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表皮的情感化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7期
关键词:情感化表皮建筑师

马 雯

1 建筑表皮的概念

就建筑表皮而言,文丘里曾经说过:“设计从外到内,同时又从内到外,产生必要的对立有助于形成建筑。由于室内不同于室外,墙就成为建筑的主角。建筑产生于室内外功能和空间的交接之处……墙成为解决方案及其戏剧性效果的空间记录”。从这段话也不难看出我们在定义建筑表皮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掉它的这种基本物理性质即位于建筑内外的交界处。因此将建筑表皮理解为“交界面”是比较贴切的,它包括建筑外立面、屋顶、内部立面乃至门窗等建筑构件,是连接室内外空间的界面;建筑表皮同时具有物质性和抽象性,且能通过视觉传达情感信息,因此它兼具物质和精神两种基本属性。

2 建筑表皮设计的现状和情感化探讨的意义

建筑表皮是表达建筑风格,建筑意义的重要载体。正是建筑表皮,让建筑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性格,但是当代建筑表皮的现状却让人沮丧。

建筑师在跟风的同时,早已把建筑要表达的意义抛在了脑后,选择流行材料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几乎可以在各种建筑类型和场地上看到点式玻璃幕墙或者横向百叶窗的使用,过多的滥用和粗制滥造的模仿势必削弱建筑表皮所能表达和反映的地域、人文等信息。除了在立面上得到一些“流行”和“时髦”的印象之外,人们无法理解选择这样材料和建造方式之间的逻辑,更不可能获得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所能传达出来的由于理性和明晰给予人的情感愉悦和体验力量。除此之外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建筑被过多的以商业信息为主体的各种传媒装置所覆盖,这一切都在表明建筑表皮正处于混乱与失语的境地。由这些失语的建筑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正在被剥夺着情感和趣味,这促使人们觉醒,继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任何时期的建筑都应同时具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筑文化艺术这三个层次,需要以特定的方式和形态去解决这三个问题。因此建筑不能只停留在解决技术的问题之上,还应当深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领域,并与建筑以外的其他文化因素发生关联,如文学和艺术领域等。

3 建筑材料在表皮上的演绎

3.1 木材

首先,木材具有柔和的自然光泽,属于多孔性材料,表面有许多小的凹凸,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漫反射现象或吸收部分光线,光仿佛渗透进木材的表面,使它产生柔和的光泽,表现出温暖而亲切的性格。其次,木材具有吸收紫外线,反射红外线的功能,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又能反射红外线,带给人柔和细腻的触觉和视觉效应,在寒冷的冬季给人温暖的感觉。根据此特点,建筑师可以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色彩创造不同的视觉环境和心理感受。并且木材有很强的亲和力,属于可再生资源,这是其他材料不能企及的。总体上看,现在,建筑由于受工业化的影响与人类之间隔膜渐渐加深,人们都愿意亲近木材,能触摸它和欣赏它。由此,建筑师希望以木材为线索重新铸造人与建筑之间的亲密关系。

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家乡芬兰盛产木材,从他作品中经常看到条形木板的拼接,水平或垂直的,与整块木板相比,更具有造型的灵活性,可以拼成自由的波形面,这是阿尔托设计手法的一大特征。纽约博览会芬兰馆的波形墙反映了他使用木材的方式和功能因素。

3.2 砖石

砖石材料直接取自大自然,它柔和的颜色、略显粗糙的表面质感、不规则的图案肌理以及由这些所构成的建筑实体和艺术造型,形成了无法抵挡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它在创造亲切的居住环境时,作用更是明显。

在当今国际建筑界,对砖的热爱、对砖墙表面细部的追求,恐怕马里奥◦博塔要排在第一位。他认为砖是古典与现代气息兼具的材料,这一点正好被用来传达他热衷的建筑象征意义。在博塔的建筑中具有双层表皮,内层用混凝土承重,外层砖作为表皮起维护和装饰作用,为造型提供余地。他尝试着砖的不同砌法以形成精美的图案,在光的作用下,变幻着斑驳的阴影,柔化了墙体的厚重与坚硬,并且产生了丰富的表情,博塔的作品正如建筑评论家加布里埃尔◦卡佩拉托所言:“博塔的建筑集结了生活的情感,集结了感觉的记忆,集结了对未来的焦虑、希求和渴望。”可见传统建筑材料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并且愈加在情感化建筑表皮塑造中发挥潜力。

3.3 混凝土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材料,特殊的化学性能使其表现为:初期柔软而终期坚硬,具有既似石材又不是石材的美学价值。根据混凝土的流动—凝固—硬化的特征,混凝土表皮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纹理和质感,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混凝土作为表皮材料以一种质朴的形式展示富有力度的内在性格,作为一种沉默却有力的存在,烘托整个建筑的气氛。混凝土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的光滑、平整,对表面光洁度的追求既是对混凝土表面的光滑、精度和耐久性的技术挑战,也是对混凝土材质表现力的挑战,光洁的表面在光线的作用下形成轻盈、细腻的形象。

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美誉的安藤忠雄,对于混凝土的特质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创造用清水混凝土来构建情感化表皮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他眼里,混凝土既表达内在的日本,也表现外在的日本。多年来安藤忠雄一直在潜心于挖掘和发现混凝土这种现代建筑材料的表现潜质和朴素外表背后深层次的精神特质。在他的作品中,混凝土表皮呈现出不加修饰的“素面朝天”的意向——这就是安藤倾心的清水混凝土。但由于建筑师的精致处理,把原来本是厚重,表面粗糙的混凝土转化成了细腻、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有人形容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表皮,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特性。安藤把混凝土表现得如此细腻,会让人感受到混凝土“母性”的一面。

4 建筑表皮情感化的发展趋势

在建筑表皮内涵日益多元化的当代,情感化内涵无疑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建筑对人的意义之一,在经历了现代建筑所带来的非人性化环境后,人们更迫切要求找回曾经失落在建筑中的情感。这些情感既有非人性化建筑环境给人身心带来的疲惫,也有渐渐消失的记忆中的地域感,人们也更希望建筑与人能够对话和交流。

建筑表皮将走出过去那种一统的国际式局面,而走向一种多元共生的道路。在这里,建筑表皮必将以温情代替冷漠,以精致代替粗糙,以多元代替单一,将是融入高科技与高情感的载体;同时建筑表皮关照了大众的审美和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要求,又融入了建筑师个人的情感,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一个以情感为主要意义的整合体的建筑表皮时代即将到来。

[1] 刘先觉.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阿尔瓦◦阿尔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工建国,张 彤.国外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冯 路.表皮的历史视野[J].建筑师,2004(4):6.

[5] [英]乔弗莱◦司谷特.人文主义建筑学——情趣史的研究[M].张钦楠,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 张抗军.浅析现代建筑中的材料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论文,2006.

[7] 戴志中,胡 斌.木材与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 戴志中.砖石与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 [意]L◦本纳沃罗.西方现代建筑史[M].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 [德]托马斯◦史密特.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肖毅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情感化表皮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当建筑师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