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档案的建立及其作用

2010-08-15吴冬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师德学校教育

吴冬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师德档案的建立及其作用

吴冬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师德档案,是教育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德状况的重要载体。师德档案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德档案;建立;运用

所谓师德,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即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本职业所特有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自古以来,社会要求教师应为人师表,与此同时,教师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而为人师表,又首重其德。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育工作状况和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正因如此,总书记胡锦涛曾强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2003年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实行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的通知》,旨在通过建立档案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师德建设的高效优质。如何建立,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略述浅见,以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商榷。

一、师德档案建立内容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天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师德档案则是教师在知识天地里活动留下的痕迹和成长的记录,也是学校档案和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示学校工作实绩的一个窗口。教师从教诸方面发展的情况,在师德档案中能得到综合反映。笔者以为,师德档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

优良的政治思想品德是教师的灵魂,是师德的本质要求。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一致;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谦虚谨慎,关心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影响团结的事;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坚守高尚情操,发挥奉献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遵守社会公德,作风正派,语言文明,举止端庄,衣着得体。

(二)责任感

责任感是师德的关键内容。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教不好学生的。意识不到这一点,教师很有可能失职。教师要替学生负责,替家长负责,替学校负责,替社会负责,替国家负责。这是教师职业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教师的职业才不同于其他职业。所以考察一名教师师德境界如何,其“责任心”和“爱心”,是两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三)爱心

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必备的情感。一位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对他的教育对象——学生有爱心,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会细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才会实实在在地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学业状况,不断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他才会终身关注学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爱心的教师,便具有亲和力。而亲和力是一种魅力。亲和力重在表现内在的气质,一声笑,一句话,足以让人感觉这位教师亲切、实在、不庸俗、不市侩,让人产生信任感。作为学生,很放心、很自然地愿意与老师倾心相谈,和睦相处。让学生的家长,能放心将自己子女交给教师,相信教师能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使之成人成才。

(四)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充满热情,充满活力,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有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态度,不气馁,不暴躁,不自弃,坚定信心,始终朝一个教育目标前进,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有豁达平和的心境,而不是心胸狭窄;能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组织教育教学,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内容;能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知识,在交流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言行、谈吐,除了能显示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涵养外,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一位有修养的教师,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谈吐严谨、幽默、风趣,能启人以哲理,授人以知识,贻人以快乐;为人和蔼可亲,宽容大度,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身心舒快,久而久之,也让学生受到教化,并形成良好的性格,能亲和他人,宽容他人,友爱他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扬学生注意分寸,批评学生注意方式,不伤学生自尊,不辱学生人格;不以“师道尊严”自居,而是把学生当朋友,平等相待,认真倾听学生讲话,诸如此类,都是教师有修养的表现。

(六)敬业精神

事业心是师德档案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敬业,表现在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教学的精神。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双师型”的,他们都有特定的专业技能。这些专业技能,也是社会需要的。因此,面对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教师要能静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薄名利;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面作出表率,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要对学生负责,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让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敬业还表现于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师德档案建立途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把师德放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师德看得清,摸不到,如何评价师德的水平,难以评定,亦不好操作。师德工作做起来往往是“空对空”、“虚对虚”,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衡量才能让人心悦诚服,亦实在不易。换言之,对于师德,怎样评价?如何操作?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便是:必须提供可供评价的依据。而这依据从何而来?因此,师德档案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师德档案的建立,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教师人事工作的经历,以及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几点浅见。

(一)建立健全的师德档案组织机构

成立师德领导小组,加强对师德建设和档案制度建设的领导,有效地促使师德档案的顺利建立和科学使用。

(二)制定教师职业道德细则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我们可借鉴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8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制订出《高职院校师德考核评分表》。如:不准教师抽烟,不准脏言秽语,不准衣冠不整,不准擅自迟到或早退,不准在课堂使用手机,不准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不准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准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徇私舞弊,不准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等等。以上凡有违者,都要相应地扣除师德分数,并对其进行教育。

(三)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互评制度

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并强化监督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建立互评制度。即教师互评、学生评师情况的制度。每学期均要制作出切合实际的师德评分表格,让教师互相评议,同时还让学生对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进行评议,并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以求全面公正地评价教师和掌握师德现状。

(四)建立师德激励机制

合理合度地制定出奖惩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对那些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者,应该进行严肃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已受过处分的教师,应给予人文关怀,只要转变好了,可以取消处分。

(五)把好教师资格认定关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点考察内容。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从而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以维护国家教育的崇高性。

(六)实行分层建设,逐步推进

师德建设是一个复杂工程,应从基层建设开始,依序渐进,逐步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大抵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据教育境界分层:教师有处于职业生存之境者,处于专业发展之境者,处于事业追求之境者。二是据教育理解分层:有处于教育认识层次者,处于教育信息层次者,处于教育信仰层次者。三是据从业态度分层:有处于敬业层次者,处于勤业层次者,处于乐业层次者。四是据教师爱生分层:有处于尊重层次者,处于理解层次者,处于关爱层次者。

