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2010-08-15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俞建瑞

海峡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数学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俞建瑞

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艺术首先表现于语言艺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本文拟对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内容以及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进行初步探讨。

1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和内容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通过具体内容来体现。下面结合课例初步论述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

1.1 思想性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德育功能讲究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只有用艺术化的语言才能使学生思想共鸣,做到润物细无声。

例1: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但是函数y= 0( x ∈(-1,1])则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若仅指出这一点,不仅索然无味,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机。如果教者这样说:“后者化前者不过只差一点嘛,高抬贵手让后者也成为奇偶函数中的一员算了!(学生大笑)对啊,在数学真理面前是决无半点通融余地的,这样叫一丝不苟!”科学真理的凛然正气灼灼可见。

1.2 启发性

启发性是教学语言的核心。对同样的问题运用不同的语言,尽管有时表面上看来差异并不大,但却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若启发得当,就好象给思维机器供氧,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例2:在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运用了“错位相减”法,若按教材讲完,学生受益甚微。其实可以这样继续启发学生:“这个方法真是太奇妙了!可是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以前——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时真的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法?注意——‘错位’!这样,一点拨,学生脑中贮存的有关信息立即被提取出来,小学多位整数的乘法、初中多项式的乘法等都和现在所学内容在“错位相加”这点上得到沟通。于是,在教师的语言启发中,学生不仅思维踊跃,积极参与探究,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还能较好地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数学语言要讲究感情色彩,以使学生不仅从内容上接受,而且深深地印在心里,即“以情感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带有各种感情色彩的语言,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积极探索的热情。在教学中,一要真情,二要深情,三要激情,四要豪情,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情感性的语言,能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田,像一座洪钟敲开学生感情的门扉。

例 3:职专生大部分学习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失去信心,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多提供活动机会,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未忘记他们;在他们解题或口答时,努力寻找其中正确的成份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中不正确、不完善之处则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修正。一次笔者有意让一位较差的学生总结抛物线 y2= 2px(p>0)的特点,他回答说:“抛物线的焦点F与准线L关于原点对称”。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招来同学们的哄笑。正当这位同学感到难堪之际,教师说法:“××同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焦点 F的横坐标和准线L的方程与X轴相交的横坐标是关于原点对称,这确实给人以对称的感觉。”教师的话说得全班同学心悦诚服,那位同学也受到了鼓舞。

1.4 贴近性

文学创作讲究贴近生活,数学教学则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1)亲身的生活体验会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数学原理;(2)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师生密切配合共同探求知识,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例4:在教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教者说:“上次我们在一起植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绿化校园的任务。大家想想,当树干与地面垂直时(教者立正站好作演示)树干与地面上的所有直线都是什么关系?”源于学生生活的事例很容易使他们发现、理解和掌握了有关定义、定理,对以后的学习还产生了激励和鼓舞作用。

1.5 创造性

备课必备语言,而更多的教学语言又无现成照搬,所以教师必须投入大量创造性的劳动。有时为了实现一个难点的突破,需要久久地进行苦思。课堂上还可能出现课前未预见的意外情况,这就更需要运用机智的语言作对策和引导。

例 5:一次,笔者穿了一件新上衣进教室上课,学生都感到新鲜而可乐,如果说:“谁没有穿过新衣服,这有什么值得可笑的?”只能使课堂气氛沉闷,而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噢,你们看到我穿了新衣服而感到好笑啊!其实哪一件旧衣服不是由新衣服转化而来的?转化是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之一,我们今天就将运用这一思想解决一系列问题。”三言两语就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吸引到数学思想运用的情景之中。

1.6 趣味性

学生特别欢迎轻松活泼、诙谐风趣的语言。严肃的真理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品、相声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借鉴。

