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企业战略

2010-08-24郑明高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融合企业发展

郑明高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44)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及发展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对于产业融合,学术界的论述因角度不同而提法各异。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全球第一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1997年6月27日至28日,在加州伯克莱分校召开“在数字技术与管制范式之间搭桥”会议,对产业融合与相关的管制政策进行了讨论。“哈佛论坛”和“伯克莱会议”的成功举办表明,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开始得到经济学界、管制机构和商界的真正关注。

从狭义的角度讲,产业融合就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出现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这一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从广义的角度讲,产业融合是一个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动态发展过程。它通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进而推进产业的变革与社会生产的发展。[1]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出现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20世纪70年代的通信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信、宇宙卫星的利用和普及)与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及迅速发展,推动了通信、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之间的相互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初见端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信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视、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可见,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与信息化进程中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密不可分,它是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

2000年1月10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和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信为一体的世界巨头,公司市值为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交易额达184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这一“天作之合”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拉开了产业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幕。

二、产业融合的动因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又有企业之间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范围经济的追求,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的外部措施等(如图1所示)。

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创新开发的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或产品,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或者改变了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或者丰富了原有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使不同产业之间具有了相似的技术基础与共同的技术平台,因而出现了技术融合现象。同时,原有技术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又能够产生新的技术,新的技术通过扩散及应用进一步推进技术融合。

不同产业根据技术融合的导向,调整原有业务,整合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技术融合相适应的新业务(产品或服务),从而使得不同产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业务融合。技术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给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产生市场融合(如图2[2]所示)。

重大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出现,最终促使产业融合现象产生。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产业融合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各个领域发生的技术创新,以及将各种创新技术进行整合的催化剂和黏合剂——通信与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业务融合是产业融合发生的过程和必要准备,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并不必然导致产业融合,只有在技术创新、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才能导致产业融合。

2.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图1 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作用图

图2 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的推进过程

企业之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利润及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懈追求,是产业融合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产业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3]不同产业中的企业为追求范围经济而进行多元化经营、多产品经营,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改变其成本结构,降低其生产成本,通过业务融合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顾客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实现市场融合,最终促使产业融合。

3.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

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加方便、快捷、高满意度且低成本的满足需求的方式,这种无止境的需求使得人们不断谋求创新发展。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扩散,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信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反过来,市场需求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产品的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市场空间,使产业融合在更大范围内出现。

4.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根据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一体化经营中使产业划分转化为产业融合,正在将传统的“国家生产”产品变为“公司生产”产品。可以说,跨国公司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5.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4]20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政府放松了对电信业的经济性管制,才使得电信业、有线电视业之间的产业边界模糊,导致了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但是,技术进步加上放松管制并不一定就导致融合。产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本产业内部而不是产业边界,产生了被学术界称为“死尸融合”的现象。

三、产业融合的形式

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建了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产业的融合和创新经过了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到市场融合的阶段,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这几个阶段前后相互衔接,也可能是同步相互促进的。从产业、产品和产业组织变动的角度分析,产业融合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融合的主要形式

1.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渗透型融合)

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三网融合(即计算机、通信和媒体的融合);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成为提升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

2.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互补型融合)

即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如图3所示)。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并且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

3.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重组型融合)

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通过重组型融合而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新型产品或服务。[5]

4.全新产业取代传统旧产业进行融合(替代型融合)

新产业和旧产业融合的不是“混合物”,而是“化合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最典型的可以说是电子商务。新产业逐步取代旧产业,指的是新融合的产业逐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如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业必将划归于光机电一体化的产业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产业融合的四个类型中,渗透型融合与替代型融合更偏向于“融”,而互补型融合与重组型融合则更偏向于“合”。不管是“融”还是“合”,都将对产业组织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

图3 三大产业的融合

四、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企业战略

产业融合趋势的增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一些企业纷纷采取并购或战略联盟等策略,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向相关产业渗透,以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多方面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一个价值链解构与分解再重新调整融合的过程,是新旧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混沌状态。新旧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以上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育成长为新的产业。企业家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旧经济融合发展是提升传统产业的必然选择,迫切需要从多方面推进产业融合,如运用技术创新、网络经济创新、制度创新、资本创新及人才创新等[6](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产业融合的企业战略创新体系

(1)要基于顾客需求前瞻性地促进融合发展。企业应该时时审察当前的各种技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更多的新产品,设想如何让顾客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低成本地满足需求,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组合。

(2)要运用技术创新促进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应成为新旧经济不同产业型企业的共同追求。要加快新科技的发明速度,加快科技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技术进步和效益增长速度,实现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3)要运用网络经济创新进行融合发展。网络经济是新经济的组成部分,在新产业价值链中,网络经济应该成为产业融合发展一种重要的营销渠道。传统产业创新与运用网络,二者结合能为产业融合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同时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4)要通过人才激励创新进行融合发展。当今高新技术传播、扩散、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其带来的效益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多家企业的采用、更新而转移、消失。新旧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人才激励创新,才会有更多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涌现,为企业推进产业融合服务。

2.企业战略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除了在战略思想与观念上要关注产业融合这一重要趋势外,企业在实践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更加注重合作。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风险共担及市场开拓,还可能在合作中看到产业发展的远景,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促进产业融合。

(2)充分组建、参与和利用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聚区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双重效应。更加重要的是集聚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了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或潜在的压力,有利于构成集聚区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3)在企业运作上采取集成经营。推进市场扩张需要寻求集成经营,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和整体分析,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集成。

(4)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企业的核心能力容易形成刚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则很不利于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进行有利的竞争。要保持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时刻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关注产业内其他企业技术创新可能给顾客满足需求时带来的影响,从而对企业技术及其组合进行调整,并吸收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实现核心能力的有效嫁接与成功转移。

在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政策措施配套、人才配置合理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高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模式促进下的产业融合影响并且驱动了企业战略创新和产业协同创新。基于信息化战略、产品战略、人才战略、制度战略和协同战略的企业战略创新,应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维联动的组织工具,依靠高新技术价值传导模式的技术工具、产业融合创新的平台工具、复合型人才和完善的制度措施,形成新产业价值链的企业战略创新体系,有力地提升企业的战略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2]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22-24.

[3]朱瑞霞.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信息产业为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21.

[4]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2007(4):10-11.

[5]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3(2):18.

[6]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3):25-26.

猜你喜欢

融合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