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期与定植期对高菜留种的影响

2010-09-07胡爱民何朝霞邓庆虎廖和平

长江蔬菜 2010年24期
关键词:软腐病播种期株数

胡爱民 ,何朝霞 ,邓庆虎 ,廖和平

(1.江西省峡江县金江乡农业服务中心,331405;2.江西省峡江县农业局经作站)

高菜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包心叶芥菜,冬栽春收。为了解不同播种与定植期对高菜留种的影响,2005年10月至翌年5月,在高菜留种基地福民乡小枥村委刘家边村胡伟华家,开展了不同播种期与定植期对高菜留种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三池赤缩缅高菜,日本原种。

1.2 试验处理

试验设3个不同播种期与定植期,处理1为9月25日播种育苗、10月20日定植;处理2为10月5日播种育苗、11月5日定植;处理3为10月15日播种、11月15日定植。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9个处理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 m2,宽1.75 m(含畦沟宽),长17.64 m(含畦沟长),栽3行,行株距50 cm×45 cm,栽110株。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1 m以上宽保护行。各处理间除不同播种期与定植期外,其他栽培条件相同。

1.3 试验方法

①4月9日高菜拔节抽薹期,对小区全部植株进行病毒病和软腐病调查。②5月26日采种前,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每点取2株,每小区取5个点共10株样品,测量单株有效分枝数、荚果数、种子产量。③分小区采种、脱粒、晾晒,6月3日对小区种子产量进行实际称产,折算出每667 m2种子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病毒病发生与为害情况

从表1可知,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以处理1最重,病株率9.78%、病情指数5.24;处理2,3的发病与危害基本接近,病株率分别为4.83%,5.14%,病情指数分别为2.12,2.32。这是由于处理1生长前期遇10~11月的菜蚜发生高峰期,而处理2、处理3在11月的苗架小,菜蚜发生相对轻。

2.2 不同处理下软腐病发生与为害情况

表1 病毒病发生与为害情况调查表

从表2可知,软腐病的发生与为害以处理1最重,病株率9.69%,病情指数5.99;其次是处理2,病株率6.96%,病情指数3.78;处理3最轻,病株率6.06%,病情指数2.73。这是由于处理1生长前期遇10月下旬至11月的相对较高气温,生长快,提前于12月上中旬进入对温度敏感的包心期,12月下旬至翌年1月遇低温冰冻天气,遭受冻害、产生伤口,为软腐病的侵入提供了条件。而处理2,3在翌年1月上中旬才开始进入包心期,对温度不是很敏感,具有较强的抗寒耐寒能力。

2.3 不同处理下种子产量

从表3可知,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以处理2最高,折合667 m2为 34.87 kg,处理 1,3基本相近,折合667 m2分别为32.30,31.91 kg,而单株种子产量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2>处理3。这是由于虽然处理1单株有效分枝(尤其是2、3级分枝)数及荚果数多,但软腐病、病毒病发生为害重,出现死苗缺蔸,单位面积采种有效株数少,因而样品单株种子产量高但折合667 m2产量低。而处理2虽然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荚果数略低于处理1,但病害发生轻,采种株数多于处理1,故产量高于处理1。处理3软腐病、病毒病发生为害轻于处理1、2,单位面积采种有效株数多于处理1、2,但单株有效分枝(尤其是2级、3级分枝)数与荚果数少于处理1、2,故产量低。

3 小结

综上所述,结合多年实践,福民乡高菜留种以10月5~10日播种育苗、11月5~10日定植为宜,既能安全越冬,又能有效控制病毒病与软腐病发生为害,单位面积采种株数多、单株有效分枝多、种子产量高。过早播种与定植,一是生长前期遇蚜虫、菜螟发生高峰期,有利病毒病侵入蔓延;二是易遇冬季低温冰冻天气遭受冻害,为软腐病的侵入蔓延提供条件,从而增加病害防治难度,造成采种有效株数少,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低。过迟播种与定植,生长前期气温低、生长慢、苗架小,虽然能安全越冬,病毒病、软腐病发生轻,采种有效株数多,但单株有效分枝(尤其是2级、3级分枝)数少,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也不高。

表2 软腐病发生与为害情况调查表

表3 种子产量调查表

猜你喜欢

软腐病播种期株数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巧解“植树问题”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的影响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