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生态城市建设成效和难点及对策研究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型临安生态

方 红

生态型城市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诱导整体、谐同、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孵化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殷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建设生态型城市是临安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设生态型城市是临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环境承载力的迫切需要。

1 临安城市概况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西31 km处,距离杭州市中心约30 min车程,距离萧山国际机场1 h车程,距离上海也仅2 h车程,处于浙江省“两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的核心圈层,城市对外交流联系便捷。目前,临安城市规划面积42万km2,建成区面积16 km2。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2亿元,同比增长11.2%,人均GDP达到6 268美元。财政总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0%。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76%,城市绿化覆盖率37%,全市5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2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空气优良天数高达345 d。今年,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和国家级生态市技术评估,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连续6年被杭州市评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 临安生态型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临安市把打造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坚持“生态立市”“环境强市”,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详规控规覆盖率达100%,“两城夹一湖”的城市组团结构已初步形成,锦城、青山、青山湖、玲珑—上甘四个职能不同的片区已初具雏形。其中,锦城片区形成了“三环三轴三中心”的规划结构。

近年投入巨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指数不断提高,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投资近2.36亿元,新建的污水集中处理厂,实现了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投资6 800余万元建设城市污水管网,逐步完善新老城区的污水管网系统,实现了雨水和污水分流,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排放。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当前城市共有绿地面积380万m2,城市公共绿地面积98万m2,城市绿地率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 m2,其中城市中心人均公共绿地6.7 m2。当前,城市绿化面积平均每年以11.2%的速度在增加,城市绿化建设进展迅速。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市政道路贯通、地下管网连接、公用设施配套三大工程的实施,使城市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和配套建设有了显著完善。近5年,市政道路大贯通工程新(改)建道路40余条(段),面积76.5万m2,现城市道路总面积293.89万m2,人均市政道路面积17.58 m2,人行道铺装率达100%以上,初步形成了新环西路、环北路、望湖路和吴越街的交通性外环,以及钱王街、衣锦街、临天路、江桥路、西墅街—竹林街、环东路、城中街、苕溪南路、青年路、马溪路、万马路构成的生活性内环的城市道路网布局。近年,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公厕9座、垃圾中转站7座,扩建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新设分类垃圾收集房275座,城区和周边乡镇全部建有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

3 临安生态型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1)市域绿化覆盖率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低。现状中心城市生态绿化用地偏少,建成区内主要公共绿地有人民广场、钱王陵公园、临天桥绿地、苕溪南路景观带、功臣山公园等,绿化用地面积为98万m2,人均绿化用地仅7.9 m2/人,建成区公共绿地较少,对市民开放的公园、街头绿地的数量严重不足。城市绿地存在总量规模不足、服务半径不足、绿地分布不匀、绿地类型单一、绿地植物单一、整体养护水平不高的问题和特点,整体绿化景观体系有待形成,城市的广场设计以及滨水景观的设计建设未体现地域特色。2)城市整体环境欠缺,公共设施功能不足。a.旧城区内住宅布局混乱,房屋质量较差,旧城区住宅拥挤,私人建房现象普遍,城市缺少有效的长期建设规划,城中村问题突出,城市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内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b.城市缺乏个性,城市建设实践着力于单栋建筑或小片街区的拆除和新建,对城市整体风貌特色和景观资源整合方面的理性认识缺乏深度,特别是吴越文化内涵体现不够,致使城市空间格局仍显模糊。c.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现在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离现实发展水平还有差距,表现在城市路网不尽通畅、市民休憩公(游)园绿地少、城市供排系统不完善、城市环境污染依然存在、文体设施缺乏、商业分布不合理欠档次等等。3)城市经营模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当前临安的城市建设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区域功能定位、空间拓展定位等城市经营思想和概念模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建设次序颠倒、规划严肃性不够、工业功能点遍地开花、产业集聚程度和集聚能力低、区域功能雷同、城中村问题矛盾突显、城市缺乏文化元素等等,城市主导经营思想和观念上的滞后,导致当前临安的整体城市建设的无序和品质提升上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城市居住小区开发和企业用地建设上,缺乏规模化,注重商业化,分割好地块,遗忘城中村,不注重土地的高效利用,不注重环境的综合保护,不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注重建设的长期规划。城市的土地、户籍、保障、管理等二元结构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临安城市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产业结构方向不明,生态科技市场脆弱。由于临安地少,生产资源匮乏,投资环境受到很大制约,发展空间较小,发展行业受控,大部分中小企业结构趋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布局分散,规模小,产品趋同现象较为严重,产品总体上存在“三多三少”情况:即低档次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配套产品多,最终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多,技术密集型产品少。产品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形势越来越严峻。当前,临安经济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科技服务产业脆弱。

4 临安生态型城市建设对策思路

1)确立生态规划优先原则,开展城市生态规划。临安在市域总体规划和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具体的生态城市工程,在工程中运用各种适用和可持续技术,同时,在已经形成的“一个中心城市,两个副中心镇”的市域总体规划格局上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未来主要依托中心城市、中心镇和特色产业经济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空间上落实发展现代化生态城市战略要求。在规划上,一定要从市域角度考虑出发,特别注重东部地区的功能布局一体化、产业经济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和市场建设一体化等方面的建设。2)转型提升发展生态科技产业。今后临安要逐渐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杭州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大都市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基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都市型现代农业三位一体的多元产业。按照“发展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临安产业转型升级。3)构建以青山湖生态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功能区。青山湖是水陆生物交错区,是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域。可以说保护青山湖,发挥青山湖的生态功能是当前临安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举措。4)完善城市生态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临安生态型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生态与环境基础设施。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前瞻性,必须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5)依托城市外围绿色空间,着力构建生态城市绿化体系。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一定要根据山水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积极实施“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和“纳山、围湖、沿溪”的绿化方针,构筑“一湖”(青山湖)“二山”(太庙山、功臣山)“三溪”(苕溪、马溪、锦溪)城市绿色板块,不断加大对城市环境整治和建设的投入,加大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的力度,全面实施“入城口、旧城区道路、里弄小巷”建绿工程,整治“三溪”,建设“三园”(吴越文化公园、苕溪公园、玲珑山公园),在建城区大面积植树绿化,在市郊结合部建设绿化林带。在主城区以建设绿地为核心,广场、街头公园、街心花园、居民小区和单位内部园林绿地为依托,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城市平衡绿化、特色绿化、立体绿化格局。6)推进生态科技经济循环产业园区的试点与推广。在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试点中,要以生态规划的思想为指针,充分认识到青山和青山湖是临安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结合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青山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大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度,增强青山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循环工业产业园区的试点建设。

5 结语

临安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和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发挥临安生态优势与区位优势,以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导向,顺国内外发展之势,借长三角和杭州之力,把临安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基地、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发达地区辐射皖赣的经济接转基地、浙江省科创与文教基地、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基地、杭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范生态城市;空气清新、林水相宜、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宜居城市;以人为本、经济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安定、充分就业的和谐城市。

[1] 李 根.对绿色城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再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16):61-62.

猜你喜欢

生态型临安生态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生态养生”娱晚年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微生物内核 生态型农资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