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砟客运专线工务设备养修模式探索

2010-09-04王效堂

铁道建筑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务工区天窗

王效堂

(上海铁路局 合肥工务段,合肥 230011)

有砟客运专线工务设备养修模式探索

王效堂

(上海铁路局 合肥工务段,合肥 230011)

随着客运专线的开通,传统的养修手段和作业方法已不适应客运专线养修要求,探索养修新模式势在必行。从生产机构、检修方式、作业手段和装备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合宁和合武客运专线应用新维修模式的效果,探讨工务设备维修模式改进。

客运专线 工务设备 养修模式

0 引言

合宁铁路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工务段管辖长近 200 km,是我国首条时速 250 km的有砟客运专线。2008年 8月 1日开行动车组,使合肥至上海运行时间由原来的 8 h缩短至 3 h;合武线于 2009年 4月 1日开通,使城际间交往更加密切和便捷。但同时,有砟客运专线开行时速 200 km以上列车给线路养修带来了新问题,特别是白天动车开行期间,禁止人员上道,如何解决养修与运输之间的矛盾,始终保持设备的均衡良好状态,是工务维修面临的新课题。

1 客运专线工务设备养修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起步比较晚,故对客运专线的养修和管理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许多养护维修方式和作业手段仍沿袭普通线路传统的方法,如生产组织、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等基本未变,这种状况与客运专线养修的严格要求极为不适应。

1.1 生产布局不合理

工务段下设的线路车间和工区等生产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管理,且集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值班留守于一体,小而全的生产组织形式造成人员和劳力的浪费,机具和料具重复配置。

1.2 作业手段落后

1)无固定的大型养路机械配备,不能随时对不良地段进行养护;小型养路机具数量不足,工区之间经常相互借用,作业干扰时有发生。

2)工区管理区间过长,没有专门的轨道交通运输工具,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减少了有效作业时间,养护工时投入浪费严重。

3)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不足,影响作业质量。

1.3 检测设备不匹配

1)钢轨没有探伤车进行探伤,特别是没有配备结冰探伤专用的小型探伤仪。

2)没有 CPⅢ检测小车,对线路设备的变化,不能随时掌握,不能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线型。

3)手推式轨道检查仪还存在很多缺陷,如不能检查道岔,曲线正矢的检测数据不够准确。

4)桥梁无检测车。

1.4 技术装备落后

1)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电话和传真,办公网络化只达到车间,工区还没有实现局域网互联,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资源共享。

2)工务段与车间、车间与工区的视频电话系统未建立,因交通不便各种生产会议不能及时召开,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1.5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客运专线车间配备的工班长整体知识结构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作业人员对客运专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管理人员对高速铁路的养修理念还没有根本的认识,面对新的设备无所适从。很多管理人员还停留在普通线路的管理水平上,还在用传统作业方法和养修经验维修客运专线。

2 工务设备养修模式改进措施

为适应时速 250 km有砟轨道客运专线运营要求,做好线桥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列车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运行,探索新的养修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1 调整生产机构设置

2.1.1 生产机构

针对客运专线养修管理存在的问题,改变现有模式,实行线桥合一的维修生产组织。成立长安集线桥车间,负责合宁、合武客运专线的线路、桥梁、隧道、路基等工务设备养护、巡检、维修等工作。设管理人员 9人,其中车间主任 1人、支部书记 1人、副主任 3人、工程技术人员 3人、安全员兼计工员 1人。下设全椒、巢北、长安集、六安、金寨、墩义堂 6个工务综合维修工区及检查监控工区,主要承担管内设备的养修、巡检和值班留守等日常工作,并负责紧急补修、应急处理等临时性工作;在全椒、黄庵、巢北、肥东、南分路、独山、金寨、天堂寨、墩义堂 9个 CTC控制的无人站,每站设工务值检人员 2人,实行 1.5班制,值检人员受综合维修工区管理。

2.1.2 人员配备及结构调整

①人员配备: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积极推行集中修、机械修,线桥生产人员按照换算每公里由 0.70减到 0.44人配置(详见表 1)。②人员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段成立客专技术管理中心,设专人管理;车间、工区增设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现场较为了解、熟悉各种检查设备使用的,便于检查数据的分析和掌握。

