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文笔下“彼得.潘综合症”的受害者

2010-09-02曾志辉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责任

曾志辉

【摘要】华盛顿·欧文笔下的瑞普·凡·温克尔以淳朴善良和惧内成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小说人物,常常博得读者的同情,对他的人生失败归咎于他的妻子。但是本文结合相关心理学上的病理特征对瑞普的心理进行分析,在这些性格特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逃避责任,拒绝长大的瑞普。

【关键词】瑞普·凡·温克尔;心理解读;逃避;责任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是美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 也是第一个为美国文学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家。《见闻札记》是欧文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他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都收集于此。其中最受读者喜爱的应属《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这两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瑞普·凡·温克尔》这篇小说,欧文才享誉欧洲大陆。小说以哈得逊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子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瑞普脾气温和,天性懒惰,不爱劳动,经常遭到妻子的责备数落。为逃避妻子的唠叨,他经常带着猎枪和狗到山中去打猎。一天,瑞普在山中遇到一群古怪的老人。贪杯的瑞普偷饮了古怪老人的酒后酣然入睡。等他一觉醒来回到村子时,却发现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比以前大了;老朋友都不见踪影;喜欢骂人的妻子已经过世,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睡觉前他还是乔治三世的臣民,现在竟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自由公民———原来他一睡就是20年。在这篇小说中,瑞普给广大读者的印象是淳朴,善良,并常常遭到他妻子的数落和责骂,让很多的读者对他的处境给予同情,认为在其妻“锋利的舌头下”,他是个受害者。似乎瑞普的堕落应该归咎于他那彪悍的妻子。但是细细品味这篇小说,通过分析瑞普的心理和行为,我们不难发现瑞普一直在逃避责任,逃避家庭的责任,逃避社会的责任,在逃避中表现出唯我主义的生活作风。究竟瑞普是怎样的一个人? 下面就从相关的心理学角度来探究一下瑞普的精神世界。

一、“彼得·潘综合症”的病症

通过对这篇小说主人公行为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瑞普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差别很大。虽然瑞普已经结婚成家,但是他仍旧贪玩,行事为人处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婚姻给瑞普带来了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压力,正常的人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和压力,努力让婚后的生活过的更好。但瑞普还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从来不想明天的事,不为未来做任何打算和计划,只是像小孩样的玩乐。既不承担养家糊口,照顾家人的责任,也不做一个体贴妻子的好丈夫和教育孩子的好父亲。关于瑞普这一行为特征,现代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把它称为“彼得·潘综合症”。 说起“彼得·潘综合症”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患“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往往会有以下的特征;(1)他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有孩子气。(2)他们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上还不能与之相适应。 (3)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像孩子,总是在逃避责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爱情和家庭。 (4)他们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孩童岁月而不肯成长,发展到了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5)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往往一生碌碌无为,容易在失落中为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以上所有的症状似乎和小说主人公瑞普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很是吻合。瑞普厌恶劳动,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娱乐消遣上。他很好相处,和什么人都能和的来。小说中提到,他在村子里所有的家庭主妇中很受欢迎,孩子们也喜欢和他一起玩,他的周围总围着一群孩子,就连村子里也没有哪条狗对他狂吠过。在“彼得·潘综合症”的病症中,瑞普表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是;逃避责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爱情、家庭以及社会。以下将结合瑞普的具体行为对其进行心理解读。

