”

没有一个上海人,整个剧组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观察着上海。在南京出生,在上海读研究生,在北京等地工作,周亚平自认为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认识上海来说,恰到好处。“熟悉但又有距离,不至于麻木。”

无论是“氤氲的上海、华丽的上海”,还是“怀旧的上海、新旧更迭的上海”,每个人对上海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周亚平还是在反复的沟通中,使整个团队的创作观念达成了统一。毕竟,写诗和拍电影是两个工种。“诗歌是个人的劳动,电影则是集体的创作。集体创作中需要整合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只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然会感到痛苦。”然而,周亚平并不认为,集体劳动和官方背景会泯灭一部影片的风格,“集体劳动也要创造个人化的风格,这是一个好作品的基本前提。”

就在《城市之光》上映前一个月,周亚平导演的纪录片《南京城》在央视播出,有评论称《南京城》为“荡气回肠的诗人纪录片”。清明诗会、官方电影和《南京城》占用了他几乎全部的时间,他仿佛突然意识到地对记者说,“这么看来我很辛苦啊!”

由于南奔北走,他隔了十天才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在最新的一篇博文中,他自我剖析道,“我做纪录片,由于不认为是个好玩的事儿,所以自我输送了理论依据,即纪录片能够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我把历史文化看作遗产,把诗歌、世博也看作遗产。理论上打通了,我才能做事。”

猜你喜欢

城市之光亚平世博
谭广超 作品
王亚平讲述出舱:“伸手摘星”的梦想实现了!(上)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智慧城市之光
Effect of blade shape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vortex structure of vortex pumps *
孔亚平和她的三个梦
Vanke’s Empire
方盒子——太原城市之光
南海随笔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