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间与永恒—谈摄影艺术与死亡文化的关系

2010-09-02于晓楠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死亡摄影

于晓楠

【摘要】摄影艺术与死亡文化之间表面看来关系不大,但究其内在却有着深层的联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照片本身与死亡之间存在的同质性;其次,作为物质的照片本身,其物理介质的消亡以及照片内在的指涉物所蕴含的死亡隐喻。同时,也试图通过简短的论述,分析出作为生活视觉化的摄影艺术内部所蕴含的关于死亡的观念。

【关键词】瞬间;永恒;摄影;死亡

古埃及宗教宣扬以生抗死,在他们看来,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因此,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与时间抗衡。因为死亡的产生无非是在与生命的较量之中,时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人为地把肉体外形保存下来就意味着从时间的长河中攫取生灵,使其永久留存,使其获得永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诞生的摄影艺术与死亡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此,不仅仅意味着照片本身与死亡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也暗含了作为摄影艺术的产物——照片,其物理介质的消亡,当然,从更深层的角度揭示了作为照片的指涉物内在蕴含的死亡隐喻。

一、时间的棺椁

古代的人们曾固执的认为,留住了瞬间便留住了永恒,于是当艺术逐渐孕育成型的时候,能够表现瞬间的造型艺术便显现出了其独有的魅力。很明显,艺术与文明同时都在演进,对于生与死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在不断深入。与此同时,造型艺术也一步一步地摆脱了这种制造魔力的功用(路易十四就没有让人把他的尸体涂香料保存,他仅仅让勒·布朗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但是,征服时间自古以来都是人类难以抑制的奢望,文明的进步只不过是把这种要求升华为合乎情理的想象甚至是幻想罢了。我们不再相信被描绘对象与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着本体论上的同一性,但是,我们承认后者帮助我们回忆前者,因而精神永不磨灭。

二、死亡造影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外界的刺激是引发情绪反应的基本原因之一。这一学派经过实验研究后提出:“刺激——情绪反应”和“环境——情绪行为”的基本公式。有的行为学派心理学家把刺激与本能结合起来研究,认为刺激唤醒了本能,诱发了本能。①

如果某一外部环境,导致对生命的某种特殊作用(愉悦生命或伤害生命)主体看到外部情境的特殊征兆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一现象也被心理学家称为:条件性情感反应。情感是古往今来一切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如果某种事物不能燃起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就会如同过眼云烟,在记忆中稍纵即逝。同样,只有能够激发观众审美共鸣的作品才会使其驻足,使其兴致勃勃、记忆深刻。

任何一个生命主体都不愿死去,都有一种活的愿望,都有生之本能,他(她)一旦看到某种情境伤害了生命,那么这种情境以及它所包括的一切细节(局部特征)就会变成一种伤害信号,下一次主体一看到这种信号,就会产生恐惧感。这种信号属于条件性刺激。当这种信号关闭时,主体就会感到宽慰。比如观众在欣赏惊险片、恐怖片时,面对片中的“杀戮”或“死亡”,或是摄影作品中那些有关死亡的瞬间,其情绪反应同样遵循这一模式。再比如右侧的这幅照片。1951年1月27日,朝鲜阳吉的一处雪地中,赫然透出一双被捆绑的手和一个被呼吸融化的“雪洞”。雪下面是一具朝鲜平民的尸体。他被撤退的南韩军队开枪打伤并任其死在雪中。除了依稀的呼吸和挣扎的双手,静谧的白色,衬托出死一样的寂静,死亡在这一黑一白的对比中显得那样压抑。死神也在这耀眼的白色当中透出势不可挡的力量。他那微弱的生命已不足已对付哪怕是最轻柔的雪花了。照片表面的静寂实际上压抑了照片介质中一切生命力的印记,只不过证明了某种东西 “曾经存在”过的事实,作为一种证据,保存了其本来的样貌和意义。而在照片的指涉物内部,同样蕴含着死亡的讯息。

摄影艺术创作所经历的是一个以生活为源泉,以情感为动力,以思想为灵魂,运用摄影技术这一现代造型手段,艺术地表现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观察生活把握现实的复杂过程。

在摄影过程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捕捉死亡的场景,而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死亡的瞬间将变成为永恒。对于死亡的认识以及对于那一瞬间的捕捉,是表现死亡的基础。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前提。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活动是摄影艺术形象生成的中心环节。用摄影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死亡可以说是摄影艺术家在关照死亡的审美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当然,如果从更加宽泛的角度来讲,当摄影这一复杂的艺术活动发生的时候,无论被拍摄事物是否与死亡有关,此过程都将完成从瞬间向永恒的过渡。当画面定格的那一刻,一切便已然成为过去,时间停止,空间定格,此时此刻将成为再也无法重来的瞬间,而这一刻的消逝便意味着生命的流失。那极富禅意的静寂充满了整个画面,一切都是完整、静止、凝固、无声无息的,仿佛是对某种情怀的祭奠。

而大部分的古典文明都对死亡与疾病采取了一种宿命论的态度,认为生命的早期与生命的暮年都一样,没什么差别。他们认为,在人成长以前,大批大批地死去都是正常的。所以原始社会的人们对死亡的来临总是持有一种默然或者茫然的态度。更有甚者,他们还以为任何为拯救死者和减轻其痛苦所做的努力都是对神的规则的干预。这样一来,就显现出了原始人对于一切生命现象的愚昧无知。现代人的生死观不带丝毫宿命论色彩,而是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努力,即努力延长生命。

三、摄影本体与死亡隐喻

从广义的摄影艺术角度上来讲,客观的留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首要特点,而这一具有艺术特性的瞬间形成之时,便是此时此刻消逝的时候,一切都将在这部摄影作品形成之时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在这记录时光流逝,生命消失的作品面前,我们仿佛读懂了摄影本体与死亡之间的隐含喻意。

作为摄影艺术的“终端”——照片之中隐喻的死亡概念,并不单指摄影作品所揭示的死亡,或照片材质和媒介的朽坏,而是更多地指向了摄影本身所具有的与死亡的同质性,这实际上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来阐释摄影的客观现象所带来的死亡隐喻。照片的意义也恰恰就在于使自己的“瞬间”从有序但漠然的时间线中挣脱出来,从而逃避被“下一秒”所取代的宿命,以此来使自己有所皈依。

参考文献

[1]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第9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

猜你喜欢

死亡摄影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