二、吊儿郎当,拒绝长大

在小说的开始,作者就交代的很清楚,“瑞普这个人除了自己的事情,无论哪个的事他都愿意干,如果要他在家里干点家务,料理料理自己的田地,他就觉得有些办不到了”①。这就说明瑞普像个小孩子一样贪玩,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当小孩子在外面玩耍时,他们常常帮助别人家干活,并把这种劳动视为一种很好玩的形式和一种乐趣。但要是正儿八斤地要他在家里干活,他们一般是很不愿意的。笔者的儿时小友常常帮助邻居干活,并且感到很快乐,而自己家的农活却从不愿意插手。因此,村里的主妇常常差遣瑞普为他们跑腿,干一些他们丈夫不愿意干的差事。为此,当瑞普在家里遭到他太太的责骂时,他们总认为瑞普是对的。因为村里的主妇们认为瑞普为人勤快好动,而瑞普太太责骂他时,主妇们总觉得瑞普很委屈,很无辜。瑞普时常表现出一个孩子行为活动,他无忧无虑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吃白面包和黄面包都行,只看哪一样最不用操心和费神,为此常常招来瑞普太太的一顿责骂。当受到瑞普太太责骂的时候,“他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耸耸肩,摇摇头,两眼看天”。最重要的特征是:瑞普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他却还和同村的小孩子们天天一块玩,有的小孩还爬到他的背上。这并不是说他很爱孩子,而是因为他本来在心里就是个孩子。瑞普没事整天带着他的狗到处转悠,时而打打猎,时而在村子的酒店门口听听别人闲谈,没事的时候在山间饱饱地睡上一觉,晚上就赶回来准备挨妻子一顿骂。在他从山中归来以后的日子,他宁愿跟他的晚辈交朋友,终日坐在旅店门口无事闲谈,听听外面的新闻。文中提到他现在终于可以不怕别人说闲话了,因为到了他这个年龄阶段,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有资格赋闲。可以看出瑞普很向往这样一种生活,不用做事,整天和小朋友玩玩乐乐。从他爱和晚辈的人玩耍来看,他的心理年龄还是一直比他的实际生理年龄要小的多。瑞普贪玩成性且一直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小孩世界里拒绝长大。

三、抛家弃子,逃避责任

在家庭中,瑞普首先是一个丈夫,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丈夫应该在地里干活,而妻子则在家里操持家务。在这篇短篇小说中,瑞普厌恶一切劳动,用作者的话说,“他宁可只有一个辨士而挨饿,不愿为一个英镑去工作”②。瑞普家的田地是最糟糕的,杂草丛生,篱笆倒塌,牲畜乱跑,家人仅靠一小块玉米和马铃薯地勉强生活。即便这样,懒惰的瑞普也不为所动,依旧无所事事、不事耕耘。厌恶农事的瑞普却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消遣娱乐上。比如,即使毫无所获,他也可以耐心地花一天时间在河边垂钓;为了到林子里打几只松鼠鸽子,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不辞辛苦。或是参加村中的闲人俱乐部,在树阴下闲谈纳凉,将所有的家务劳动都抛给妻子,自己悠闲自在地度过一天,做为一个丈夫,瑞普很少关心他的妻子。欧文把瑞普太太描写成一位凶悍的泼妇,瑞普的不爱劳动,好像大都归咎与他太太的责骂,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不想劳动。这让有些爱思考的读者多少有点不解。本文究其原由,其实都是瑞普本人造成的。他的太太当初嫁给他,至少在心里是有点喜欢他。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大都是家里包办的,而美国当时要开明的多,在农村一般是喜欢对方才愿意结婚。所以瑞普太太不是一嫁过来就成了悍妇,或者说她未嫁以先就是个专骂丈夫的悍妇。正是由于瑞普对家庭该有的责任,特别是作为丈夫该有的责任的逃避,让瑞普太太忍无可忍。对田里的活全然不管,对妻子也不关心,瑞普太太面对这样的丈夫,也只能感叹自己婚姻的不幸了。瑞普在对家庭责任的逃避中,还表现为作为一位父亲责任的逃避。他的儿子小瑞普长的和瑞普很像,不仅在外表上像,内在品性上也和瑞普很像。小瑞普整天四处晃荡,“他穿着一条他父亲丢掉不用的裤子,一只手费劲地拉着裤子,”③。从这可以看的出来,瑞普对自己的儿女疏与管教,漠不关心,使得他们衣衫褴褛如同没有人要的野孩子。更为好笑的是,瑞普却带着村里其他的孩子嬉戏玩耍却不管自己的孩子。作为父亲的瑞普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父亲的责任,终日贪玩偷懒,打猎闲逛,日子得过且过,完全把养家糊口,教育子女的责任抛到九宵云外去了。在小说的最后,瑞普睡醒后从山里回来,看到自己住的房子已经是断壁残垣,他急切地寻找他的妻儿,后来听说他的妻子“是跟一个新英格兰的小贩发脾气,血管破裂死的,这个消息里面至少含有一点安慰”④。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怎么表现出对家庭败落的难过,和对妻儿离散的愧疚,只想到从此他不用再被他太太骂了。在瑞普一睡二十年中,表面上看他似乎成功地逃脱了她妻子“锋利的舌头”。其实就是逃避了他妻子所代表的家庭责任。这和他以前逃避着一切责任,只顾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的唯我主义者是一至的。

