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施工企业定额编制的意义及方法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消耗量计价定额

王 原

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在正常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技术特长,以施工设备情况,材料来源及管理水平等为依据,编制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位产品的消耗标准及其他费用标准。它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准和经营水准,是企业确定工程成本和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企业的内部定额,为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施工企业必须尽快根据自身的施工组织、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科学地测算、确定人、材、机消耗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出人、材、机单价标准以参与市场竞争,为本企业清单报价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政府,一方面要制定硬性规章、采取强制措施,迫使有条件的施工企业积极制定企业定额,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和积极扶持,使企业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规定,针对市场变化建立企业定额。

1 建立企业定额的重要意义

1.1 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在鲁布革引水工程项目竞标中,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标底46%的标价一举中标,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但是,目前在众多的铁路、公路项目上,低于标底20%~30%中标的项目比比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企业摆脱定额约束自主报价已是大势所趋。

1.2 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依据

企业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产物,定额与市场积极的共融性是与生俱来的,它具有的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定额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定额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起到了保证作用。最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最大限度的节约劳动生产率和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等都需要工程建设定额来平衡。事实上,采用企业定额编制预算是在企业实际成本的基础上,考虑了市场及其他因素后的结果,而成本支出则可以直接成为项目实施时投资控制的依据。依此来约束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对项目实施成本进行考核,减少了中标后再行编制内部预算的过程。

1.3 体现社会公平

企业定额是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是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未完成或未采用企业定额的企业会依然采用行业定额或地方定额,由于没有企业实际消耗的指标,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实现。降价幅度若达不到其个别水平,则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若超过自身水平,则会亏损,更不利于以后参与市场竞争。因而,企业定额的采用更能体现社会公平,能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2 施工企业定额的实施现状

由于我国清单计价起步晚,施工单位已习惯于依赖定额计价模式,仍在沿袭使用行业及地方定额如各省市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按必要劳动量原则确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决定了定额“量”;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与“量”对应的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定额,决定了定额“价”。显然,即使在“量、价”分离且调价按市场要求非常到位的情况下,其所确定的建筑产品价格,也只是代表部门内平均水平的社会生产价格。这种价格,用于投标报价,就等于让建筑产品的每一次具体的交换,都使其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相符。不仅淡化了价格机制在建筑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而且还因价格缺乏灵敏度从而导致企业按市场机制运作能力的退化,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中仍然使用预算定额,最后汇总造价时,降低几个百分点。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整体降低的结果是将所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降低了相同的幅度,而事实上,企业的优势并不是在每个环节上都是一致的,降低几个百分点并不能反映个体的实际水平。所以企业只有采用自己的企业定额进行编制测算,否则将无法衡量降低的幅度是否合适。行业及地方定额只反映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不能真实反映各建筑企业的个别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水平,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 编制施工企业定额应注意的问题

3.1 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

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企业定额要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统一项目编码、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计量单位、统一项目名称,即所谓的“四统一”规定,还应坚持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真实数据反映本企业平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坚持实事求是,以便保证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企业定额还应执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验收规范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3.2 独立自主,全员参与

定额是科学技术实践量化的总结,只有实践者才能编制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企业定额,另外由于保密的需要,企业应坚持独立自主编制企业定额。同时还要全员参与,以保证定额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3 量价分离,动态管理

消耗量与价格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两个相对独立的要素。消耗量与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具体的施工方案有关,实行限量控制;而人、材、机的价格与市场供求有关,实行动态价。另外要注意企业定额的时效性,企业定额是一系列动态的定额,应当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以及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条件的改变而相应调整。企业在投标及工程实施中应不断对企业定额的合理性及实用性进行反馈,企业定额能得到及时修订和补充,使其实现持续动态的管理,形成良性的PDCA环动态管理体系,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环节的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3.4 保持企业定额的保密性

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企业定额本身就具有保密性,其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重要,若定额水平信息泄漏会使企业陷于被动,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在企业定额编制过程及使用过程都要强调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4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

4.1 实际测定法

运用实际测定法来测定企业定额,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需要专门抽调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定额编制小组,并在较长的测定周期内需要较多的管理费用。因此,这主要适用于一些技术人员比较充足、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建筑企业。

4.2 成本分析法

《计价规范》4.0.3条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因此企业定额不仅要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最低消耗量,还要确定正常施工所需的功能措施费和管理费的费用标准。在投标报价中,直接费往往可以计量,而如何把管理费分摊到每个分项工程中比较困难。直接费的测定可以用实际测定法,而间接费的确定往往是企业采用直接费乘以一定的费率确定,没有有效地掌握间接成本。

先依据工程量清单确定企业定额子项,并从在建项目和已竣工项目的结算数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工程或具体工程子项,对各消耗数据进行测算,最终确定定额消耗量。依结算数据,运用倒推法,将总成本分解成各子项工程成本,直接成本由人、材、机消耗量和当时价格确定,各子项成本分别减去相应的直接成本即可确定间接成本和利润,再由总利润进行子项目分摊,确定该子项的大概间接成本,然后经过验证和调整形成企业定额间接成本。这要求企业有较多的完工历史数据,有较强的成本分析能力,一般适合大中型企业。

4.3 定额改编法

小型施工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还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可以依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定额进行改编作为过渡。统编定额已被企业全面采用,企业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定额编制易于入手。这种方法就要求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在现行定额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调整得出企业定额,不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测定工程,投入少、见效快,更易为企业接受,但这种方法立足于现行定额,精确度较低。对于小型企业,定额改编法是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总之,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代表自身实力水准的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应用,尽快建立企业定额的编制机制,同时利用企业定额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效控制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 姜早龙.施工企业定额编制与应用指南[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 霍惠芳.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企业定额的编制[J].山西建筑,2009,35(31):266-268.

猜你喜欢

消耗量计价定额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