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专业化防治对粮食安全的作用与对策

2010-08-15曾庆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11期
关键词:病虫植保专业化

□曾庆亮

开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全县常年粮食播面4.7万hm2,其中:水稻1.46万hm2,玉米0.8万hm2,红苕1.74hm2,小麦0.7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万hm2,其中:油菜1.1万hm2,蔬果0.66万hm2,果树、中药材0.24万hm2。2009年全县粮经总产量27.6万t,人均占有粮食521kg,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农作物常发生有害生物在100种以上,受异常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形势将更加严峻。其中危害特别严重、产量损失巨大的有20余种,如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霜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纹枯病,姜瘟,烟叶气候性叶斑病及果树重大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平均年发生面积6.7万亩次,产量损失达0.5万t。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其他产业,留守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老人;从业主体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新技术、新药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乱施、滥用现象比较突出,导致防治成本增加,防治效果下降,害虫抗药性加剧,自然天敌生存环境变化,还引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广大基层政府、农民迫切需要植保专业化防治来解决目前农作物病、虫、草、鼠猖獗危害的实际现状。

一、植保专业化防治在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上的作用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此,植保系统的同仁们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时,积极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是适应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促进植保专业化组织向现代农业发展

构建新型的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1.树立公共植保理念,服务农业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许多农作物病虫害具有迁飞性、流行性和暴发性,对其实施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情报,组织专业队伍应急控制,可以大大提高行动的时效性、技术的先进性、控制的有效性,为政府指挥农业生产赢得主动。

2.树立绿色植保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植保的实质,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安全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通过准确的预测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选用先进的施药机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重大病虫害实施专业化控制,减轻了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和残留,为绿色农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3.粮食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呼唤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业生产者数量和质量快速下降,加之近年来病虫害日益猖獗,其防控工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件难事和烦事,给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实践证明,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不但行动快、效率高,还可以解决农技推广中新物资、新农药、新器械到户、到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专业化防治 近年来,四川省政府下发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0年)》两个文件中多次对病虫专业化防治进行强调,要求大力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水平,创建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十大产业基地病虫专业化防治全覆盖。四川省农业厅也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作为基层的植保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全省的粮食安全生产献计出力。

5.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必须努力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防控重点要由粮食作物向统筹抓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转变,特别是要注重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二是防控策略要由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特别是要注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措施的应用;三是防控方式要由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特别是要注重提升防控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三、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现状及主要形式

近几年来,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倡导下,提出了“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市场运作、强化服务、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扶持、引导、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植保基层专业化服务组织。目前开江县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形式有如下4种:

1.以县植保站为依托组建的植保应急防治机动专业队 突出应急控制能力,及时应对辖区内突发性、暴发性、成灾性、流行性病虫草鼠危害。如普安、任市、永兴、甘棠、拔妙、新街等乡镇成立了10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联动服务组织,县植保站提供防治药剂、植保信息和技术,开展岗前培训,防效督察等服务。

2.依托种粮大户建立的植保机防专业队(户) 部分种粮大户在做好自家粮田、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对周边农户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偿服务。

3.农药促销型 该形式比较普遍,是以农药企业或农药经销户为促销农药,为客户提供药械,安排人员防治等多种形式实施。

4.依托专业协会,建立群众性的植保机防专业队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以蔬菜、烤烟、水果、中药材等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大户和产业带头人应运而生,各种农村专业协会组织也相继成立,他们以协会为基础,成立了植保机防专业队。

四、植保专业化防治初见成效

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增强了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应急控制能力,促进了防治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植保专业化防治成效凸显,愈来愈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

1.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实施应急控制 近年来,受恶劣异常天气的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瘟病、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蔬菜等重大病虫在各地频频重发、暴发,各地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充分发挥机动喷雾机效率高、防效好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开展了对重大病虫害的应急控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控害效果,确保了粮食连年丰收。