四、遁入深山,与世隔绝

这篇短篇小说主人公瑞普最大的逃避就是他一觉睡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的睡眠中他借仙酒成功地逃离了现实社会,逃避了社会责任。在他睡觉前,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可就在他睡觉当中,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盛顿将军的领导下,殖民地民众经历了艰苦卓越的独立战争,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瑞普居住的那个小村子里,很多人都参加到这一场战争中来,比如,可能战死的村民布鲁姆·达契尔,还有后来成了国会议员的乡村教师凡·本麦尔。假如当时瑞普没有喝那么几杯酒,在现实生活中以他的品性大概也不会参加这一伟大的战争。因为小说中写道,“他的祖先在彼得·斯泰弗山特执政的骑士时代,以勇敢而出名,可他们的尚武精神几乎没有遗传给他”⑤。这足见他缺乏男子汉的气概,生性懦弱,也不会去承担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人说主人公瑞普是被动的饮那一醉二十年的酒,他逃避社会责任也就无从谈起了。但是瑞普从山中回来后看到酒店里挂的那幅华盛顿将军的画像,还认为是乔治国王的画像,所不同的只是国王的服饰和手中拿的东西罢了。以及在小说的结尾,他认为“共和国和帝国的变化在他没有多大的印象”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确对社会变革漠不关心,所以也就不想担负起什么社会责任了。小说作者欧文因此也就借能一睡二十年的酒助瑞普成功地逃避了社会责任,让瑞普二十年后回到村子里时,别人对他无可指责。因此,瑞普逃避现实社会,逃避社会责任在小说中也就表现出来了。

五、结语

瑞普这个人物一直以来以他好脾气,怕老婆的形象博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同情。然而当我们从文本出发,分析他的心理,再联系到相关的心理学的理论,一个完全不同的瑞普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心理的不成熟,逃避现实,逃避斗争,害怕担负任何责任,不愿接受任何纪律的约束,从而导致他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在这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中,欧文以丰富的想象力让瑞普借仙酒童话般地逃离了现实社会和应担的家庭责任。常常令众多读者遐想回味。但这篇小说给我们带来浪漫气息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瑞普吊儿郎当,虚度光阴的处世哲学感到叹息,对他逃避家庭责任,不顾不管妻儿感到痛惜,并对他自己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感到惋惜。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编.美国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2]杨路.华盛顿·欧文与瑞普·凡·温克尔[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3,(1)

[3]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第一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董秋敏. 《瑞普·凡·温克尔》的魅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5]肖峰. 长不大的老小孩[J].心理解析,40页

[6]莫莉莉.华盛顿·欧文创作源泉探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7]楼南星. 解密一个长不大的大男人[J].生活与健康

[8]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2678.htm

猜你喜欢

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三)
责任(一)
是谁的责任?
广东:责任清单规划党建工作蓝图
有责任的人,远胜于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