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港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优劣势条件及对策选择

2010-09-05蒋满元

创新 2010年6期
关键词:集散中心贵港市贵港

蒋满元

(广西财经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广西 南宁 5 3 0 0 0 3)

贵港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优劣势条件及对策选择

蒋满元

(广西财经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广西 南宁 5 3 0 0 0 3)

在贵港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过程既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港口优势、航道优越和物流服务体系优势,但同时又有着产业基础薄弱、幅地经济支撑能力不强、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城市的影响度不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瓶颈”问题依然严峻等方面的劣势。因此,现阶段采取切实优化港口发展的软硬件条件、各级财政想方设法增加对临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创新的理念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及以科学的规划引导临港工业产业布局等方面措施也就有了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产业布局;西江黄金水道

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的几何中心,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贵港港作为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和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近年来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不仅开辟了至黄浦北方港集装箱内贸航线、开辟了至香港深圳的水陆集装箱定期航班、开辟了至广州港水上直通巴士以及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常年货运航线,初步形成了“水铁、水公、水水联运”的通江达海快捷高效的集疏运新格局,而且也进一步奠定了贵港作为广西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地位。尽管如此,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贵港在形成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过程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条件并进而采取应有的对策措施对贵港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贵港内河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贵港港口下辖贵港港区、桂平港区和平南港区,经过“九五”、“十五”以来的建设①特别是近年实施的“港口强市”战略更是对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贵港不仅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且港口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港口物流发展迅猛。

(一)物流集疏体系基本形成,但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业务有待加强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贵港市的物流体系已基本形成。突出表现在:不仅中远、中国外运、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燃料公司、顺德大江码头有限公司、成都天枢快运公司、佛山迅安达货运服务公司、昆明顺益物流公司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进驻贵港港开发物流,已基本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水泥、煤炭、钢材物流中心,而且贵港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现还初步形成了包括装卸、运输、货运代理在内的完整的服务体系①目前贵港市拥有17家船代、货代服务企业。。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贵港市目前主要还是利用自身的港口优势来发挥物流中转作用,本地物流企业不仅未能做强做大,且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上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企业和实力企业;此外,流通加工、配送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和更高级的衍生港口功能的缺失也严重制约了港口物流的上挡次发展。

(二)港口吞吐能力增长迅速,但相关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贵港港现有码头泊位171个,其中2000吨级泊位3个,1000吨级泊位12个,500吨级泊位156个,全港年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和8万标准箱,随着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工程和桂平航运枢纽3000吨级二线船闸相继建成投产,现阶段的贵港已基本实现了双向通航2000吨级船舶和从贵港直航粤港澳的通航能力。“十五”时期,贵港港迅猛发展,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4%。据统计,2007年贵港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2507万吨,占广西内河港口吞吐总量的66.7%,跻身于全国内河10强港口;2008年贵港港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达3112.09万吨,占广西内河港口吞吐总量4676万吨的66.5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0标准箱,达50395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00.38%(见表1)。

表1 2001~2008年贵港港吞吐量

贵港港不仅拥有的泊位较多,而且自2006年引进实力雄厚、拥有先进港口管理和物流经管经验的印尼爱凯尔公司后②2006年该公司投入资金10亿多元扩建和改造罗泊湾作业区和猫儿山作业区二、三期工程,2009年4月份完工后,便使贵港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万箱,件杂货吞吐能力达到180万吨,并实现港口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预计到2010年,贵港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和25万标准箱。,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集装箱的实际吞吐量大约为5万箱左右,与20万箱的吞吐能力相差较远,贵港港口现阶段尚需下大力气提高港口设施的利用率。

(三)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但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促进港口集疏运功能的充分发挥,早在2000年,贵港市港航管理部门即投入资金60多万元改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信息发布大厅,购置一批电脑等设备并自行开发出了航运信息系统和货源信息系统,建成珠江水系首家水路货运信息中心——贵港市航运信息服务中心。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后,每天利用计算机管理网络在信息屏幕滚动播放货类、流向、流量、码头情况、船舶动态、最新参考运价、气象、水位、政策等信息,并免费向货主、船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进一步促进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贵港市港航管理部门在建立航运信息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目前又正在着手建立贵港港航网站并开展建立完善的港航信息平台工作,进一步提升港口竞争力。尽管如此,由于投入和技术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贵港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仍处于一般的信息发布与信息咨询的层面上,离物流信息的深度加工处理及综合利用尚有较大距离。总体上看,现阶段港口的港航信息平台,港航GPS系统,贵港市与珠江三角洲、云贵州、广西各地的公路、铁路、航运物流合作平台、相关市场行情信息平台的建设水平还须进一步提高。

