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建设为保证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访辽中县县委书记张东阳

2010-09-06于占颖李胜基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4期
关键词:示范县人选县委

文/本刊记者 于占颖 李胜基

以党的建设为保证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访辽中县县委书记张东阳

文/本刊记者 于占颖 李胜基

近年来,辽中县委坚持三级书记抓党建,把党建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做到经济发展、党建先行,社会稳定、党建保障,发展动力、党建提供,致富群众、党建引路,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2004年到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1.8亿元增至185亿元,年递增29%;地方财政收入由1.2亿元增至10.65亿元,年递增54.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1亿元增至6.37亿元,年递增41.8%;2009年,全省县域综合实力排名列第九位。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辽中县县委书记张东阳。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几年来,县委坚持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特别强调“党建是第一生命”,请您谈一谈县委提出“党建是第一生命”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东阳答(以下简称“答”):我县2003年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及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由于过去土地股份制承包、企业转制等工作操作不够规范,大量矛盾集中爆发。那时的辽中县是出了名的信访多发区,县乡党政领导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解决信访问题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委经过深入分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2004年以来,我们围绕发展抓党建,围绕稳定抓党建,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问:请您谈一谈抓好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我们坚持从制度入手,突出抓实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首先,广开渠道选干部。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干部选任制度,对各单位党政正职,县委研究规则、制定条件,由全委会初始提名。通过个人演讲、公开竞聘,由全委会根据竞聘者演讲和连续三年考核情况差额确定考核人选,然后经全委会票决。对副职岗位实行“五推三考”多元化提名。一是从后备干部队伍中择优提名人选;二是岗位空缺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提名人选;三是分管岗位空缺单位的县级领导干部以及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提名人选;四是岗位空缺单位干部自荐以及群众联名举荐提名人选;五是对专业性较强、县内缺少合格人选的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确定提名人选。在“五推”的基础上,由县委组织部进行能力考评、政绩考核和重点考查,保证了“让多数人选人,选多数人认可的人”。其次,以绩取人用干部。坚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深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结合各单位性质分类设项,突出刚性指标,“春定秋不变,年底比高低”,用综合评价看班子、定干部,对业绩突出的予以重用,对排名靠后的及时予以调整,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发达地区、先进单位出干部,落后地区、后进单位有动力”的局面。再次,任前审计管干部。我们采取干部先免职,安排临时性工作或到党校学习,然后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再根据审计结果和考核情况决定干部任用的办法,创新实施了干部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五年来依据审计结果降免职8人,9人受到党政纪处分,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现在,干部越是要离任时对自己要求越严格。2008年,我县干部选任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满意率100%,在全省100个区县(市)中名列第一。

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那么,县委是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三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

答: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核心在“头羊”。我们实施了“三年强基”工程,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提升和创新。一是围绕建设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实施“强龙筑基”工程。打破地域、行业、身份限制,扩大选人视野,拓宽村党组织书记来源。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选拔”以及党委下派等多种方式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能人型”村书记,把有经济头脑、能带头致富的人才选为村党组织书记,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我们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21名村党组织书记,打破了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解决了一些村选不出、选不好、选不准村“官”的难题。同时,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惩挂钩、与提拔任用挂钩,使靠前者有激励,居中者有动力,落后者有压力。先后提拔2名业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任乡镇领导干部,选拔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任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对三年考核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给予办理养老保险。现在村党组织书记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工作有奔头,激发出村党组织书记的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从2008年开始,开展“十百千”帮扶活动,我们由15名县级领导、50名县管正职领导干部定点包扶65个相对后进村,千名党员干部实名制帮千户,采取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治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的办法,抓班子,促发展,扶贫帮困。建立党群共富责任区,通过“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深入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活动,我县8133名农民党员上岗,身体状况允许的党员全部上岗。农民党员由“无职”变“有责”,由“无位”变“有为”。全面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在全县形成县有大厅、乡有中心、村有服务点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作为代理事项,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围绕凝心聚智,实施“党内关怀”工程。建立党员集体政治生日制度,健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采取节假日定期救助和重大困难救助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困难党员的贫困原因,分类实施帮扶,一方面用于特困党员、大病党员的救助,另一方面用于对困难党员的扶助,对有致富项目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党员户进行无息贷款或贴息贷款,按照补助急需者、救助贫困者、扶持创业者、关心老年者的总体思路,分类完善帮扶措施。使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问:县委通过凝心聚力抓党建,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通过抓实党建工作,全县涌现出一批“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潘作良式好党员、好干部。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了不想犯错误、不能犯错误、不愿犯错误、不敢犯错误的局面,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在去年全市开展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考核评比中,我们县位居第一。我县的近海经济区仅两年多时间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沈阳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创造了当年规划审批、当年运行受益的“辽中速度”,如今,“敢为人先、勇于超越,只争朝夕、高效成事,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辽中精神已经形成。几年来,辽中县还先后获得全国六家之一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国家科普惠农兴乡示范县”、“国家农业出口示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绿色小康县”、“国家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问:请您展望一下辽中未来的发展愿景。

答:经过几年的创新与实践,近海经济积蓄的势能开始释放,尤其是由内陆农业大县到近海经济先导区、到东北内陆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再到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的三次历史性的“华丽转身”。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基地、三个产业集群”,以“腹地港城”、“工业副城”、“北方水城”为支撑,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国家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出口加工基地、装备制造及其配套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培育铸锻加工、环保、食品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最终把辽中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黄金枢纽城市、沟通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两大经济板块的钻石节点城市。

记者:谢谢张书记接受采访。

book=139,ebook=139

猜你喜欢

示范县人选县委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第五批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名单公布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组成人选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没人选它当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