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榆育苗技术要点

2010-08-15李秀文姜树新王玉忠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白榆间苗基质

李秀文,姜树新,王玉忠

(1.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 石家庄 050081;2.秦皇岛市公路管理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0;3.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白榆育苗技术要点

李秀文1,姜树新2,王玉忠3

(1.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 石家庄 050081;2.秦皇岛市公路管理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0;3.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白榆(Ulmus pumilaL.SP)为落叶乔木,榆科、榆属,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白榆喜光、耐寒、抗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尤喜湿润肥沃土壤,具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在降水量不足350mm的坝上地区亦能正常生长,使之成为东北、华北和淮北平原栽培最为普遍的当家树种。

1 苗圃地选择和准备

1.1 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有水源、排水良好,土层较厚、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中性或微碱性,含盐量在0.1%以下,忌选低洼易涝地育苗。

1.2 土壤处理

1.2.1 整地、施肥 在育苗前1a秋季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前进行整地,深翻20cm以上,施腐熟的有机肥3×104~4.5×104kg/hm2,磷酸二铵 300kg/hm2左右。

1.2.2 土壤消毒、杀虫 作床前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土壤消毒用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在土壤表面后旋耕,用量为1500~2250kg/hm2。土壤杀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撒在土壤表面后翻耕、灌水,用药量为2g/m2;或用5%的西维因粉剂,制成药土撒在土壤表面后旋耕,用药量为5g/m2。

1.3 作床

播种前,灌水保墒,耙地作床。苗床南北向,苗床宽1.5m为宜,根据苗圃地块的大小,长宽可适当调整。河北省北部山区也可采用大垄双行育苗,先作垄、耙碎土块压平,垄面宽50~70cm,垄沟距20cm,垄可长可短。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采集

在4~5月间,当白榆的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白色、中部隆起即可采收。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规定的Ⅰ级、Ⅱ级标准。

2.2 种子加工贮藏

种子采收后应于通风处自然阴干,以去掉种翅为好,注意不能损伤种子。最好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贮藏于干燥低温环境下,贮藏期间种子含水量保持在7%~8%,温度低于10℃,可推迟播种时间30d。

2.3 播种前种子处理

经处理的种子可提高出苗率,处理方法为播种前将种子与湿沙混拌,湿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2:1或3:1,湿沙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70%,温度控制在5℃,每日翻动2~3次,贮放2~3d,待1/3的种子露白时立即播种。白榆种子也可直接播种,最好搓去果翅。

2.4 播种

2.4.1 播种时间 一般随采随播,最迟不超过1个月。播种前对畦床灌足底水,待水分全部渗入土中,土不粘工具时进行播种。

2.4.2 播种量 根据种子质量等级、预产苗量等因素,播种量一般为 37.5~75kg/hm2。

2.4.3 播种方法 一是条播。行距30~40cm,播幅3~5cm,沟深2~3cm。播种要均匀,以防缺苗断行。覆土厚度0.5cm左右,镇压后覆土,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床面可覆盖作物秸秆保墒。二是大垄双行条播。条宽3cm,条深3~5cm,条距30cm,覆土0.5cm即可,镇压后覆土。

2.5 苗期管理

2.5.1 间苗、补苗、定苗 白榆一般播后5~7d即可发芽,10d后幼苗可全部出土。床面覆盖作物秸秆的,当30%~40%幼苗出土时分批揭除覆盖物。当苗木出现第2对真叶时开始第一次间苗,按照“间弱留壮”、“间密补稀”的原则,对缺苗断行的床面进行移栽补苗,株距4~5cm。当苗木长出3~4对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和定苗。间苗宜在灌水后或雨后,土壤湿润不粘时进行。间苗和补苗后应及时灌水。

一般地区可在苗高10~15cm时定苗,一般留苗株距在10~15cm,留苗量15~22.5万株/hm2。河北省坝上地区可在苗高5~6cm时定苗,一般留苗株距6~10cm,留苗量30~45 万株/hm2。

2.5.2 灌水、施肥 发芽前土壤干旱时喷淋地表,不可浇蒙头大水。有覆盖物的苗床墒情不足时,可直接向覆盖物上洒水补墒。间苗后,浇水和追肥可结合进行。在6~7月追肥,施肥量硫酸铵60kg/hm2或复合肥150kg/hm2,间隔半月后追施第2次。8月中旬停止追肥,并控制土壤水分。

2.5.3 松土、除草 幼苗期加强中耕除草,松土除草宜浅锄。苗木稍大时结合松土进行除草,并随着苗木的生长逐渐加深深度,以不伤苗根为宜。雨后和灌水后及时松土。

2.5.4 病虫害防治 幼苗出土后的1个月内易发生榆炭疽病,应以预防为主。幼苗期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1∶2∶200的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连续喷2~3次。

榆树幼苗易受蚜虫、榆蓝叶甲(又名榆蓝金花虫)的危害。蚜虫的防治用2000~3000倍5%吡虫啉乳油溶液进行喷雾。榆蓝叶甲的防治用1500倍2.5%溴氰菊酯溶液喷药触杀。

2.6 移植苗培育

在第2年,选择主干突出、生长良好的小苗进行移植,行距30~40cm,株距20cm,留苗量为9万株/hm2左右。定植后需修侧枝以留主干,即在早春移植1a生播种苗或扦插苗时,剪留高度为苗干的30%~40%,并将剪留高度内的侧枝剪去;夏季选留一个生长健壮,直立向上的枝条作主枝,其余侧枝进行轻短截,以培育通直粗壮的主干。