二、贵港内河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分析

(一)贵港发展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优势

贵港发展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港口优势。贵港市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地处广西区内南宁、北海、柳州、梧州等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作为集水、公、铁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贵港境内不仅有铁路干线复线黎湛铁路贯穿全市,有公路209国道、324国道、南(宁)广(州)高速公路等在市内交汇,而且西江航运干线郁江由西向东横穿全市,水路至广州630公里、深圳740公里、香港754公里,还是大西南东下粤港澳和粤港澳西进云贵川的水运便捷通道;水陆位置十分优越。

其次,航道条件优越,发展物流集散中心的条件得天独厚。贵港境内有郁江、浔江、黔江三大江河,三级航道达363公里,航道常年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左右即可直达粤港澳,是西南出海的“黄金水道”。近年来,随着投资5.54亿元建设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工程的完成,贵梧航道常年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贵港港完全有条件成为大西南物流快速运输干线①事实上,贵港港现已成为大西南物流快速运输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贵港不仅航运条件佳、拥有的航线多②目前已开辟有至黄浦北方港集装箱内贸航线、贵港至香港深圳的水陆集装箱定期航班、贵港港至广州南沙港西江水上直通巴士、贵港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常年货运航线以及贵港至昆明铁路集装箱快运班列。,而且全市还拥有跨省水运企业80多家、港澳航运企业10家,货运船舶2100多艘,运力142.3万载重吨,占了广西内河船舶总量的56.9%。由于贵港至广州水路运价仅为每吨公里0.05元,而铁路运价为水路的2.5倍,公路运价为水路的近6倍,因此贵港港的进一步发展潜力巨大。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目前西南地区煤炭的进港量即达每年500万吨以上,非金属矿石已达200万吨。考虑到广东现阶段每年需求煤炭总量达9200万吨,除了海运外,对西南煤炭的需求量约为每年800万吨,显然,贵港港的航运市场前景广阔。

最后,贵港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也为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的贵港不仅已有中远、中国外运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而且还拥有17家船代、货代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包括装卸、运输、货运代理在内的完整的服务体系。

(二)贵港发展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劣势

现阶段贵港发展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劣势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基础薄弱,幅地经济支撑能力不强。当前,贵港市的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够快。虽然“十五”期间,贵港市的工业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工业化程度依然不高。截至2006年,贵港市工业占GDP的比重只有29.54%,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46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76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7%。不仅如此,贵港市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还缺乏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虽然目前的贵港市已确定了五大重点发展产业,但是人们看到在这些产业当中不仅缺乏大型的能够带来产业集群效应的龙头企业,而且产业链普遍较短③例如,水泥行业只是完成初级加工;电力行业缺乏大型企业,而且其产业链也比较短;制糖业虽然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如从研发、加工、设计和营销等综合能力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其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相对单薄,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营销控制能力还不强,还未能起到资产连接作用和集群凝聚作用,与发达地区先进产业相比,其深度和国际化程度也不够;在冶金、食品、化工、医药等其他行业中,生产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发育程度低,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与相关服务业横向扩张远远不够,竞争关系大于协作关系,空间集聚还没有形成初级水平的产业集群。。除了自身的产业基础欠佳外,港口的服务幅地西南地区的产业基础也欠牢实。所有这些均不利于港口经济的发展和集散中心的形成。

