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唐至宋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2010-08-15李万勇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宫城长安城布局

李万勇

1 概述

唐代是我国自东汉以来第一个长时间统一全国的朝代。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约400年的割据战乱之后,国家再次迎来了稳定发展的时机。从贞观到开元的百余年间,经济空前繁荣,文化高度发展,都城长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具有百万人口规模的巨大城市,同时长安城严谨的规划格局也成为经典模式,对后世乃至国外的部分城市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继唐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朝代。与唐代相比,商业、手工业等进一步发展,城市更加繁荣。城市格局受经济、文化昌盛的影响,出现了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商业区。城市功能布局也并非长安城里坊制那样整齐划一,道路走向也更加自由。北宋都城开封,就是当时城市的代表,其人口规模也在百万以上。

尽管长安与开封被认为是两种类型的城市,但是就平面布局来说,均有古代经典哲学思想作依据:长安城的城门、道路系统、宫室、宗庙及市肆的布局无疑是《周礼◦考工记》的实施典范,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等级制度,便于政府对城市进行统一管理;而开封城在布局上不强求道路规整、市肆集中的建设态度,则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的体现。如《管子》云“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宋代在建设开封城时这种相对于唐代的开明态度,固然有开封是旧城扩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于经营城市的重点已经从宫室修建转移到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这无疑是积极的和可喜的变革。

2 两代都城的城市建设情况

2.1 长安城——严整布局的典范

唐长安是在隋朝都城大兴的基础上加以大规模扩建而成,据1957年考古探查,城墙范围内用地约83 km2,据推测鼎盛时期共容纳人口百万以上。因是平地建新城,在规划布局上可以按照一定意图来实施建设,为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将宫城、皇城、文武官府、太庙、社稷坛等政府机构集中布置在城市中轴线北端,统领全城。道路系统为严整的方格网系统,11条东西向主要道路与14条南北向主要道路相互垂直,将宫城以外的地区划分为109个坊里。坊里大小约在26 hm2~76 hm2之间。每个坊里周边设坊墙,墙高2 m左右。每个坊里有2个~4个坊门,除此之外,坊内居民不得向坊外开门,因此坊内外之间基本无联系。

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农业经济为绝对主导的特点来看,坊里应该可以看作是较大规模的聚居单位,只不过这种聚居单位相对于后世城市的居住区来说功能更为单纯而已。城内的商业区主要是东市、西市,各约 80 hm2,面积较大,市内店铺众多。但是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只有两个集中商业区,说明商业、手工业尚不够发达,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城市布局也极为清晰、规整。直到唐中期以后,两市以外的坊里才大量出现手工作坊、日常店铺等商业设施,反映了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

2.2 开封城——十里繁华

开封城在宋代建都以前,就已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五代时开封作为运河与黄河交汇处,漕运繁忙,已成为工商业交通重镇,人口增加很快。宋神宗时总用地范围约43 km2,大概是长安城的一半,但人口据估计达130万以上,比长安要多。开封全城一共有三套城墙,宫城位于城市正中,也是最里面的一套城墙。城墙的布局并不如唐长安一般整齐。城市道路以宫城为中心,形成方格路网,道路网密度比长安大得多。在第二、三套城墙之间还有几条斜街,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区域是城市逐渐扩展在原来的自然肌理上形成的。城内居住地区仍然按坊里进行划分,但不设坊墙,单个坊里的面积也比长安坊里小。各户都直接向街道开门,街巷空间与坊里的联系得到充分解放。

城内街道明显有等级区分,宽度也较为合理。主要干道宽约40 m,次要道路约15 m~25 m。这种尺度的街巷空间与宋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等相得益彰。各种商业店铺也不再拘泥于大规模集中的集市内,而是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道和河流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商业经济的发达带动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混合,人口大量聚集。北宋名卷《清明上河图》展示的就是开封城当时一派繁荣的景象。

2.3 特征对比

简单来说,唐长安城是平地新建,限制条件少,平面布局严格按照《周礼》中有关城市规划的理想模式进行建设,同时采用超出需要的街道与坊里尺度,目的在于突出皇权;将坊里之间用坊墙分隔,划清范围,限制夜间出行,以利统治者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也间接压制了城市中正常商业活动的开展。

而开封是旧城扩建,平面布局更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也延续了一些旧城的城市肌理,道路与居住区的尺度更加适应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业街区不再拘泥于集中的少数区域,商业区、居住区、行政管理区等进一步混杂,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混合功能区。坊里之间也取消了唐代坊墙的限制,虽然在管理上相对困难,但是促进了城市各组团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商业交易活动的繁荣。

