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陇县大力培育养蚕大户

2010-08-15毛业炀李承华

四川蚕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户养蚕桑园

毛业炀 李承华

(1.南充市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南充 637000;2.仪陇县蚕桑局,四川 仪陇 637640)

为彻底改变蚕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蚕桑生产零星分散布局的现状,仪陇县大力推进蚕桑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抓好业主大户的培育,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流转桑园育大户

大力推广“分户栽桑、分户管桑、集中养蚕”,“以桑入股、按股分红”,“农民种地、业主养蚕”、“亲朋乡邻无偿流转”等多种桑园流转方式,培育蚕桑业主大户。观紫镇杨柳二社汤金明,全家7人,有劳动力4个,自有桑园8亩,通过承包、托管等多种方式流转桑园96亩,桑园总量达104亩。2009年春夏季小蚕共育95张,收入4275元,春夏季养蚕30张,产茧1090公斤,收入19778元。全年共育177张,收入7965元,养蚕60张,产茧2241公斤,收入42777元。全年纯收入达30000余元,劳动力人平收入12685元。

保平镇采取“大户奖补、困难户扶持”的办法大力培育业主大户,凡是困难户给养蚕业主打工优先解决低保指标;凡是年养蚕达到10~100张的,每户分别奖现金2000~6000元。该镇三心桥村5社王斌,全家2人,通过承包、托管等多种方式流转桑园52亩。2009年,春夏秋三季养蚕46张,产茧1656公斤,收入27960元。全年共养蚕56张,产茧1960公斤,收入33220元。全年人平收入11610元。

2 创新举措育大户

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培育养蚕业主大户。五福镇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养、专重大户集中养、培育业主示范养、一般农户跟着养”的办法,培育了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96户,承包50亩年养蚕100张以上的业主3户。业主大户承包的2000余亩桑地全部采用“桑-粮”、“桑-菜”、“桑-经”间作,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50万余袋,亩桑综合效益提高了600~800元。铜鼓乡红日村党支部书记张天贵承包桑园52亩,2009年春季养蚕15张,单产达36.2公斤,产茧543公斤,茧款收入9774元;夏季又养蚕13张,在他的带动下,该村2009年夏季落实蚕种78张,比2008年增养26张,同比增长50%。

3 政策激励育大户

张公镇为了培育业主大户,积极主动为该镇繁荣村养蚕业主付元聪(承包桑园150亩)协调贷款8万元,并由乡政府贴息一年,新建共育室80平方米,大棚220平方米,购置纸板方格蔟2200片。中坝乡大顶村支部书记周大江带头承包150亩桑园发展蚕桑,乡政府通过捆绑项目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饮工程解决了养蚕用水问题,为其赠送了养蚕所需的纸板方格蔟。

4 项目支撑育业主

2009年,县财政支持年养蚕10张以上,有不低于40平方米且是水泥地面的标准简易大棚的养蚕大户,每户补贴600元;给流转桑园50亩或年养蚕100张以上的大户每户补贴2万元。度门镇仁家沟村业主任冬武承租任家沟村桑园面积150亩,合同期20年。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争取了工程项目5万余元。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修建了小蚕共育室80平方米,养蚕大棚700多平方米,小鸡育雏室60平方米,育雏过渡室350平方米。2009年养蚕60张,产茧2.5吨;饲养土杂鸡10000只,养鹅500只;种植订单蔬菜80亩,牧草50亩,桑枝栽培食用菌1万袋,实现年总收入50万元。五福镇皂桷村养蚕业主刘丙志流转桑地55亩,政府出资将村闲置的80 m2小学教室改造成共育室交由业主无偿使用。本着“政府补贴为辅、业主自建为主”的原则,通过灾后重建项目修建了养蚕大棚300 m2,修通了乡道到业主蚕房长500米的水泥路。2009年春夏养蚕35张,产茧1330公斤,全年养蚕65张,产茧2470公斤,实现收入42000元。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培育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1028户,流转桑园50亩或年养蚕100张以上的业主17户。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5万袋,桑地套作与县中味食品公司签订种植榨菜达2万多亩。

猜你喜欢

大户养蚕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养蚕不易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养蚕记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在养蚕中成长
船祸
浅谈“桑园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