其次,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与城市的影响度不高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现代物流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许多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才能构建起现代区域物流中心。过去贵港市并没有刻意引进物流管理人才,基本是顺其自然的发展,物流人才比较缺乏,高级物流人才更是短缺。近年来,贵港虽已重视了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引进④例如,在引进印尼爱凯来公司的同时,还引进了该公司的部分高级港口经营、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然而由于贵港本身的经济条件和城市影响力问题,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引进效果仍欠理想。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瓶颈”问题依然严峻。这方面的问题又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的“瓶颈”问题日显严峻。贵港航运枢纽船闸设计的年通过能力为1200万吨,但2008年实际通过的货物量达1614.8万吨,船闸超负荷运行情况明显。考虑到贵港航运枢纽的上游地区,产业聚集明显⑤如贵港本地就有华润、台泥在枢纽上游,而仅台泥(贵港)有限公司一家企业2009年即有新增货物700万吨通过了该闸。,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加上南宁、百色等地的货物,预计2010年船闸的年通过量将超过2500万吨,此后还以年均5~10%的幅度增长。显然,随着船闸上游航道通航条件的改善和沿江经济的发展,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已成为西江航运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第二,长洲水利枢纽一线、二线船闸的“瓶颈”问题也不容忽视。长洲水利枢纽1号、2号船闸分别于2007年3月、5月建成通航,单向年通过能力4020万吨。然而,自开闸运行至2007年年底,过闸货运量即已超过设计通过能力⑥仅贵港2008年的货物吞吐量就达3112万吨,而随着2009年年产900万吨的台泥(贵港)有限公司的投产以及华润再投资20亿元在桂平、平南共建水泥生产线6条,年增生产能力1200万吨,届时需经水路运往粤港澳地区的水泥将增加1500万吨,到贵港中转的货物正逐年增加。;而预计2010年,贵港水泥产量将达到3500万吨,水泥产品90%经水路运往珠三角及东南亚国家,届时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如果再加上百色、南宁、来宾、柳州等市经水路转运到粤港澳的货物,总计将超过6000万吨。显然,原有的长洲水利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航道运力增加的要求。第三,进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目前的港区公路中,除了中转港作业区、贵港华润码头进港公路为二级公路、罗泊湾作业区正在建设进港一级公路外,其他作业区与码头的进港公路均为四级以下的公路。另外,由于港口骨干企业负担重,以至于用于改造、扩建扩大再生产的财力不足,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自我改造及发展,结果迄今为止,不仅规模大的码头不多、中小码头设备陈旧简陋、机械化作业程度低、集疏运能力不强,而且相当部分码头企业的环保设施设备滞后,造成了对城区和周边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

最后,航道管理方面各自为政也不利于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由于目前的“西江黄金水道”在广西境内即涉及到了贵港及梧州几个行政区域,而恰恰由于现阶段的行政区划与行政权力的分割又使得在航道规划与航运事业发展方面各自的行为取向又有较大的差异,以至于整个西江航道的建设与发展无形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显然,现阶段也就急需成立应该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西江航运干线通航管理机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统一指挥、协调、管理西江航运干线船舶通航有关事务,理顺管理体制,确保西江航运干线“黄金水道”大动脉的畅通,把西江黄金水道打造成一条真正的“水上高速公路”。

三、贵港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形成:对策选择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的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加快转移等重大机遇,为贵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考虑到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对贵港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目前贵港已制定出了自己的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计划,考虑到贵港在形成自身的物流集散中心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因而,现阶段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克服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有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切实优化港口发展的软硬件条件

近年来,贵港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改善外来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贵港市鼓励投资兴办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十五”期间,贵港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74个,合同投资额352.3亿元,实际利用外来资金87.9亿元,年均增长92.81%。2008年,新引进合同项目111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00.1亿元,增长24.1%;因而这一点无形中也为内河港口物流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事实也的确如此。近年来,贵港加大了交通、城建、供电供水、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此外,“十五”期间,贵港还建成了新世纪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和改造了中山北路、金港大道等20多条总长度26公里的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面积已由2001年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2%,城市人口由28万增加到35万,已成为具有浓郁南国特色的园林港口城市。2007年,贵港市跻身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名第149位,在广西排第4名。

(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内河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与发展

首先,各级财政要想方设法增加对临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搭建工业良好发展的平台,从而为港口经济的发展创造出良好条件。其次是想方设法从各级财政争取资金扶持主导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实现相关的港口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最后是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对港口项目和工业项目特别是贵港市主导产业的重点工业项目,除国家和自治区明确规定收取费用外,不再另设收费项目,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按最低下限收取或免收,以便为港口经济和全市经济的发展营造出一个更宽松和更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实践中还可进一步硬化财政的预算约束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财政在内河港口建设中的投入和有效地促进内河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创新的理念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实践中首先要建立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强化“首位”意识,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要务之要,重中之重”。要切实发挥财政力量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手段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各地商会、协会、招商机构的作用,创新、完善好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大力实施社会化、多元化招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全面形成强大的招商攻势。要广泛进行宣传,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贵港、推介贵港、提高贵港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氛围。此外,我们还要强化信用意识,对承诺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要坚决兑现;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已经结识的企业老板、商界朋友的联系与沟通,并广泛结交新朋友,广开招商引资门路,夯实招商引资人脉关系,织牢招商引资网络。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制定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诚信发布招商信息,建立真实诚信的招商网站,并通过制度规范诚信招商行为;同时,要继续完善招商机制,强化专业招商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实效。

