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箫笛的沉浮起落

2010-09-04余未人

当代贵州 2010年16期
关键词:玉屏郑氏雌雄

■ 文/余未人

玉屏箫笛的沉浮起落

■ 文/余未人

玉屏箫笛雌雄配对,雄粗而雌细。雄箫音色浑厚而有张力,雌箫音色圆润而隽永。雌雄合奏,既在音色上和谐有致,又在形式上有深刻寓意。这使得玉屏箫笛成为寄寓知音、爱情、友情的信物。这种独特的文化蕴含,也是玉屏箫笛得以传承兴旺的根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384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编号:Ⅷ—34

项目名称: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06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简介: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据记载,其中的平箫系明代永乐年间所创,玉笛则始创于清代雍正五年。

箫是民族乐器中最“冷艳”的品种之一,它舒缓雅致,含蓄静穆;20世纪初,在繁华已现的上海,箫笛已是江南丝竹中的主打乐器,玉屏箫在当时就走出贵州的崇山峻岭,漂洋过海,1913年在伦敦、1915年在旧金山为古老的中国赢得了荣誉。

贵州有竹林的地方甚多,而箫笛却只产于玉屏。为什么?据传,古时有道人云游到玉屏,并与当地一位姓郑的侗族才子结成莫逆之交,危难中得到郑氏的全心关照。道人善音律,他从山上采来竹子制成箫吹奏,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远游,临行前把做箫的技艺传给了这位郑姓朋友。自此,郑家就自制自销了“玉屏箫”。

玉屏箫的制作工艺特别讲究。一位郑师傅曾经向我详细描述过。他拿着一对古铜色的“龙凤箫”,一支箫上雕刻的龙虎虎生风,另一支箫上是姿态绰约的凤,古朴典雅。我的第一感觉,它不仅是乐器,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还得知,漫山的竹林并非都是箫笛的原材料,只有竹节长而均匀、竹壁厚薄相宜的小水竹能够入选。而本县飞凤山和太阳山生长的一种黑紫竹,才是最佳。但我发现,竹子是圆形的,而玉屏箫却大多是扁形,哪里有这样的扁竹?郑师傅说,这是在“制坯”时,将竹子用火烤了,用夹子将其夹扁的。这“夹”的手艺,原先一直是祖传秘不示人,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项绝技才被公开。箫笛音准的关键是“开叫口”,即在箫笛上打眼。然后还要经过“雕刻”和“打磨”,才是成品。

玉屏箫笛在其可考的几百年历史上,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也有过濒临灭绝的危难。我们穿透历史来审视玉屏箫笛的起落,能够得到深刻的启示。

郑氏箫笛在明万历年间便已走出山门。明清两代,玉屏箫笛都是上奉朝庭的贡品。皇家宫廷是最大的器乐音律展示地,玉屏箫以其绝佳的音质、雅致的造型,得到了皇室的垂青。“贡箫”的身份,自然提高了玉屏箫的品位。不过,玉屏箫的最大卖点还是在民间。除吹奏外,人们常以玉屏箫寄情托志。玉屏箫雌雄配对,雄粗而雌细。雄箫音色浑厚而有张力,雌箫音色圆润而隽永。雌雄合奏,既在音色上和谐有致,又在形式上有深刻寓意。这使得玉屏箫笛成为寄寓知音、爱情、友情的信物。这种独特的文化蕴含,也是玉屏箫笛得以传承兴旺的根基。

历史上的玉屏箫笛也有过萧条期。清咸丰年间,民生凋敝,贵州爆发了各民族大起义。郑氏传人因家道衰落,而被迫由纯音律爱好走向谋生,让箫笛制作走出家传的路子而扩展为作坊生产,挂牌销售。这是“因祸得福”之举——因其产品走俏,就必须向外招徒传艺吸纳人才,玉屏箫笛因而得到了大发展。这也给予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个启示。设想若没有经历这个阶段,平箫玉笛还是只走高端路线而深藏于象牙塔中,它绝不会有日后在民间的繁荣。

箫笛音准的关键是“开叫口”,即在箫笛上打眼。然后还要经过“雕刻”和“打磨”,才是成品。(杨 舰/摄)

抗战时期,日寇践踏我国国土,人们四处逃难,这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灾难。这时玉屏成为大后方的交通中转地,难民们大量涌入,特别需要精神的鼓舞和慰藉。玉笛既可以吹奏激昂的抗日救亡乐曲,平箫又能抒发人们思乡幽怨之情。老百姓是最朴素的经济学家。人们看准了这个契机,便涌现出一批玉屏箫笛的作坊。小小的玉屏县城,竟有箫笛店铺三十余家,从业者八十余人。玉屏箫笛生产就在这时逆势上扬。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玉屏箫笛更是有了一个空前的辉煌期,年产箫笛达到五十余万支。那时的文化氛围,为玉屏箫笛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人们经历了“文革”后,文化爱好大大复苏,就连一些高端会议的礼品,也列上了包装精美的平箫玉笛。接着,又是十多年的低谷。

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频频获奖,它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复兴期。纵观平箫玉笛的发展历史,每一次兴盛都有其自身特点,值得探究。

book=52,ebook=212

猜你喜欢

玉屏郑氏雌雄
免雌雄鉴别的省力高效蚕种生产新技术
杨启舆作品
江南传统家训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郑氏规范》中的家庭伦理及其影响
郑氏富贵黄金屋
黄菠萝雌雄植株间形态特性差异研究
玉屏“桃花源”记
玉屏县召开2016年下半年老干部座谈会
雌雄时代
玉屏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