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查分析

2010-08-15□文/乔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5期
关键词:小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文/乔 瑞

南阳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查分析

□文/乔 瑞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南阳调查资料表明,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积极性开始高涨,但仍然存在着贷款额度有限、金融产品品种单调、市场准入门槛高等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亲大远小”陈旧观念严重、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外部充分竞争的环境、金融机构处于买方市场、风险规避过于谨慎、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整合资源,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改革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多元化。

金融产品;信用体系;信用担保;金融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民营经济不仅是我国GDP的重要来源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同时它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民营企业发展受阻、发展状况与其社会地位极不相称的现象,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金难问题。我们的调查表明,有80%的中小企业受此问题困惑。如何疏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构建小康与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南阳市这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南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自2002年6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在内的10多个配套文件;各级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5年7月银监会正式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这些都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那么,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实际状况如何呢?

(一)转变观念,各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也积极行动。2009年初,四大商业银行逐步设立了中小企业业务服务部,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各银行开展了相关业务,如建行专门为小企业量身打造了一项金融产品——“速贷通”业务;农村信用社制定了服务“三农”与“民营”、“小额、流资、分散”的经营方针;农行制定了《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试行)》,按照“选得准、办得快、管得严”的立意,明确了小企业的认定标准,在准入条件、授权、评级、定价、贷后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制度创新;工行在公司业务部设置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和管理小企业信贷市场开拓等工作。在组建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健全考核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南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新增了个人质押、消费贷款和扶持小企业贷款项目,帮助解决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尤其在流动资金需求和技术改造上的资金需求。

(二)总体来看,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度十分有限。南阳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70%以上的信贷资金,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却仅占其贷款总额的不足5%,而且主要集中在发展成熟期的民营企业。2005~2008年6月,工商银行小企业贷款3笔,金额1,100万元;农业银行2005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1,157万元,2006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2,690万元,2007年全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3,100万元,2008年上半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2,500万元。建行与中行基本没有对小企业贷款。农村信用社2006年共有各项贷款150,160万元。截至2007年6月底,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842户,贷款余额94,210万元,占贷款总量的21.75%。来自信用担保中心及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度占其申请额度的5%。

(三)金融产品单调。目前,各家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种类基本一致,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在抵押贷款上,要求可抵押物仅限于房产和土地。比如,南阳市农村信用社2006年累计发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30,176万元,其中抵押贷款83,342万元,保证贷款46,212万元,质押贷款622万元,抵押贷款约占50%。保证贷款的形式主要是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的担保贷款和民间担保协会式的互保贷款。2007年上半年,全市已成立担保机构10家,截至2006年上半年,担保机构累计为228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96笔融资担保业务,担保额5.24亿元,但仍远远不够。一是相对于担保需求而言,担保能力有限;二是担保资金不够充盈;三是互助性担保机构几乎没有。

(四)准入门槛高。尽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仍高于对大型企业,能符合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中小企业为数很少,这实际上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支持对象之外。对一些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太好的企业,由于银行判断不清或缺乏识别能力,这些企业往往受到冷落,或被苛刻的抵押或担保拒之门外。

二、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结合近些年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整体状况,从理性角度对当前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亲大远小”陈旧观念仍然严重。由于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在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将信贷权限上收,市级以下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往往形成有心无力的局面。因而形成了银行挤着向不缺钱的富企业贷款、而缺钱的小企业却无人问津的不良状况。

(二)现行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外部充分竞争的环境。一是中小金融机构少。近几年,金融业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县级工商银行已撤销,农行、建行全部改为分理处,只存不贷。中小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被关停和合并,相应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量的减少;二是民营股份制银行未进入地方金融市场。据了解,除交通银行到南阳不久外,其他如光大银行、广发行、投资银行等在对民营企业贷款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现在还没有一家进驻南阳。

(三)金融机构处于买方市场。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相应优惠或保障措施,导致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有限;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压力,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四)风险规避过于谨慎。在中央银行加强监管,努力使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基层行都被其上级行要求将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保持到最低限度或者新增不良贷款为零,要求商业银行负责每一笔新增贷款的收回。为回避风险,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对一般企业和项目不愿放款,这都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五)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全市没有统一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无法取得统一确认,很多原本前景好、规范、诚信的中小企业,因拿不出共同认定的资格认定,而无法取得放贷授权。

三、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措施

从实践看,贷款难并不是对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都难,关键是处理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因此,对金融机构而言,通过回避或减少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办法达到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是不可取的。

(一)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1、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专门为大企业服务的现状。首先,提供金融优惠政策。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货款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优惠;其次,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制度。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设置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方式;同时,简化流程,下放贷款权限,可以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平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当然,还应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强调风险防范,切实把积极增加贷款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起来。

2、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如果能够灵活利用好浮动利率政策,对自身而言可以增加银行收益,客观上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信贷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息差可以获得比单个大企业更大的收益。

(二)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南阳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有成效的努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金融品种。在做好传统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并扩大银行承兑与贴现等间接向企业融资的业务;延伸开拓办理权力凭证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不相关联企业联保贷款等多种信用业务新品种。

2、建立与小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帮助有潜力的客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

3、加强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培训。建立有效培训机制,注重实效和技能培训,以应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企业信息透明度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的弊端。强化对信贷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客户的分析能力,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贷款做出判断。

(三)整合资源,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鉴于企业征信具有协调各方利益和需要较大投入的特点,由政府组织推动较为合适。一是加强领导。应成立市级信用评价委员会,整合各商业银行、工商信用等信用评价机构的资源,推动统一体系建设;二是开展载体服务。可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中小企业信用程度的评价提供依据;三是政府适度投入资金,建立信用档案。可以和市级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方便金融部门和企业随时查询;四是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应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各种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经营、财务、融资等方面的指导,以避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的弱点,使其能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要建立具有独立性,按市场化或企业化方式运作的资信评估和项目评估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业绩、发展前景做出公正、合理的评判,以解决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使银行降低贷款成本和风险,使中小企业能更多地获得银行贷款。

(四)着力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可以解决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缺乏有效担保这一突出问题,真正建立和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促进银行机构小企业贷款与担保机构的有效合作。除了发挥政府担保中心的职能外,还可设立市级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加快担保资金多元化进程的推进,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扩大担保资本规模、满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等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五)改革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多元化。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多样性不够、专业性不强以及经营趋同性的缺陷,使其无法全面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1、可成立一些具有鲜明专业性经营范围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的银行。这些银行的投资主体可以不受限制,只要经营对象是民营企业就行。目的是从金融机构的建设途径来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组建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执行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如,对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和创建新企业提供贴息和资助;另一方面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向不能从一般金融机构取得足额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在形式上,既可以单独独立,也可以委托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

3、适当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同时,要对这类机构加强监管和指导,防范风险,让其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国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4、为民营股份制银行进入创造条件。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资金雄厚,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些大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最近几年,随着南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广发行、交行、光大银行对南阳市也投入了大量的贷款。政府应对民营股份制银行的进入积极创造条件。

[1]许崇正,官秀黎.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J].金融研究,2004.9.

[2]宁坚.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理论前沿,2008.14.

[3]梁红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浙江金融,2008.5.

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B006

F832

A

南阳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小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