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预防森林火灾的对策

2010-08-15李树学

森林防火 2010年4期
关键词:火险长白山保护区

李树学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吉林 长白山 133613)

1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围绕天池北、西、南三面,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毗邻。南北长80 km,东西宽42 km,总面积196465 hm2;全区公路密度0.00185 km/hm2。1980年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列为世界自然保留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保护区是原始林保存较好的地区,区内绝大部分林地是天然林。区内有野生动物1225种,野生植物2277种,森林覆盖率88.5%,活立木蓄积4374.9万m3,且有绚丽多姿、景观各异的天池、瀑布、峡谷、温泉、奇峰异石等。长白山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的发源地,是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长白山保护区不仅被国内外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同纬度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天然博物馆和巨大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开展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的天然公园和重要基地。

该区属于具有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共同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带。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3~7℃之间,7月份最热,平均不超过10℃,最低气温曾出现过零下44℃。年日照时数不足2300 h。无霜期100天左右,山顶只有60天左右。积雪深度一般在50 cm,个别地方可达70 cm。年降水量在700~1400 mm之间,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为加强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2006年成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下设9个管理站,管理站远离地区,职工在工作日里都吃、住在站,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管护人员476人;武警森林部队2个,官兵246人;周边联防单位19个;共同管护森林资源和森林防火工作。有森林防火瞭望台13座;入区检查站9个,整个区内无村屯、住户。

森林防火期分为春、秋两季。其中,春季3月1日~6月15日,秋季9月15日~11月30日。

2 森林火灾状况

回顾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年发生的森林火灾,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

1960—1979年为建区初期。此时,周边的林业森工企业刚刚起步,人口少,极少有入区人员,火灾发生少。

1980—1990年是全区工作走向正规时期。这一时期周边森工企业逐渐出现资源匮乏,再加上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使入区搞副业人员逐年增多,火灾发生频度增大。

1991—2000年是全区森林防火大转机时期。这一时期加强了保护区法规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防火体系,提高控制能力,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2001—2010上半年是全区森林防火全面完善时期。这一时期全面实行了依法防火,领导重视,防火体系健全,防控措施得力。火灾发生频率较上一时期少。

自建区以来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42起,总过火面积15.212 hm2,平均0.36 hm2/起。全是人为火灾,其中,野外用火17起,野外吸烟12起,高压线起火1起,不明火因12起。

秋季林火,38起,占90%。火灾种类地表火,33起,占78.6%;地下火,7起,占16.7%;树冠火,2起,占4.7%。

3 采取的有效措施

由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区内公路少、多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林下可燃物多、入区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森林火灾监测、预防和扑救难度加大,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艰巨,在如此条件下,却实现了连续50年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确保了长白山国家级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安全,主要得益于以下措施: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落实责任

领导重视,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历年来,各防火相关单位的一把手都直接参与防火工作中来,检查、督导、安排防火工作。

长白山国家级保护区森林防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旦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造成重大损失,还会给生态、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重大国际影响。多年来,我们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防火严峻形势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森林防火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研究对策、狠抓落实[1]。

我们要严格按照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权责划分原则,一是落实组织领导责任。每年年初结合相关部门领导变动的实际,及时调整指挥部成员,落实责任。形成单位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其他领导为单项工作责任人。二是落实部门责任。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坚强后盾,严格履行《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整合人力、物力,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三是落实森林防火一线人员的岗位责任。森林防火一线人员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巡护员、检查员、瞭望员要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开展工作。四是落实死看死守责任。对重点火险区、主要景区,都有专组或专人进行死看死守。五是落实法律责任。对每起火灾的肇事者和责任者,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在此基础上,严明奖惩,实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责任[2]。

