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玫瑰,又见玫瑰

2010-09-08薛谷香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学长银行业彩虹

又见玫瑰,又见玫瑰

我想,每个好人的人生轨迹中都会有这样的故事:既真诚得令人感动,又幼稚得令人汗颜。

比如:邻家女孩穷其暑假打工的收入,在花市买了一束七彩缤纷的“彩虹玫瑰”,未等花儿凋谢,只是在加水之际,七彩顿时浑浊成黑色,七色花瓣立刻“彩虹”不再,连白玫瑰的本色也不复存在。

又比如,公元2006年10月,在中国工商银行成功IPO之时,我们编辑部曾发动八方工行同仁,用笔,用照相机来记载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工行创造了历史上诸多的第一,全世界都在为我们喝彩。彼时我们心中充满诗意:既然钟情于玫瑰,就要勇敢地付出真诚。既然已是全球化3.0时代,就要勇于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的战略投资者,接受金发碧眼中的优秀人才,接受他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共同迎接产品服务创新和员工薪酬福利提高的崭新岁月。

印有上述内容的刊物连油墨味还没有消失,我便收到一位学长的短信:“我鄙视你!”随即又在邮件里陈述了其鄙视我的理由,从切·格瓦拉的名言“一个人如果三十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谈起,主题直奔关于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关于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转型难题与开拓新兴市场的困境,关于两种或多种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改造与同化等等,最后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波谲云诡:“在你们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初的笑脸相迎兴高采烈之后,也要最终接受它的翻脸无情。”

我可以不喜欢学长的言论,但不可以不重视个中的理性。此后我一直未敢再对中国银行业IPO事件掀起纸上的纵横捭阖运动。

但作为工行一员,我依旧耿耿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大潮,我想即便我是泡沫,也不可以对所依枕的大海无所认知吧?然而,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耗资之巨、历时之久、所系之大,诚为“背水一战”,并未预留失败的空间。那么,此战如何求得全胜?

光阴荏苒,全球金融危机先后将我们的金发碧眼偶像——掀翻。彼邦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大鳄不时向我们传递破产、骗局、沦为阶下囚的信息。彼时耳畔响起了田震的《铿锵玫瑰》:“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所幸IPO之后的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均是资本雄厚、账面清爽,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制度框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未遭受重创,反而在宽松货币政策中积极有为。

今年盛夏,在国际资本市场弱势局面中,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农业银行的成功上市。作为一家姓“农”的银行,既然也从政府的襁褓中下地,开始了他们的资本市场之旅。我们还从昔日工行同仁、今日农行副行长潘功胜先生那里听到了他们的庄重承诺:将在未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还是拭目以待:他们“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任务当如何处理?他们没有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是引入事关民生的中国社保基金作为其战略投资者,这样一种国企与国企之间的文化叠加会带来什么样的管理创新?

答案总会有的。

假如商业银行依旧钟情于IPO这朵玫瑰,则应该在付出的真诚里注入更多的理性和技术,如学习更多的关于土壤、气象和肥料的知识,等等。

求真,看似只是做事的底线,其实却是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学长银行业彩虹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白鹭起舞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致新学妹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
学长启导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上应用与实践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