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误区与对策

2010-08-15乐彩珠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职业

乐彩珠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实施以职业活动、劳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并据此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是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在国际上被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从规模发展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试就校企合作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及对策谈点个人浅见。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误区

误区一:校企间个体关系替代了应有的制度与机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类似民间活动,至今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法规的支持,院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缺乏法律、制度的有效监控,没有足够的保障。从整体上看,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院校和合作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作关系是凭多年感情或个人资源建立起来的。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建立的合作是很脆弱的,是经不起市场经济风浪冲击的。而且,缺乏制度保障,机制不健全,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不付出多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给对方造成损失,合作的风险贯穿于整个合作过程。

误区二:校企合作内容仅局限于解决毕业实习问题

一些学校把开展校企合作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实习问题的一个途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目前,校企合作无论是合作的内容、文化的融合还是弹性学制的建立等都缺乏深度;院校中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大众化、学科化等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影响着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职业特色不浓;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严重脱节。

误区三:企业把校企合作作为获取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方式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办学过程必须依靠行业(企业),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为前提。但企业觉得培养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即使做这项工作也希望政府来为职业教育买单,摊薄企业人才资源成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把追求近期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并没把技能型人才培养纳入发展规划,因此对校企合作并不热心。有的企业虽然选择与学校合作,追求的也是短期利益,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用工目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因此有些企业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特别是一些合资、私营企业,在业务繁忙、任务紧张时请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去顶岗实习,名曰“校企结合”,实际上是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企业虽然有时也给予实习学生一定的报酬,有的甚至待遇较优厚,而且为了盈利也会进行单一岗位技能培训,但却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根据教学计划目标,按照实习大纲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所需的基本能力,没有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

误区四:校企合作仅局限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素质提高

目前,校企结合更多的还只停留在学生的技能发挥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还不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会日益显现,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如何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适应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需要,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教学培养计划及实施过程中还缺乏这方面的内涵体现。许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并不高,他们更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求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他们认为学生有专业技能更好,没有技能可以进一步培养,但要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学校应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下苦功,不能片面地追求技能,让学生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而不是先会做事后学做人。

二、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原始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校企合作仅仅依靠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的内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还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指导,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鼓励,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要尽快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督促各级政府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和其他教学机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把政府对校企结合的倡导和支持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中。例如,对积极开展校企结合的高职院校应有政策、基金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促进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校企结合;对积极参与校企结合的企业给予包含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承担校企结合任务,积极参与校企结合的全过程。政府要做好“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成果的评估者”等角色,以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使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腾飞发挥最大作用。

(二)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出特色的重要因素。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共建专业。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开设或调整专业,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和行业企业共建,如以企业来命名一个专业或一个系,实行“订单”式培养,从学生进校开始,企业介入整个教学过程,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以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以职业能力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实践的考核。深层次的合作应该是校企双方理念上的契合、文化上的渗透,在具体合作形式上应该是行业、企业直接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企业要提高校企合作意识和校企合作能力

企业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企业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审视校企合作的得与失,不要只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客户,要把自己当成“育人主体”的一部分。企业要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主动选派专业行家到职业院校兼课,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职业院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事,单向援助或过分依赖另一方的合作就很难持久,只有坚持双赢的合作才能稳定和持续。要意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校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主导,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成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企业则侧重于学生实习、锻炼等管理,包括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等。校企合作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可以消除企业对学校培训人才效果的顾虑。职业素养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品质,素质是内化了的心理品质,其中各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是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还是身心素质,都需要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经历实践的磨炼才能形成。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中很难培养,只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和熏陶才能逐渐养成和内化。因此,校企应共同承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责任,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共赢。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 号.

[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浙政发〔2006〕41号.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