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发展南昌市旅游业的探讨

2010-08-15冷碧霞

山西建筑 2010年30期
关键词:南昌市南昌旅游业

冷碧霞

具有“朝阳产业”美称的旅游业,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南昌市旅游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就南昌市旅游业的现状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南昌市旅游业的现状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故土、绿色家园、古色风情、特色魅力、金色田野,成就了南昌“雄州雾列、俊彩星驰”。1986年南昌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1 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南昌市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区域空间组合状况良好,中心城区以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边缘地区和腹地区以自然风光为主,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优势明显。

自然景观方面,南昌东有俗有小黄山之称的三清山和号称中国道教第一山的龙虎山;北有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南有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井冈山。

红色景观方面,“八一”南昌起义举世闻名,使得南昌荣获“英雄城”之美称。

古文化景观方面,民间的采茶戏、高跷舞等这种充满民族气息的传统习俗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常与欢乐的气氛存在。

可以说,南昌旅游是集红色游、自然风光绿色游和古色文化游为一体。

1.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发展基础强

据南昌市旅游局2000年底的统计,南昌市的104处旅游景点中,有70余处还处于自然状态,且旅游资源分为七大块,包括以八一起义为主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滕王阁景区、八大山人故居、中国古典音乐发祥地洪崖丹井、宗教版块、江南最大的沙漠——厚田沙漠、以象山森林公园为主的候鸟资源。

这表明南昌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品位较高,有着较广泛的开发前景。而且随着各景点的进一步开发和区位条件的改善,其旅游吸引力、开发潜力逐渐显现出来。

1.3 旅游资源现状受制约因素多

尽管南昌有着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强大的开放潜力,但从南昌市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2005年旅游收入比较中可以发现,南昌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无法形成很硬的旅游品牌来吸引旅游者,增加城市收入。

因此,要想使南昌市的旅游业有较快的发展,必须全面分析,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设计。

2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探讨

2.1 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

2.1.1 科学规划,综合开发旅游资源

以科学规划为保障,搞好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从省域范围内着眼,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论证,主要围绕红色旅游制定详细的总体规划和各个景点的具体规划,并在规划建设中贯彻统筹协调、综合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努力使旅游区规划和当地的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科学衔接,全面整合当地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省域旅游大网络。

2.1.2 整合资源,优化旅游线路

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到省内各旅游点都很便捷。因而,南昌要与省内各景点合作,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提炼旅游主题,策划推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利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三色旅游文化概念,包装“南昌—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文化游、“南昌—龙虎山—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游及“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南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踏足江西观光游览。

2.1.3 坚持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资源生机

南昌市独具特色的河湖美景——一江两岸、八湖两河(青山湖、象湖、艾溪湖、梅湖、碟子湖、黄家湖、前湖和内四湖,抚河、玉带河)、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南昌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秀丽风貌。首先,做好“水”的文章,有水则灵,“水”是南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特色与重点。其次,绘好“山”的画卷,有山则秀,“山”是南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与突破口。因此在进行旅游业规划时也应考虑到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以谋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与旅游者需求增长的共同利益,协调旅游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走健康发展之路。

2.2 优化旅游环境

2.2.1 挖掘旅游价值,打造旅游精品

从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主题旅游前景广阔。南昌应根据原有的产品特色进行深挖掘,打造精品旅游,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深抓“八一起义”这块名牌做文章,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形成由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军官教导团—革命烈士纪念堂等与八一起义相关的红色景点为主构成的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山水风光特色,通过发挥梅岭—梦山区—溪霞区—南矶山—厚田等各个风景区优势,叫响品牌,形成生态旅游线路;围绕滕王阁—孺子亭—杏花楼—西山万寿宫等古景点,打造古文化旅游线路;利用南昌英雄城的特色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旅游等特色品牌旅游产品。

2.2.2 规范旅游市场行为,整顿旅游市场秩序

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和“游戏规则”。要抓好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及时处理旅游投诉,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工作,公安、工商、物价、文化、税务、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搞好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要重点整治“黑社”“黑导”“黑车”以及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和文化娱乐场所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努力为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2.3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还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每做一件事情,都要从塑造南昌人新形象出发,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全方位提升南昌市的品位。完善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游客提供最方便的服务。

2.3 加大宣传促销,吸收客源

过去南昌旅游在促销上手段不多,力度不够,促销范围比较小,封闭思想束缚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要有大发展,必须克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理念,大力向外宣传推广南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扩大和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各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南昌旅游业与省内外旅游业界的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双赢目标。

积极争取承办一些国际、国内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互联网站、网页进行宣传,积极推进网上促销,提高促销的效率。同时,要加强横向联系,搞好区域合作,强化联手促销,特别要加强闽、浙、鄂、湘、粤等相邻省份的联系,实现客源互享。

总之,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新兴行业。为此,南昌发展旅游业,一定要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创新模式,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1]马 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王 飞.试析南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J].发展月刊,2006(10):135-136.

猜你喜欢

南昌市南昌旅游业
模拟成真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吃两个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南昌护桥记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