这四个层面,虽然每个层面不能全面囊括师德的全部内容,但从一个独立的角度,独立的层面,反映了师德的部分内容;而将四个层面的内容,综合起来评价,则能较丰富地反映师德的内容。有了这些可观可据的师德内容,对于师德的指数评价,也就较好地操作了。再者,这四个层面的内容,由于分层清晰,故在师德建设上,亦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不至于不分青红皂白,笼而统之地一把抓。

(七)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

每人一册单独入档,统一建立档案资料目录,统一编号,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并随着教师的工作调动进行档案转递,以达到师德档案建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内容有教师个人年度师德总结、教师互评和学生评议结论、荣誉记载、处分记载、个人鉴定、心得体会等资料。并要求有关处室,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每学期将教师在师德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表现,作如实记载。记载的情况与本人见面,经教师签署意见后,存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

(八)建立学校师德活动档案

按政策文件、制度机构、学习材料、常规管理、奖惩措施、考核记录等内容分档立卷,及时记录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内容有师德建设规划,活动情况记载,效果情况反馈,定期检查,将结果公布并归档。

师德活动可采取三种形式:岗前教育、岗间教育、岗后教育。岗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在上岗前,明确即将上岗执业的责任,明确纪律,做好上岗前的心理调适、价值定位和角色认同,防止上岗前的认识模糊,导致上岗后的师德行为失范。岗间教育的目的在于,对教师执业实践,实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岗后教育,是对教师执业状况实行以学期、学年为时间单位,总结检查和反思性地回顾,其目的在于,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发扬成绩,改正错误,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及时记录学校师德活动开展情况,了解每一位教师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实施师德建设过程化管理。

三、师德档案建立方法

建立师德档案与其他档案工作一样,立档文字,均要考虑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确保学校窗口形象清纯亮丽。那么,师德档案怎样才能建立好呢?当然,这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一)强化师德档案建立意识,应有例会制度

要想建立好师德档案,完善档案内容,充分发挥其作用,应有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制度,强化建档意识,落实建档措施,按时检查建档情况。

这至少涉及三个方面。一者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充分意识到,师德档案的建立,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要生存,要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生存与发展便是一句空话。而高素质的教师,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素质便是师德。而师德水平的提高,建立师德档案,便是一个重要的杠杆。通过这支杠杆,可以有效地推动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二者强化学校全员对师德档案的重视。学校全方位的重视,则使档案资料,既可源源不断输入,亦可保证其资料质量。三者档案管理员的恪尽职守。作为师德档案直接管理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高度的师德档案管理水平和技术。而有强烈的立档意识,是师德档案管理者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一前提条件,才会使档案管理者,有收藏家的心态和行动,视档案材料为至宝,及时收放,认真保管。

(二)科学分类,明确纲目,认真建档

档案管理者应根据师德档案内容及来源渠道,进行科学归类,力求纲目分明。要者为纲,细者为目。目录列出后,要力求准确命名。还要设立档案归类位置,以便对来“料”及时接纳,对号入座。不能单一地按部就班地整理材料装订完事,在更多的情况下,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例表整理登记,把考核意见尽可能浓缩于一张表中,这样才能井然有序,查阅时才能一目了然。

(三)不断完善师德档案内容

师德档案的主要内容,应由教务处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按个人档案建档和保管。与此同时,档案管理者,还要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档案内容。以便使所存档案,不断臻于完善,臻于科学,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师德档案的作用。

四、师德档案建立作用

师德档案是教育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整体作用

从学校整体角度看,可以全面清楚地准确了解教育者过去的工作轨迹,为人力资源的正确选拔和配置,可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放在学校首位。只有教师具有崇高美好的心灵,才会去关注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才会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它有利于推动学校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靠教师去完成。教师的德行境界提高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的工作才会顺利开展,收到好的成效。它还有利于较全面地评价教师。教育要实行“以德育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要有上上之德。德者,为人之本也。没有德的力量,人就难以站起来。自古以来,这是妇儒皆知的道理。它还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一个学校,如果真正做到了将师德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职晋级、评优奖模、派出进修等依据之一,那么就会造成“无须扬鞭自奋蹄”的良好局面,因此,它无疑可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个体作用

从教师个人角度看,师德档案不仅作为教师待遇的确定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教师在评先表模、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提薪提职、培训学习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实践活动,谱写着自己的历史,同时将其转化为文字,在档案中不断补充、不断添入新内容。师德档案,像一杆优劣清晰、轻重分明的称,放在了教师的心上,衡量着每一名教师的言行,伴随着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涯,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周丹.专业化:传统师德向现代师德的转型[J].教育探索,2006(1).

[2]王金生.师德的底线[J].基础教育研究,2004(10).

[3]巩建华,赵少英.治理高校师德失范的系统构建与机制设计[Z].复旦教育论坛,2008(3).

Establishment and Effects of Ethics Fil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U Dong-mei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The ethics fi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personnel files,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ethics situation.The ethics files hav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building the virtu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has an important role,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morality construction;Ethics files;Establish;Effective use

A

1672-1047(2010)06-008 5-0 5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6.26

2010-10-15

吴冬梅,女,科长。

[责任审校:郭杏芳]

猜你喜欢

师德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学校推介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