3 社会经济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3.1 城市平面布局理念的变化

唐长安城是我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对以往都城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其城市形态体现出《周礼◦考工记》的理想城市模型的主要特征,表现了唐初对正统文化的强调与承认。

宋代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较唐代达到了新的高度。经济发达自然促进文化繁荣,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带动民间思维越发活跃,既有的礼制、伦理、宗法观念有所淡化,并且影响到了统治阶层。城市平面布局重点从强调绝对皇权逐步过渡到部分强调实用。具体情况表现在北宋许多城市在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时允许总体布局出现不规则情形,包括都城开封。到了南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本来相对于北方,南方的文化底蕴就更趋多样化,因而南宋都城临安,总体布局就更为随意,城垣形状很不规则。

3.2 城市空间的发展

从唐代建都长安直到盛唐,严格的里坊制度并不阻碍居民的正常生活。对里坊制度的破坏主要出现在唐代中后期,其主要原因便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狭小的市场已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商品交易的需求,一些坊内开始开设店铺,甚至还出现了擅自打破坊墙临街开门的事件。有观点认为,唐代既是中国古代城市封闭的里坊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这种封闭的里坊制度开始走向瓦解的时期。

商业、手工业以及运输业在宋代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甚至出现了纸币这种代表发达经济行为的产物。商品交易作为重要的日常行为出现在城市中,行政区不如过去集中。于是在开封城中,行政、商业、居住、交通等多种城市功能高度混合,坊里之间的限制也彻底放开,开始趋于一种城市规划复合单位的意义。

宋开封城这种混合布局并非汉朝时期汉长安城那种布局松散、宫城与坊里混杂的状况,也有别于唐长安城那种分区严谨、等级明显的格局,而是一种秩序下的混合,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布局规划。开封城的绝对中心自然是宫城,以宫城为中心形成的道路系统组成了城市的骨架,主要沿道路分布的商业店铺显得秩序井然,与居住区形成有机结合街区。商业区也不是群龙无首,宫城正南方向的大相国寺就是全城最大的商业中心,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的交易。此外还有特色商业区,如州桥夜市、朱雀门晓市等。如此完备的商业区体系说明开封当时的商、住混合格局是有秩序的。为应对建筑密度较高带来的防火问题,开封城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防火制度,按片区设立望火楼,楼下备有水桶、梯索等防火设施,同时制定了许多管理办法,如火禁等。这些市政措施说明开封城在城市管理方面已经颇为成熟。

3.3 变化体现历史的进步

1)布局理念:虽然唐至宋三百年间城市布局理念难以称得上有什么决定性的变革,但是经营城市的重点从宫室修建转移到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可谓重大进步。2)功能分区:唐时管理、商业、居住等城市分区明确,互不混杂;宋时除宫城外,全城多种功能交织,混而不乱。这种功能布局模式在某些方面甚至带有现代“精明增长”理论的特征。虽然这种布局主要是由于商业经济的带动自发形成,但也体现出城市在自然演变过程中的进步。3)道路系统:长安城道路系统非常规整,尺度巨大。考虑到其道路系统并非针对坊里之间起作用,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唐代初年尚可接受;与之相比,开封城道路系统密度更大,宽度更实用,比较接近现代意义的城市道路,同时其街巷空间尺度能很好地适应商品交易发达的社会。4)城市管理:唐朝对坊里的管制十分严格,用坊墙限制居民的行动。每日定时开闭坊门,一年之中除元宵节等几天外实行宵禁。这种管理方式保证了社会秩序,缺点是对日常交流限制较大;而宋朝取消了坊墙,限制较小,居民交流环境大为改善,街巷空间基本达到现代城市标准,并且针对防火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可见,宋朝的城市管理更为人性化。

4 结语

城市起源在最初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自身发展、演变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这种规律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越发重要,从而成为一个多方面因素作用的复杂系统。在不同时期内,某一特定因素可能会占据影响城市规划进程的主导地位,从而对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产生引导作用。如政治引导下的唐长安城和经济引导下的宋开封城。基于这一前提,本文认为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合理控制,或可对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修正。

[1]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Lewis Munford.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梁 江,孙 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J].城市规划,2003(1):7-9.

[4] 任云英,朱士光.从隋、唐长安城看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演变的功能趋向性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4):21-22.

[5] 郑 卫,杨建军.议论唐长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态[J].城市规划,2005(10):15-17.

[6] 王曾瑜.金代的开封城[J].史学月刊,1998(1):33.

猜你喜欢

宫城长安城布局
《宫城·红色印象》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
桃核上的长安城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辽上京宫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