2.2 实行检修分开

为了更好地适应客专线路养护维修的需要,保证高速列车开行安全,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起来,发挥最大的优势,线桥设备维修实行检养分开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实行综合维修、施工作业和巡检作业 2种天窗(时段)模式,逢周六、周日作业天窗(时段)照常进行。所有影响客运专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类作业、检查以及人员上道均必须纳入天窗(时段)。

1)综合维修、施工天窗。列车运行图预留“V”型天窗,天窗时间安排在夜间,时长 240 min。站区安排150~180m in垂直天窗,综合维修、施工天窗均纳入该时段进行。其中凡施工作业后需慢行的均要纳入月度施工天窗。

2)巡检作业时段:利用列车运行空隙时间(固定作业时间,在巡检时段内不行车),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不影响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类基础数据检测、收集等工作,巡检时段原则上安排昼间 15:00~18:00时间段内上行、下行各 90m in。

2.3 改变养修方式

以机械化取代人工作业。客专设备维修以大机为主,小机群为辅,实施机械修、集中修和专业修(钢轨修理、道岔曲线整治、大机综养配合)、应急抢修布点合理、检养修分开,综合维修和大机综合养护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日常保养和临时补修采用小机群作业,全面提高设备质量和维修管理水平。

2.4 更新现有装备

1)检测手段:线路质量检查监控以动态检查为主(动检车、轨检车、晃车仪、添乘仪等),静态检查为辅。

2)作业手段:配备大型捣固车、稳定车、配砟整形车、钢轨、道岔打磨车、钢轨切割机、钢轨钻孔机、内燃捣固棒、夜间照明设备等应急机具。

3)交通工具:轨道车 6组(建议配备工务作业车),全椒、巢北、长安集、六安、金寨、墩义堂各放 1组。轨道车的平板上放 2个 4.0 m的集装箱,存放常用机具,利用综合施工、维修天窗进行施工作业。

4)防护手段:车载式对讲机、对讲机、GSM-R手持机(只能作为一级通讯工具,不作为防护用品)、防护旗、各种防护标牌、作业标志。

5)信息传递:办公网络化、无纸化,微机配备到工区,并与段局域网互联,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

2.5 新维修模式效果

1)生产组织效率得到了提高。利用夜间天窗进行养修作业,不但保证了昼间运输的畅通,充分发挥客专线的运输效能,也保证了养修作业有足够的时间。由于是联合作业,避免了因为配合问题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使作业质量特别是结合部的作业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夜间作业的方法的探索和对照明体系的研究,逐步确立了各项单项夜间作业的标准,作业质量有了逐步的提高。

2)线路质量明显提高。车载式晃车仪Ⅲ级报警点基本消灭,偶尔出现 1~2处。人体添乘感觉不良情况处所明显减少。便携式添乘仪Ⅲ级偏差逐月减少10%左右。

3)人员思想上得到了转变。推行新的体制以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各个专业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全体职工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4)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改善。基本实现了生产、生活一体化。综合食堂、宿舍、办公区都配备了先进的设施,基本保证了职工能有一个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作业队伍的稳定。

表1 长安集线桥车间人员配备及管辖范围

3 结语

该方案自 2009年 4月 1日实施以来,客运专线的线路质量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列车运行安全。为实现“一流的设备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职工素质”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铁路高速化建设发展步伐正在加快,此种养修模式的应用,为建立更加完整的管理体系提供借鉴,为今后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积累了经验。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5]140号 新建时速200~250 km/h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2007]44号 既有线提速200~250 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上海铁路局.上铁运发[2009]61号 上海铁路局合宁、合武客运专线施工、维修管理规定(暂行)[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U216.2

B

1003-1995(2010)02-0121-03

2009-10-20;

2009-11-30

王效堂(1972— ),男,安徽淮南人,工程师。

(责任审编 王 红)

猜你喜欢

工务工区天窗
关于地铁工务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LKJ电务类、工务类数据结合部问题分析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