2.为粮油高产创建保驾护航 在近年来开展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病虫害实行全程统防统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据开江县植保站对新太、普安粮油高产示范片调查,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效果均达到90%以上,产量比农民自防区高8%~11%。

3.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据开江县植保站典型调查,普安镇新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机防水稻实收亩产655.6kg,比非机防区增产9.6%;机防比非机防亩节省农药成本27.8元,节省工本19.6元,亩增产值100.6元,合计增收节本148元。全县全年统防统治水稻病虫9万亩,累计增收节支1 332万元,并且减少了中毒事故的发生和农业面源的污染,还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4.促进了病虫防治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 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作为一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载体,在病虫防治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近年来推广的水稻减量控害增效施药技术等,都是通过专业化防治组织来实施的。

5.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通过专业化防治,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减少了农民因误用、滥用农药而造成的药害和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

五、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开江县植保站调查分析,目前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由于施药工作劳动强度大,药机巡回维修的成本高、收益较低,机手流动性大,导致各地专业化防治队伍人员缺乏;在家务农人员的平均年龄80%在50岁以上,70%为小学、初中文化水平,防治技术和信息欠缺。二是机械的使用效率偏低,受病虫害防治的季节性影响,作业时间短,不少地方药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还是停留在大田作物病虫应急防治。三是相关机具补贴不够,高效率新型环保杀虫机具得不到广泛推广。四是专业服务人员人身安全和病虫防治损失保险无保障。

六、思路与对策

1.增加政府支持力度,促进统防统治工作 农业本来就是弱势产业,病虫害防治又具有特殊性,而且病虫害防治并不是农民自己的事,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只有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才能真正解决这个深层次问题。实践证明,植保专业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增产节本效果,从根本上找到了协调处理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矛盾的有效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然而,植保专业化防治任重而道远,亟须政府大力扶持,政府扶持就要补贴物资装备,加大植保器械要投入。专家认为:对病虫这种特殊自然灾害,国家应该在物资装备方面加大投入,像防汛一样储备一批到了关键时刻拿来就能用的器械、药剂。在中央各种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力度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要加强发展完善植保基层专业化服务新体系的支持力度,列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一是扶持创建基层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充分发挥其防治病虫草害种的优势,扩大机防队服务范围。二是设置统防统治专项补贴,补助各种基层组织的统防统治作业,对开展统防统治,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田块。通过考核检查,群众监督,对达到要求的每亩给予一定补贴。三是把专业人员从业安全纳入人身保险范畴,把病虫防治列入农业保险范畴。

2.规范管理,强化培训,提高质量规范植保行为,制订管理服务、植保事故评定等标准,构建新型的服务体系服务。强化植保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其服务技能,确保统防统治效果和服务质量。及时准确提供病虫情报,加强技术指导,实现政府、经营者和农民三赢的局面。

3.树立典型,抓好示范 充分利用国家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资金,大力扶持植保专业合作社。以基础好、实力强的乡镇为载体,建立新的防治组织,改造现有的防治组织,将先进、成熟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示范和推广。

4.统一认识,强化宣传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提高防治水平和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实事。必须坚持市场取向原则,以利益为纽带、服务为核心,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组织。按照做大特色、做强绿色的要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全面推动我县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并充分运用典型推动、项目带动、政策拉动、媒体鼓动,积极宣传引导农民,努力赢得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拥护。

5.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

(1)扶持创立服务品牌 鼓励农村各种专业化防治组织创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并争取从资金、政策、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2)加大土地流转步伐 对交通方便,特色效益农业种植面积大的地方,加大土地流转步伐,打捆使用涉农资金,逐步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包括防治效果评价体系、安全用药和环保监管制度,从而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健康、有序、有效、有力开展。

总之,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积极推进,为切实打好“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截战”三大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要解决农村病虫害防治难的实际问题,植保专业化防治是必由之路,而各方面的资金扶持、健全的制度管理、农业植保部门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农药企业的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才是专业化防治组织走上良性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病虫植保专业化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