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0-08-15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质量

陈 华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食品产业和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国务院会议多次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避免通过食品传播疾病,控制人们摄取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体制和快速预警系统。为此,农业部、质检总局等部委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城市中开展了40多个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试点工作,重点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的试点示范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我国食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的现状

1.1 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的水产品贸易溯源制度,加强水产品溯源制度的推广力度,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要求出口水产品及其原料需按照《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的规定进行标识。在畜禽产品方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了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为牛肉制品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溯源的解决方案。

1.2 建立部分食品的溯源制度

食品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法规与之协调配套。2001年7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用食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提出了在流通环节建立“市场档案可溯源制”。2002年,北京市商委制定了食品信息可追踪制度,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在购进和销售食品时要有明细账,即对购进食品按产地、供应商、购进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同时,批发企业建立主要销售对象档案,便于经营企业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追查供货源头。全国所有龙头食品企业从2005年开始建立食品原料可溯源制度,根据这项制度的要求,国家和地方食品龙头企业将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形式,从原料选种环节推行标准化操作,对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并在产品包装上张贴食品原料信息标志。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码查到蔬菜的药物残留、生产基地的质量认证情况,甚至还可以查到具体生产责任人的姓名。2005年9月北京市顺义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了蔬菜分级包装和质量可溯源制,消费者如发现购买的蔬菜存在质量问题,可登录市农业局网站,通过包装箱上的条形码,直接溯源到配送企业及生产者。天津市为了确保市民购买到可靠的无公害蔬菜,实行了无公害蔬菜可溯源制,推出网上无公害蔬菜订菜服务。

1.3 完成了部分食品溯源信息系统和网络交换平台的建设

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食品溯源系统主要有以下5个。

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是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于2003年由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合作实施。该系统在我国首次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实现生产监控、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的系统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该系统于2004年元旦投入试运行,经过不断地完善,现在已基本成熟,其功能包括:蔬菜、畜禽、禽蛋、粮食、瓜果、食用菌等6个子系统。安装查询平台的超市大卖场已接近50家,包括农工商、联华、华联等国内超市,以及好又多、家乐福等外资超市。

北京市农业局食用食品(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是北京市农业局为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界定生产与经销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而建立的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食品生产、包装、储运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从2006年初确立到目前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开通了4种查询模式(网站、短信、电话、触摸查询屏),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天安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汤山特菜基地)、东升方圆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等40家蔬菜加工配送企业内进行了推广应用,覆盖生产基地面积0.8万hm2,其中有5个生产基地可实现生产过程查询,供应带有追溯码的蔬菜品种120多个,产品销往超市、便利店、食堂等170多家。另外,为了方便消费者查询,在华堂商场亚运村店、美廉美超市北太平庄店、易初莲花通州店、沃尔玛石景山店等多家超市内安放了触摸查询屏。

国家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当地龙头企业,以燎原果菜生产基地为试点,开展食品供应链的跟踪和追溯研究。从2003年开始研发、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经过几年的试运行,目前在食品安全追溯领域已经形成“一个平台,多套系统”的格局。一个平台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多套系统是“从源头到餐桌”的果蔬、禽肉、水产、粮油等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及市场终端追溯管理系统。以上的每套系统都包含内销企业版和外销企业版,并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提供网上B/S版或C/S版两种系统架构形式。该系统主要由企业端管理信息系统、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平台和超市端查询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超市终端查询机查到产品信息以及企业的相关认证信息。

中国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华芯同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国家重点科技应用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电子化管理技术原理,建立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目前,“从产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关键技术攻关成功,建立了牛肉产品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之间“面对面”的关系。北京试点企业完成了肉牛佩戴电子耳标,RFID追溯牛肉已经在首都易初莲花超市建立了专卖点,成为首都市场第一个全程追溯的放心肉食品。根据项目统一安排,北京华芯同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秦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试点企业开展了从肉牛饲养、屠宰、物流运输到超市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的示范应用。通过示范推广,使产业链企业的管理过程更加规范,提高了整个产业链附加值,为上游广大养殖户解决了增产增收问题。目前消费者可以在易初莲花超市——世纪金源店肉类专柜实现查询。

世纪三农“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系统”。此方案包括一个实体机、三套系统以及无处不在的查询手段。一个实体机为食品溯源查询一体机,三套系统为食品安全溯源查询系统、食品溯源终端广告管理系统和商场超市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是依托现代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和条码技术,将整个食品链,包括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流通和销售等所有环节信息进行记录、采集和查询的系统,可以溯源查询到食品源头和流向,当食品发生问题时,可以追溯查询到每个环节,为食品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的监管。

2 我国食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有食品溯源系统开发目标和原则不同,故已有系统存在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流程不一致、系统软件不兼容等问题,造成溯源信息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表现如下:(1)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溯源系统多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开发的内部溯源系统,可以满足本企业溯源的需求,但一般不易实现溯源信息共享;(2)现有系统的溯源信息内容不一致,有简有繁;(3)溯源链条较短,没有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溯源信息的传递;(4)食品生产企业的多元化给食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带来了困难;(5)食品质量溯源终端的匮乏,服务模式的可行性不佳,阻碍了系统的普及和推广。

3 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快速溯源的建议

3.1 建立全程覆盖的数据库

建立一个从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覆盖食品生产各个阶段资料的信息库。一旦发现食品(食品)质量问题就能立即找到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谁出了问题,这样有利于控制食品质量,并可及时、有效地处理质量问题,追究责任,最终提高安全水平。

3.2 规范食品质量追溯的管理标识规则

通过管理标识(如二维码、安全码)可确定产品的身份、历史和来源,增强依据生产和销售链追踪产品的能力,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成功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建立可追溯制度有3个方面的原因:当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构成危险时,可以及时有效地从市场上撤出有问题的产品;对危害环境和人类与动物健康的、无意识的、长期的影响进行识别与监测;有助于对标识管理进行统一控制。可追溯制度与标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目标,但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可追溯制度能够提供进行标识的信息,良好的标识管理有助于可追溯制度的实施。

追溯标识强调产品的惟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其各个生产环节,可以实行HACCP、GMP或ISO9001等质量控制方法对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信息进行跟踪与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踪到食品的源头,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标准化已成为快速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和基础。

3.3 建立和完善多级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

建立国家、省、市、县、企业(包括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多级共享、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一旦食品出现问题,通过管理标识(如二维码)就可通过可追溯网络进行追踪,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即使上市的食品出现问题,食品厂家也可通过可追溯网络,快速找出原因,锁定食品消费者,并采取补救措施。

3.4 开发推广普及多样性食品可追溯终端

通过开发、部署大量可追溯终端,满足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和应用,特别是要加快开发和推广便携性终端。如,基于当前手机用户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利用3G网络和FRID技术,开发基于手机的可追溯终端,并实现互动,以满足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从而体现可追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1] 张 涵,李素彩.应用条码技术进行食品溯源的可行性分析[J].物流技术,2006,(1):10-12.

[2] 秦玉青,耿全强,晏绍庆.基于食品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解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15-18.

[3] 王 江.食品生产溯源技术再规范[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50):12-15.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质量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质量”知识巩固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