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灾对古松的损害及防护措施

2010-08-15王世春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东陵陵区枝杈

王世春

(遵化市国营东陵林场,河北 遵化 064206)

雪灾对古松的损害及防护措施

王世春

(遵化市国营东陵林场,河北 遵化 064206)

燕山南麓,遵化、兴隆、蓟县交界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东陵所在地,在方圆120km的范围内,分布着2500hm2风景林及形态各异的3400余棵古松柏,它们与十五座陵寝、几百处古建筑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1 清东陵地区基本概况

清东陵地区地处燕山南麓,三面环山,一面为丘陵地,中间为小盆地,海拔110~890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了小气候,降雨量大,年均890mm,最高达1224mm,素有每年有“七十二场浇陵雨”之称;土壤中性偏酸,适合林木的生长;清东陵现有风景林2500hm2,现存古树3400余棵,其中古松2760余棵,古柏640余棵,一级古树10棵;陵区内有海树、仪树10万余棵。因名木古树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名木古树的养护任务十分繁重,每年均因自然灾害对名木古树造成一些损害,经笔者15a的观察记录,雪灾是东陵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2 雪灾对古松的损害

清东陵地处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上,多数古松均生长在陵区神路两侧、陵寝砂山上及陵寝院内,古松大多主干矬矮、枝干伞状开张,平行延伸;立地条件较好,生长量较大、枝繁叶茂,属自然生长状态;平行枝干上侧枝短小,有大量枯枝积聚在枝杈上,枝杈内通透性差,且东陵地区冬季降雪时往往无风,积雪大多被截留在枝杈上,中、小降雪对古树越冬有利,但当降雪量大、且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枝干开张角度大、韧性差、不堪重负而造成翻兜、断梢、主枝劈裂、折干、树体倾斜、倒扶等自然灾害。2003年11月6日晚,一场降雪持续11h,积雪厚达45cm,清东陵古树受损严重,陵区内各类风景树受害1200余棵,其中古油松受害177棵、古柏6棵,倒扶3棵、干基部整体折断2棵、主干分枝点处劈裂5棵、20cm粗以上主侧枝折断60棵(有的古树多枝劈裂折断)、10cm粗左右的侧枝折断更是不计其数。2006年冬天的一场降雪,积雪厚度达35cm,因气温低,致使东陵地区上万棵松柏树造成折枝、折干,陵区内120余棵古松的部分侧枝被压伤、折断、劈裂。

3 雪灾的防护措施

3.1 成立古树养护小组、制定古树管理和养护制度

(1)古树养护小组负责全陵区的名木古树的管理保护和养护工作,负责对古树调查、建档、浇水、松土、施肥、除虫等日常管理。

(2)根据名木古树的生长习性、特点及生活条件,量身制定古树的科学养护方案,并按规程进行实施。

(3)做好冬季雪灾的预测工作,制定防护预案,每日听取天气预报,掌握降雪强度,出现灾情及时组织职工抖落有危害的积雪。

3.2 雪灾的防护措施

(1)修剪疏枝。依据树势和冠型来确定修剪量,主要是剪除古松的病虫枝、干枯枝、过密枝,并将枝杈上积聚的枯叶抖落掉,增加枝杈的通透量,减少雨雪下落的阻力。

(2)对有树洞及裂口损伤的古树进行修补,及时清除腐烂部分并进行复壮等技术处理。增加树体的抵抗力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并美化树体。

(3)进行浇防冻水、培土、树干涂白等防冻措施,增加树体的抗性。

(4)加强古树日常管理、松土、施肥、复壮、除虫等常规工作,增加树体的生理机能和树势。

(5)做好古松的树体支撑。①对树体高大、枝干开张角度大、枝有倾倒或折断可能的古松,用钢缆将分枝或整株树各部联接起来,进行软性支撑,若倾斜古树旁有其他硬性支撑物时,找好支撑点用钢缆将有断裂危险的古树与硬性支撑物连为一体,进行软性支撑。树体支撑采用软支撑,树冠上基本上看不到缆绳,树冠保持具有韧性的安全结构,不压挤和损坏树皮形成树瘤,既加固了树体又不破坏景观。②对一些孤立、干体倾斜或严重偏冠的古松,无法采用或不好采用软支撑的,采用硬支撑,针对古树量身定做单(双)钢架,钢架支撑点做成紧抱树体的铁箍,再垫上一层厚的橡胶皮,以保护树体不受摩擦伤害,树体与支撑钢管形成60度夹角,钢架基部埋土深60~80cm,用水泥浇注。

只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视,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雪灾对古松的损害是可以预防的。

S761

A

1002-3356(2010)01-0059-01

2009-12-29

猜你喜欢

东陵陵区枝杈
多余的枝杈
生活之上,最朴素的理想
——论紫砂壶“东陵瓜壶”的韵味与内涵
召陵区
多余的枝杈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西夏陵区帝陵陵主新探
召陵区
月 亮
东陵
窗外的梧桐树