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蚧壳虫的发生趋势及对策

2010-08-15潘建芝刘克洲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天敌树干

潘建芝,刘克洲,李 艺

(1.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0;2.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3.邯郸市园林局,河北 邯郸 056000)

园林植物蚧壳虫的发生趋势及对策

潘建芝1,刘克洲2,李 艺3

(1.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0;2.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3.邯郸市园林局,河北 邯郸 056000)

蚧壳虫俗称“树虱”,是一种危害多种园林植物的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比较常见且难防治的害虫。在数百种蚧壳虫中,危害较重的有50多种。近年来,园林植物受蚧壳虫的危害日渐严重,轻则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观瞻,重则造成植物的死亡。为此,做好园林植物蚧壳虫的防治工作,是提高和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极为重要的工作。

1 蚧壳虫的发生趋势

1.1 蚧壳虫的生物学特性

蚧壳虫的若虫和雌成虫,体微小,无翅,大多数无足、无触角和眼,树上常见到的是蚧壳,虫体在蚧壳下。蚧壳很小,肉眼不易看到。形态有近圆形、椭圆形等多种,蚧壳有红色蜡质,白色的棉花状,有的成糠粉状、绒状等。雄成虫体微小,有翅、有足、有触角和眼,一般不易找到。蚧壳虫群聚在枝、叶和果面上,呈固定式或半固定式生活。若虫孵化后,在虫体的表面很快覆盖一层蜡质。

1.2 蚧壳虫危害特征

蚧壳虫一般固定在植物当年生嫩枝上或叶面上,刺吸植物茎叶的汁液,使叶面发黄或脱落,影响正常生长,减弱树势,严重时会造成植物部分枝叶死亡或整株植物死亡。蚧壳虫排出的蜜露会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霉层,阻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当人们发现蚧壳虫大面积发生想要防治时,已经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

1.3 蚧壳虫危害的程度日益严重

在邯郸地区,法桐在80年代前没有蚧壳虫的危害。90年代,蚧壳虫对法桐的危害已经成为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率达90%以上。柿绒蚧80年代在柿子树没有,到90年代发生严重,分布于整个枝、叶、果上,其分泌物又黑又粘。又如80年代初期,日本单盾蚧只危害油松,到90年代,不仅危害油松,还危害雪松、白皮松等。

近年来,由于蚧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因子的作用,80%以上的蚧壳虫已成为园林植物的主要防治对象,甚至在一种植物上存在有多种蚧壳虫。例如,黄杨上有龟蜡蚧、黄杨矢尖盾蚧、黄杨芝康蚧。

2 蚧壳虫的防治对策

2.1 加强管理,增强防治意识

2.1.1 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蚧壳虫的危害性,增强对蚧壳虫防治的意识,把防治蚧壳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队伍,认真调查研究蚧壳虫的生活史及发生发展规律,加强蚧壳虫的虫情预报,准确提供最佳防治时间,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其次,要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2.1.2 科学规划,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在园林规划设计时,要合理利用自然空间,尽量做到乔、灌、草立体种植,针叶树种与落叶树种交叉或混合种植,喜光树种与耐荫树种相搭配,彩叶树种与绿叶树种相结合,避免相克植物种植在一起。营造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

2.1.3 优选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选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树种,在不影响绿化美化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和本地苗木。

2.1.4 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在冬季,对主要树种增施有机肥。在早春、麦收前及上冻前,应对植物浇足、浇透水,保障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2.1.5 合理修剪、间伐,改善植物的通透条件,增强树势在冬季,结合整形修剪清除过密枝、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内堂枝,清理树下枯枝落叶及杂物等,消灭蚧壳虫越冬的场所,减少害虫越冬基数,增强植物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强树势。

2.1.6 严格植物检疫,杜绝人为传播 蚧壳虫主要是随苗木的接穗、种子、果实、球根的调运进行传播。因此,凡是引进或调出的苗木都必须进行检疫,如发现有蚧壳虫,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1.7 合理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增强自然控制能力蚧壳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花蝽、寄生蜂等。这些天敌对控制蚧壳虫危害起较大作用,应尽量加以保护和利用。首先,不在天敌发生初盛期喷药。其次,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施药方法,如注射、涂干和根埋法等,必要时人工繁殖和引进天敌放养。

2.2 化学防治措施

2.2.1 喷雾法 使用农药防治,要在蚧壳虫刚刚孵化,没有形成蜡质前进行。做到对症下药,科学施药,适宜施药,合理用药,交叉用药。如使用50%的久效磷,40%的氧化乐果,40%的水胺硫磷,或克蚧灵等,提高防治效果,减少蚧壳虫的抗药性。

2.2.2 根埋法 在植株根部周围树冠的投影处挖沟,深度约50cm,用药量可根据植物的大小而定,500~1000g左右(呋喃丹或铁灭克)均匀撒在沟内,将沟填平浇透水。

2.2.3 涂干法 在树干分枝处以下,或离地面40~60cm处,环状刮去一圈表皮,深度达韧皮部,见到绿色或白色即可,环宽10cm左右,再用利刀纵割数刀,深达木质部。用排刷蘸农药刷刮皮处,或在刮皮处包贴脱脂棉,药液滴于棉上使吸收。用塑料薄膜包裹涂药处,上下扎紧,以减少药剂损失。农药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达到植物茎叶处而杀死害虫。农药只能用内吸性的,如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10%吡虫啉等。

2.2.4 树干注药法 用直径约1cm的电钻打孔,位置在树干基部30~50cm处,或主干第一分枝下方,孔与树干约成45度夹角,深达木质部,一般为主干直径的1/3,用医用注射器注射药液后立即用粘土或黄泥封口。每株用药量视树大小而定,一般用原药稀释5~10倍,夏季高温时略稀些。1个生长季可注药2~3次,每次间隔1个月左右。同一孔注药数次后,可适当将孔加深,以加速药液渗入,停药后用水泥堵塞孔。

2.3 物理防治措施

2.3.1 洗衣粉法 洗衣粉溶液能够溶解蚧壳虫表面的蜡质,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泡沫将其包裹,使其窒息死亡。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使植物的叶表面常常覆盖一层粉尘,阻塞气孔,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养分的积累。北方春季干旱少雨,冬季少雪。为此,在干旱少雨季节时常用0.6%的洗衣粉溶液,对植物进行喷雾,既冲洗叶表面的粉尘,又能防治蚧壳虫,又补充了水份。这样做效果好,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对植物副作用小。

2.3.2 人工刮除 利用冬闲季节,组织人力将低矮花灌木枝干上的蚧壳虫,用竹片等将蚧壳虫刮掉,减少越冬害虫基数。

2.3.3 树干涂白 冬季,在树干上刷涂白剂即防蚧又防冻。涂白剂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水40份,加适量食盐、植物油和石硫合剂,做到易涂刷而不会流掉为宜。

2.3.4 涂粘虫胶 蚧壳虫若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环形刮除表皮,宽约20~25cm,然后缠上等宽的一圈胶带纸。在胶带纸上均匀涂抹上一层粘虫胶,上树盛期每周涂抹一次。

S763.38

A

1002-3356(2010)01-0061-02

2009-12-08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天敌树干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