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小区

2010-08-15付立彬

山西建筑 2010年12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住宅

付立彬

1 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宅小区的产生背景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多、住宅需求量大、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住宅不仅可为业主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条件,而且还能节能、节水、节地和治理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着力推行生态住宅建设将是21世纪我国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希望。

随着生态科学和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实践与创新,人们对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内涵的理解也不断深化,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出台了与之有关的评估体系、技术规范等。

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小区的含义和特点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小区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以建筑美学为目标、以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原则,获得一种高效、低耗,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它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打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环境,同时又注重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生态住宅小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两方面的效应,即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1)经济效应:实现生态平衡可能会牺牲一点经济利益,但从长远看来,生态平衡可为城市带来更高层次的经济平衡。在建设生态住宅时,由于要采用一些新技术,选用绿色建筑材料,相应地会增加住宅的建造成本,但是这些成本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却是长期的。2)社会效应:a.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因素的,它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规律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率、低能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b.生态住宅的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c.生态住宅的开发能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提高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筑工艺和建材生产的水平,使之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共同探索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绿色建筑挑战”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近几年,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大力提倡发展生态住宅,相应的技术评估和产品认证体系被研究、制定出来。生态住宅也是中国建设部倡导的住宅发展方向。2001年5月,建设部通过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评审,在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原则。根据《导则》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应体现节能、节水、节地、低污染四大功能,水环境系统、能源系统、声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和处置系统、绿色建筑材料九大系统。

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原则

1)节约能源原则。做到建筑主题节能,应用材料的蓄热和隔绝热性能,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采用明室、明厅、明厨、明卫设计,节约电能,使常规能源系统优化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和再利用,评估能源对环境的影响。2)节约用水原则。水循环系统要充分考虑水质和水量,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立中水系统,用于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供水设施宜采用节水节能型。3)节约用地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在进行建设用地规划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声、光、气、热满足健康居住原则。室外声环境日间噪声应小于50 dB,夜间小于40 dB。室内声环境日间应小于35 dB,夜间应小于30 dB。住宅的光环境一般要满足日照要求,居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对电能源的消耗。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备,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热环境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等。5)建材环保原则。对于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提倡使用3R材料(Reuse,Reduse,Recycle)即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材料[3],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的材料物品。6)绿化美化原则。小区绿化不仅要具备生态环境功能,而且还要有休闲活动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适度的绿化,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清洁空气、调节温湿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休闲活动场所和景观文化功能是满足人们对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而设定的,要求适用安全、景色优美、设施齐全。

5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宅小区发展的希望和建议

生态住宅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态技术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发展生态住宅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同样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如通过政府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强制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材料等。特别是在当前的开始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机制来补偿开发商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方面的额外投入,所以生态住宅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离不开政府宏观政策上的支持。生态住宅将成为21世纪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建筑模式之一。

当然由于知识和专业的局限性以及开发商的误导,人们对生态住宅小区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误认为“花园小区”就是生态小区。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效益和迎合消费者观念上的需求,打出了“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的牌子,靠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地增加绿地来吸引消费者。这种开发商所鼓吹的随处可见的“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这只是对住宅小区的一种花园式美化,并没有在其功能上进行根本的改变。

2)绿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混为一谈。“绿地”或“绿化”设计是生态住宅小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但传统的“绿地”往往只是注重面积指标和服务半径,使“绿地”常常只能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填空插缝的消极地位,因而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内的一种战术举措,其含义远较“绿化”更广泛和深刻,它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高效等概念相联系。

发展生态住宅,由于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使生态住宅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我们必须要全民动员,齐心协力,为建设我们自己美好的家园而共同努力。

[1]吴 辉.对生态住宅发展的理性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5):24-25.

[2]赵海庆.浅谈开拓绿色生态住宅[J].山西建筑,2008,34(4):69-70.

[3]刘堂源,周 滔.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中国的发展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6):65-66.

[4]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住宅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Jaffa住宅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