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机制构建

2010-08-15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科技开发经济社会院校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机制构建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技术服务、科技研发活动,是发挥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的良性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促进;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担负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强化科技开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构建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更好地开展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为社会服务所进行的一切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为满足社会直接的、现实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兴起以来,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各院校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开展的服务项目千差万别。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完善,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两个文件的精神,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面向企业开展各类岗前、职后、转岗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尤其是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三农开展文化宣传和技能培训,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生产者继续教育、农村创业人员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

二是以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为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利用自身科教资源,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社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

三是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的院校间支援与交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以自身优势资源与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开展交流、服务,如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联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等,从而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和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从上面可以看出,科技开发如影随形地存在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中。只有拓展科技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开展高水平和高效益的人才培养、技术服务、院校间支援与交流。

二、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的基本关系

(一)科技开发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

过去,我国企业大部分没有自主科研机构,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一些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开始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却还没有。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技术研发主要依赖于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是科研人员并不在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的现实需求了解不够,导致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实际的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是企业的技术难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搁置。而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或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科技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智力支持。因此,高职院校以科技开发为切入点,为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提供狭义范围的社会服务,既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也更能够在此领域大有作为。

科技开发是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联系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桥梁与纽带。高职院校借助自己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上引下联,发挥整合作用,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或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推广需求,积极为区域经济、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因此,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既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重要形式,又是其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

(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科技开发的重要平台

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产学研结合,开展校企合作,都与科技开发直接相关。但是,同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当前高职院校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低,在科技开发方面还存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和起点低、差距大等问题。高职院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也不可能象普通本科高校一样,通过知识与科技创新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找出科技开发的突破口,找准科技开发的切入点,找到自己在科技开发中的准确位置。

发达国家的技术学院是根据区域经济与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我国,无论是从开展高职教育的本义与初衷来看,还是从高职院校的特点来看,高职院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也必须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技术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上,将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将科技开发成果应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可以为高职院校科技开发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现实的任务驱动和便利的实践支持。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行业企业承担生产项目开发、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可以有力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师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促进学校科技开发的开展。因此,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科技开发的重要平台。离开了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的科技开发将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甚至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

(一)摸清情况是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供受服对象迫切需要的服务,使受服对象从中受益。因此,在开展社会服务之初,高职院校要组织专门的调查活动,充分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地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详细调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与技术服务的需求,紧盯本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状况。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

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全面摸清自身科技“家底”,为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做好人才、技术和项目储备。对于校内具备社会服务能力的师资、技术和科研项目,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编制以科技开发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服务计划、确定科技服务项目、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而学校不具备相应的师资、技术、科研项目时,只要不是高不可及,只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就应当把握机遇,积极开展横向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改造和升级。这样,既可以急社会之所急,又可以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促进科技开发。从而使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两大职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组建团队是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组织保障

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要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就必须组建相对固定、稳定、系统的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团队,以避免科技开发应用性不强,以及社会服务活动流动性强、临时性强等缺点。学校要依托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组建跨越学科界限、融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团队,形成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组织保障。

技术服务与研发团队的成员,以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双师教师为主,且在年龄结构与技术结构上均具有老、中、青相结合的特点。团队中要有以科技攻关为主要任务的领军人物,有以技术推广、科技普及为主要任务的中坚力量,有通过社会服务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的青年教师,条件成熟的社会服务项目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可以是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一类的实体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一个成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有效”的松散型的非实体机构。无论团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用技术服务、技术研发这个共同的目标将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且能够由学校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团队相对稳定,才可以具体实施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的活动,为行业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以其技术应用创新直接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在行业信息、师资培训、学生指导等方面的积极工作,加强培植团队的力度,提高团队成员素质,推动科技开发,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选准项目是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关键

高职院校科技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在社会服务中做好技术转化与推广,做好高新技术与产业经济发展的中转站,形成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服务可以是为受服对象提供技术服务,也可以是帮助受服对象科学选择经营项目,转变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时,以“适中、向上、向前、取实”为原则,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选准能够推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项目。

社会服务项目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要全程、全面、深入地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社会服务,就要做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具有院校特色和优势的项目。高职院校选择社会服务项目时,要突破学科传统,强化横向联系,要重在实用,强调满足实际。在以科技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时,切忌闭门造车、曲高和寡。既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脱离本区域经济社会实际,力所能及而不为。也不能一味求全、求高、求大,脱离本校科研实际,力不能及而勉强为之。只有选准项目,才能形成高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两大职能的相互促进。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科技开发,还是社会服务,都要注重做实做强、讲求效率与效益。因此,开展科技服务还要强调科技创新。在解决社会服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树立一个发展的目标,可以促进科技开发取得突破与发展。这样,两大职能才能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更好地发挥,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四)整合资源是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新起点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加强了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交流,增强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性,使高职教育的多样性、多层次办学形式得到体现,有利于促进多样化教育功能的发挥。高职院校要通过社会服务,有效地整合社会的优质资源,回馈高职教育主业,促进学校科技开发,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社会服务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地结合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把与高职教育教学联系紧密的企业、社区、新农村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以此为依托,双师教师指导学生为受服对象提供技术服务,带领学生参与受服对象的产品开发等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教师要在投身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双师能力,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能力。还要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社会服务中发现问题,在社会服务中寻找课题和项目,进一步拓宽科研领域,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社会服务实践中提高科研水平。

第四,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时,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在技能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在后续的学习中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虽然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目的各异,但共同目标都是发展。各方参与者从发展这个利益结合点出发,密切关注、充分整合、积极运用社会服务中的有益资源,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跨越和发展,在社会服务中实现多赢。

(五)激励考核是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制度保障

要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必须做好引导与激励工作。首先,学校职能部门要注重引导,主动了解、掌握行业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以技术开发为主体的社会服务项目,并根据相关系部、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关系。

同时,学校要设计、构建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实行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目标任务责任制。要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利用双师资源在科技开发过程中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促成校、企双方在科技开发上的横向合作。要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手段,大力提高教师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试行社会服务技术难题招标,以科技项目形式,对入选课题的研究、推广与示范给予支持。通过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对系部、教师的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工作进行考核,把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业绩作为年度评先、工资、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变动的重要依据。对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部门和教师,在科研项目申请和资金支持上要给予政策性倾斜,并给予精神和物质重奖。对于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在要求相关部门和个人及时整改的基础上,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建立“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长效机制,激励科技人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开发活力,支持鼓励教师在社会服务中提高科技开发水平。

[1]贺修炎,欧阳培城.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2]周继春.高职院校融合地方经济的服务社会模式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5.

[3]王丹利.高职院校构建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

[4]郭长城.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科技活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5]左崇良,胡刚.基于产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0,3.

[6]刘淑芬.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7.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11-03.

[8]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2010-06-01.

A

1672-1 047(2010)06-0034-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6.10

2010-08-1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机制研究”(2008Y391)。

蔡新职,男,哲学硕士,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

[责任审校:郭杏芳]

猜你喜欢

科技开发经济社会院校
山东环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工商大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重庆工商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