(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为此,实践中我们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细化措施,明确职责,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政务环境。切实加强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行联合审批会签制,并强化项目服务跟踪督查,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要树立企业发展至上的观念,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各项公开制度,努力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在财政税收等相关工作领域,要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清理行政执法依据,重点解决好职能交叉的问题。全面落实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检查次数过多,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的发生。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是市场能办的事,坚决还权于市场;凡是能下放的管理权限,要尽可能地下放。杜绝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决禁止吃拿卡要等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努力解决好执法不公问题。

(五)以科学的规划引导临港工业产业布局

在支持港口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借助于财政的力量来科学地规划引导临港工业及产业布局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依据贵港的实际情况,首先可构建起西江水泥建材工业带。借助西江航运这一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和贵港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举全市之力维护好华润平南、华润贵港和台泥公司的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力争2010年水泥产能达到3200万吨以上,陶瓷基地初具规模并进而将贵港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水泥和陶瓷建材基地。其次是构建起二级公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带。具体则是依靠南梧二级公路这条面向珠三角和东盟的运输大动脉,大力发展服装、纺织、电子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带,引导和壮大木乐服装基地,花大力气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吸引更多的电子制品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贵港特色产业带。再次是构建起生态制糖和造纸工业园区。目前,要充分利用好贵港国家生态(制糖)工业园这块牌子,要深入了解国家生态工业园的功能定位和优惠政策,科学规划国家生态工业园的范围、规模及布局,灵活掌握项目的选择及落户,督促贵糖抓紧实施原来国家生态工业园规划的项目,拉长制糖、造纸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想方设法为落园的项目和企业争取国家及自治区的资金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打造名符其实的贵港国家生态(制糖)工业园。最后是把江南工业园构建成为羽绒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制造、电子制品工业园。

(六)通过对主要物流企业及物流产品的支持来促进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

在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的作用方面,直接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港口设施的建设是一种直接了当的方法,不过,相当多的情况下,通过对主要物流企业及大规模物流产品的支持也照样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及效果。贵港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目前主要是以广西贵港爱凯尔港务有限公司为龙头,该企业是近年来贵港市实施“港口带动”战略,整合港口资源,整顿港口秩序,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港口管理经验和航运、物流经营经验的物流企业,该公司投资7亿多元改造贵港中心港区作业区,扩建贵港中转港和罗泊湾二、三期项目,实现港口功能性调整,按照该公司发展战略,预计2011年,散杂货吞吐能力将达到1350万吨(其中煤炭吞吐能力800万吨、集装箱20万标箱),成为全国内河10强港口和西南地区区域性物流基地。此外,目前在建的爱凯尔(广西)煤炭交易市场,为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现已基本建成年进口煤炭50万吨,锰、铅锌、镍、石膏等矿产品3万吨的交易市场,主要经营煤炭、锡矿、锰矿、铅锌矿、镍矿、锑矿的进出口贸易及国内批发业务。同样,近年来在建的良种猪精配送冷链配置建设项目、贵港市生产资料物流中心、贵港市农家店日用品连锁配送中心项目、贵港市中大农副产品(果菜)综合批发市场、贵港市农副食品批发市场、贵港市桂东南禽畜批发市场等项目也为贵港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王长琼.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荣朝和.交通运输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庞隆昌.广西发展论坛文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5]樊丽明,李齐云.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君安]

Formation of Guigang Inland River Port Collecting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ng Cent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untermeasure Choice

JIANG Man-yuan

inland river port collecting;logistics distributing center;industry layout;Xi River aurum waterway.

book=53,ebook=115

F127.67

A

1673-8616(2010)06-0053-05

2010-06-08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8BJY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Abstrct:In view of its forming process that Guigang inland river port collecting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ng center not only has favorable location superiority,traffic superiority,port superiority,channel superiority and logistics service system superiority,but also has its inferior positions including industry instability,width land economy support ability unstrung,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ck,city’s effect not high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o taking some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soft hardware condition of port development,increas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industrial park,inviting business and attracting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innovative idea,building high quality efficient in government and guiding industry layout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planning.Those all hav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st.

猜你喜欢

集散中心贵港市贵港
广西贵港
墨韵书香
贵港港美图欣赏
《贵港市志》审查验收会召开
——广西第二轮市县志全面完成审验任务
农产品集散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包裹如山
贵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威海旅游集散中心导游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