例 6:在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同学们看一段录像:陈佩斯早期的小品《修椅子》片中有一个椅子的腿特别长,椅子摆放不稳,陈佩斯拿起了锯子把这条长的椅子腿锯短,可是锯得太短了,又不稳了。于是再锯其它的椅子腿,如此多次折腾椅子也没有修好,最后把四条腿锯掉一条剩下三条总算把椅子放稳。陈佩斯本是一个滑稽演员,同学边看边笑,窃窃自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笑着问:“从小品中我们想想看为什么椅子起先放不平,锯一条腿剩下三条腿时椅子就放稳?”接着面带微笑又提出问题:“这里到底几个点?几个怎样的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四个点”、“两个点”、“三个点”、“……”接着举例:笔头和纸板,翻开的书本,门的打开与关上,停放着自行车从而引出当天的新课公理三“不共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师生的愉悦心情,达到了以情启智目的。这种趣味活跃课堂气氛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1.7 多样性

教学语言通常是指有声响的口头语言,但在数学中也时常用到通过眼神、手势、身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的无声的语言。若运用得法,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例 7:在讨论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正负时,教者不讲一个字,只是用两只手臂向上、下、左、右伸出,学生情绪十分热烈,只须片刻,教师就“表演”完毕,学生对所有内容就能做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

以上所述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在实践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本文中,在每一个特征下也仅举了一例,而课堂实践中的内容则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2 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方法

诚然,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一样,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锲而不舍,刻意追求,并付出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2.1 对事业和学生的挚爱是提高语言艺术修养的前提

“言为心声”,教学语言是教师心灵和世界观的反映。教学过程虽有表演的部分,但只要教师全身心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之中,就能做到自然和谐,丝毫不露表演的痕迹,这就需要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这种爱使你醉心于对教学语言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这种爱使你真正领略语言艺术的真谛,使你在课堂上妙语连珠、魅力无穷;这种爱使你成为追求语言艺术的有心人,使你能够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总之,这种爱使你将数学真理和艺术语言融为一体,编写出一曲曲和谐流畅、新颖独特、动人心魄的优美旋律。

2.2 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教材是教学的最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则是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各部分的地位、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充分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将教材转化为自己的心中之物,然后再转化为符合科学原理的艺术化的语言。如前文中的例1,若对奇、偶函数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准,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和艺术效果的。

2.3 深入生活,向生活吸取更多的营养

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那么就能找到更多的与他们共同的语言。前文中的例4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而得的。

2.4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语言

教师的知识应该“杂”一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该了解一些数学科学的发展史、中外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中国古今的数学成就。此外,对于政治哲学、文学史地、理化科技、文艺体育、医药卫生、影视戏曲等知识也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名人名言、谚语格言、古典诗词也要适当掌握些。身边还要装个小本子,随时记下所见、所闻和所想,遇到把握不准的字词时,及时查阅有关字、词典。天长日久,积累越来越丰富,备课讲课时就可以达到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程度。

2.5 不断锤炼,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但若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也不可能形成语言艺术,所以还要不断锤炼,使教学语言精益求精。

2.5.1 熟练掌握运用一些重要的精彩的教学语言。在开始阶段甚至要能将它们背诵出来,背诵一定数量的精彩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基本素材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在课堂上配合教学讲一些小故事、小笑话,在课前就要认真地进行演练,直到烂熟于心、流畅于口中为止。对于年青教师来讲,这样做尤为重要。

2.5.2 努力克服语病。这决不是小问题,因为语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躁声,它会使人听觉疲劳、思维钝化、情绪波动。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有的教师能指出他人的语言毛病,却“听”不进自己的语言毛病。我们要锻炼这样一种本领,在讲课时要能监听到自己的讲课语言,发现语病,立即努力改正。不妨用磁带录下自己的一节课,课后也许能听到在课堂上听不到的语言毛病,以便纠正。

2.5.3 处理好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相互关系。教学语言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结合,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话,有时严谨、精练,如果照录下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文字,这就是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同一化。但有时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应该作一些必要的铺垫、解释,或举例打比方,这些就不能等同于书面语言,教师必须处理得当,使之恰到好处。

2.5.4 写好“教后感”、“听后感”,总结积累经验教训。上完课,对自己的课及时进行反思回顾,记下讲课语言的得与失。听完课,及时总结他人的长处,以便学长戒短。日积月累,就能得到一份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它能帮助你叩开教学语言艺术殿堂的大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语言艺术和高尚的人格去构筑,教师必须把握自己的传授艺术,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实现“创新”的教学意义。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朱黎生.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管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09,(4):71-71.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言数学
语言是刀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我有我语言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