3.2 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坚决消除火灾隐患

根据长白山国家级保护区历年来发生火灾情况看,野外用火是引发火灾的最主要原因,为此,加强入区管理,全面开展搜山巡护,严控野外火源,是我们预防工作的主要举措。

(1)严控一切火源入区。在防火期,全区各检查站执行24小时执勤检查,死看死守,严格执法,文明检查,实行检查与教育相结合,控制一切火源入区。对过往行人和车辆,实行入区、出区登记管理,截留火种,消除火险隐患。

(2)针对长白山保护区内无村屯、住户,公路密度小的实际情况,我们围绕重点时段和重点火险区,以徒步搜山清区为主要形式,全区共划分24个巡护组,合理部署兵力,采取不同形式的搜山巡护活动,在行动中参加人员多,经常要野外宿营,清区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有效的清除非法入区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内火险隐患,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从2000—2009年,平均每年组织全区统一大型搜山5.2次,1362.3人次,其他搜山938.4组次,参加人员6283.2人次,清除非法入区1872人次,没收打火机1082个、火柴838.4盒,拆除地戗子34个,消除火险隐患17.6起;徒步巡护总里程达89652 km。

(3)以野外宿营为主要方式,全面落实死看死守工作。针对重点火险区、重点副业区,在高火险时段,派专业组在这些区域进行野外宿营、清区巡护,最大限度地清除一切火险隐患。并在宿营点配备相应的扑火机具,一有火灾,就近立即出动。从2000—2009年,巡护人员年平均野外宿营常驻11.8组,78.2人,其他野外宿营72.6组次,286.1人次。

3.3 强化宣传教育,积极构建社会化森林防火格局

为切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使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一是狠抓林区森林防火宣传物、警示物体系化设置工作。全面更新和维护好现有各类森林防火宣传物、警示物,努力创新宣传警示载体,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宣传物和警示物宣传教育的质量,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加强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围绕《森林防火条例》的贯彻落实,狠抓法规制度建设。通过大型联合宣传、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方式和开展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将森林防火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努力营造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防火氛围。三是抓好主题宣传。紧紧围绕“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警示群众,杜绝森林火灾发生。四是做好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防火指挥部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要紧密配合,互通信息,及时准确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指导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措施,使林区群众和每个在林区活动的人员都保持高度的火灾防范意识。

3.4 落实森林防火“双案”制,实现全区应急联动,全面做好各项扑火准备

我们紧紧围绕《森林火险预警响应预案》开展工作,按照预案的各项响应措施,科学实施预防。进入防期,指挥部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及时更换预警旗,同时各级人员进入相应的预警响应状态。配齐扑火力量和物资设备,火灾发生时要严格按照《森林火灾事故扑救应急预案》,落实分级响应措施,在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要从实战出发,本着快速反应、重兵扑救的原则,迅速调集扑火队伍,科学处置,有效扑救,坚决将火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加强与森警部队、消防支队等队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应急扑救联动机制;建立火险会商机制,工作动态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落实好火场应急通信互联互通;适时开展扑火协同作战的模拟或实战演练工作。特别是在森林火灾的扑救上,要充分发挥他们现有的先进扑救设施和顽强的战斗力,为森林火灾的扑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3.5 充分发挥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作用

由于长白山区的实际特点,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秋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从2002年开始,每年秋季防火期,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都派出一架直升机,驻守在长白山直升机机降点,协助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负责全区的森林防火宣传、巡护、森林火灾监控、森林火灾扑救等工作。到目前为止,长白山保护区有1个永久性机降点,2个临时机降点,1处直升机取水池,为开展机降灭火、索降灭火和载人巡护提供了条件。多年来,在森林火灾的火场定位(确定地理坐标)和森林火灾扑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贾治邦.提高认识 狠抓关键 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J].森林防火,2009,(1):1-2.

[2]孙扎根 狠抓落实 强化管理 全面推进森林防火工作[J].森林防火,2009,(1):3-5.

猜你喜欢

火险长白山保护区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防火迟到
京津冀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及火险预报系统建设
岚雾情吻长白山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