3 扦插育苗

3.1 扦插时间

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阴天全天或晴天的上午10时以前、下午16时以后进行。

3.2 扦插设备及插床建设

3.2.1 扦插设备 雾插设备可以采用“双长臂自压式旋转扫描装置”和“叶湿自控仪”配套组装而成,实施自动喷雾控制。

3.2.2 插床建设 圆型插床,直径12m,插床四周用砖砌高35cm墙档(墙宽为横砖宽,水泥勾缝),基部留排水孔。床内自下而上铺卵石15cm,粗沙层厚3~5cm,基质层厚15cm。如采用微喷设施,插床可改为长方形。

3.2.3 搭遮荫棚 用55%~75%遮荫网将插床全部遮盖,荫棚直径14m,呈蒙古包状,中心最高点2.1m,插床周围设固定木桩架固定。

3.2.4 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为细沙、珍珠岩和蛭石或草炭土和蛭石,混合比例为珍珠岩、蛭石、细沙为1:1:2,或草炭土、蛭石为1:1。扦插前将基质喷透水,再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彻底消毒,基质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

3.3 插穗准备

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截成每段长15cm的插穗,剪去中下部叶片,保留上部2~3片叶,绑缚成捆。在浓度为400mg/kg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0s。

3.4 扦插

扦插深度4cm,株行距5cm×5cm,将插穗周围的基质按实。扦插完立即启动全自动喷雾装置喷雾,将基质喷透。

3.5 插后管理

可用微喷灌电脑控制仪自动控制,也可人工控制喷灌。前半个月,保证3~5次/d,每次30s,气温过高时,中午加喷1次,以保持叶片湿润。扦插前期,大盘用遮阳网封闭,半个月后撤掉遮阳网,每天增加喷雾2次,30天左右长出新根。扦插后至移栽前,每隔1周喷1次800~1000倍多菌灵药液。

3.6 移栽

扦插后50d左右,可以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前7d进行通风炼苗。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移栽前先开沟,株行距20cm×40cm。用小铲小心起出放入移植盘中(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并迅速运送到移栽地,将苗埋入沟后轻轻压一下,随即浇水。移栽后要用55%~75%遮荫网进行1周的遮荫保护。移栽后,结合松土除草1~2次。

4 嫁接育苗

4.1 圃地准备

3月份,在农历惊蜇后进行深耕(如果是熟地,旋耕也可),耕前撒施农家肥7.5×104kg/hm2或基肥(腐熟的厩肥)4.5×104~7.5×104kg/hm2,磷酸二铵 300kg/hm2,深翻 25cm 以上,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以南北朝向做畦。育苗地前茬是农作物的,先浅耕灭茬再整地。

4.2 接穗准备

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适宜在春季进行。选取粗度在0.3~1.2cm的白榆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健壮枝条作穗材,剪成8~10cm的接穗,剪口要平整。将接穗放入90~100℃石蜡中速蘸,迅速投入冷水中冷却,捞起后将表面水份沥干,装进编织袋中,置于冷藏库,在1~3℃的温度下冷藏,可贮藏至4月中下旬。嫁接前4~5h取出接穗,待接穗温度与空气温度一致后再嫁接。

4.3 嫁接时间

3月中旬白榆尚未发芽前树液即将流动时开始嫁接,可持续到4月下旬结束,避开雨天进行。

4.4 嫁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选取保存良好的接穗,在其下端斜剪一下,剪去1/3的木质部,斜面长2cm左右,再在斜面背面,用剪斜削一小斜面,稍稍削去一些木质部,小斜面长约0.3~0.5cm,注意两个削面须平滑;然后将砧木从离地面12~15cm处剪断,从断面上选择皮厚、纹理通顺部位,自外往里1/3处用剪刀剪一斜切口,切口长约2cm,切口长度应与接穗的长斜面长度一致;然后把接穗的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的切口内,并将两侧的形成层对齐,然后用0.03cm的普通塑料农膜绑紧、绑严。一株砧木嫁接一根接穗。

4.5 接后管理

嫁接后立即浇水,并及时扶正苗木。半个月后,接穗开始萌发,当萌条长到2~3cm左右时,选留一个健壮枝条,其余蘖条(包括砧木上的蘖条)全部抹掉,之后要连续多次抹除蘖条,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嫁接1个月后,当嫁接部位完全愈合时进行解绑。7月中旬前,每20d浇1次水,进入雨季后,减少浇水次数。施肥从6月底开始,以尿素为主,300kg/hm2,开沟撒施,结合浇水进行,到9月中旬停止。张承地区到8月中旬停止。

[1]GB 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S].

[2]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S].

[3]冀 Q/LY2-85,育苗技术规程[S].

[4]DB13/T651-2005,苗木质量分级 白榆[S].

[5]王连洲.白榆种子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4).

[6]刘亚民.白榆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0,(S).

[7]徐润仙.白榆育苗方法[J].内蒙古林业,2003,(2).

[8]王山,包玉莲.白榆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3,(6).

[9]王和太,冷强,等.白榆栽培及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1,(2).

[10]孙立元,任宪威.河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S792.19

B

1002-3356(2010)01-0087-02

2009-11-18

猜你喜欢

白榆间苗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间苗与掐花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我国榆树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岁岁花朝与旧暮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